王國珍
中華詩詞博大精深,每一首詩歌都是一滴水珠,5000年來匯聚成中華詩詞的歷史長河。同時,每一首詩歌也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作者的情感世界。《短歌行》和《將進酒》無疑是中華詩詞中兩顆閃耀的明星。雖然曹操和李白的身份、性格和所處的社會背景不同,但是兩首詩歌共同展現了深刻的抒情和強烈的叛逆精神。曹操,一代梟雄,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卻有著詩人細膩的柔情和深沉。《短歌行》中的每一個字和每一句話都流淌著他對友情的珍重、對生命的珍惜、對未來的深深思考。這首詩歌不僅是文學中的明珠,更是對他復雜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李白則不同,他是一位胸懷豪情、手持長劍的浪漫詩人。與《短歌行》不同,《將進酒》字里行間透露著放蕩不羈的叛逆,展現了作者對自由、對個人價值的獨特追求,也把李白的個人情感和對人生的認知展現得淋漓盡致。《將進酒》的叛逆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深刻認知。
這兩首詩歌,對于抒情和叛逆的表達方式不同,一個深沉,一個豪放;一個內斂,一個顯露,但是都為我們提供了深入探討人生、理解生活、認識自我的獨特視角。
一、《短歌行》——深沉的抒情和內斂的叛逆
在抒情和叛逆表達方面《短歌行》顯得內斂與深沉,這不僅受曹操的性格影響,也是他身處亂世所造成的,作為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內心是復雜和矛盾的,這些也在詩歌中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一)內心世界的抒情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詩歌中表達的深沉情感世界并非空穴來風,這些情感表達來自他復雜的人生經歷和對命運的深刻反思。
1.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表達了曹操對復雜的人生經歷和時光易逝的深刻感慨。他使用“朝露”這一自然現象作比喻,寓意人生的短暫和生命的脆弱,表達了他對時間無情飛逝的感嘆。“去日苦多”是曹操對自己苦難經歷的回憶,這些苦難經歷讓曹操對人生和生命有了深切的理解和感慨。
2.對友情的珍重和對往昔的懷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這四句不僅表達了曹操對友情的珍重,也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深深懷念。他把“青青子衿”比喻成自己與朋友間純潔的情感,“悠悠我心”表達了自己對這段情感深深的記憶和無盡的思念。“沉吟至今”則表達了這份情感在曹操心中的重要地位,即便時光飛逝,他仍然無法忘懷。
曹操的《短歌行》不僅是對自己人生的深刻抒情,其中也蘊含著對命運的不滿和對傳統價值觀的叛逆,這種叛逆他表達得不張揚、不喧嘩,而是運用了內斂和深沉的情感表達方式。
(二)內斂而深刻的叛逆
1.對命運的不滿和對自我的認識
“慨當以慷”四個字,表達了曹操對命運不公的憤慨,也表達了對人生不滿的情緒。這種情感的表達是建立在自己種種過往經歷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的感悟。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他經歷了常人不曾經歷的風風雨雨,也嘗盡了人生的五味雜陳,他對命運的不滿不是因為一時性起,而是情感長久積壓的爆發。“憂思難忘”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則展現了曹操內心深處的憂慮和不安,也是曹操對憂慮不吐不快的叛逆表達。這種憂慮并非毫無來由,而是來自社會動蕩,自己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的恐懼。
曹操明白,即便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也難以擺脫命運的捉弄,這種認識讓他內心感到深深的憂慮。“唯有杜康”則是在復雜的情緒面前,通過飲酒麻痹自我的方式讓他短暫地逃避現實,這是一種自我安慰,也是對現實無奈的妥協。這幾句充分展現了曹操對命運的不滿和對自我的深刻認識。曹操通過對命運不公的憤慨表達,對內心憂慮的剖析,以及通過飲酒麻醉自己的自我安慰,深刻揭露了人生無常的復雜面貌以及自己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和掙扎。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是對人生和命運深深思考的結果,也是內心的一種叛逆。
2.對傳統價值觀的質疑和對個人價值的追求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里,曹操通過對鹿悠然自得吃草的描寫和對宴會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平凡生活的不滿和對更高層次人生價值的追求。他用“呦呦鹿鳴”和“食野之蘋”描寫了一種原始而樸素的生活場景,而“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則表達了他對高層次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四句作者將自己比喻成居無定所的烏鵲,暗含人生的無常,也表達了曹操不滿足命運的安排,與命運對抗實現一統天下的目標,這是一種不屈服命運安排的“叛逆”。“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是曹操對自己有高山深海般胸懷的描述,“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示他愿以自己寬廣的胸懷像周公一樣禮賢下士,這充分描述了曹操對人才的渴望,期望招納更多的人才,達到“天下歸心”的政治抱負,這是個人價值的一種追求,也是曹操不同于其他政治家的一種“叛逆”。
二、《將進酒》——豪放的抒情與顯露的叛逆
《將進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充分展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人生的感悟。在這首詩中,李白利用對酒的贊美,充分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命運的叛逆,勾畫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一)豪放的抒情:對生活的熱烈贊美
詩的開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使用反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黃河水的奔騰不息,借此表達了對生命的強大和對永不言敗的贊美,這是對自然景觀的描寫,更是李白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李白拿黃河作比喻,表達了自己對生活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態度。“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這兩句對青絲變白發的描述,深刻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易逝和時間流逝的惋惜。通過青絲變白發的悲嘆,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短暫的深刻認識,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熱愛和對時間的珍惜。“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和“會須一飲三百杯”這兩句利用盡情飲酒的描寫,表達了李白對人生的態度,要在短暫的生命中盡情享樂,應在得意時盡情歡笑,不要浪費自己的大好年華,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也體現了李白對命運的叛逆和對傳統人生觀的挑戰。
(二)顯露的叛逆:對命運的挑戰與不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兩句表達了李白對人生和命運的兩種態度,一種是極度自信,另一種是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李白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有他的價值,即便是千金散盡也還會再次積累起來。這種自信和樂觀心態,不僅是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也是對命運的一種叛逆和挑戰。“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利用這兩句描繪出一幅歡快的宴飲場景,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這種熱愛表面上來看是生活的享受,但是在深層次上,也表達了對命運安排的不滿和對生活的一種叛逆態度。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兩句描寫了李白與朋友一起暢飲,并勸朋友不停飲酒的場面,看起來是李白勸朋友飲酒,實則是勸朋友不要受“萬古愁”的影響,要盡情享受人生,在遇到人生困境和不得志的時候,要有積極面對和勇于挑戰命運的人生態度,無疑這也是一種面對命運挑戰而不屈服的叛逆。《將進酒》從字面來看是一幅李白和朋友飲酒勸酒的畫面,從深層次來看,是作者表達個人情感和傳輸與其他人不同的“叛逆”的個人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李白的《將進酒》是一首豪放不羈的抒情和顯露的叛逆完美結合的詩歌。這種叛逆不是消沉,而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對命運的主動挑戰,也讓我們了解了李白獨特的人生觀和藝術風格。通過豪放的抒情和顯露的叛逆,李白勾勒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人生畫卷,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通過對《短歌行》和《將進酒》的深入解讀,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兩首詩歌在風格上迥然不同,但是它們都深深刻畫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個人價值的追求。兩首詩歌中都有抒情和叛逆,但是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是兩首詩歌的魅力所在。雖然兩首詩歌的表達風格不同,一個內斂,一個直接,但是它們都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經歷各種挫折和困難,對這些挫折和困難要有“叛逆”的態度,鼓勵我們要積極向上,對生活要充滿無限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