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圍坐一起,不論曾分離疏遠,熱氣飄散,氣氛便跟著熱鬧起來,歡笑聲一如過往的青澀時光。
我很喜歡吃火鍋,一行好友出門時要是不知道該吃什么,火鍋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白雪飛揚的冬日,學校里總有一條灌滿“妖風”的小路。保暖衣上貼著暖寶寶仍抵不過灌入領口的寒風,我不斷搓著凍得通紅的雙手,口中呼氣成霜。窗外寒風呼嘯,食堂里煙火氣暖,踏入食堂的瞬間,所有寒氣便隨著蒸騰翻涌的香氣消散開來。學校里小火鍋的味道算不上驚艷,但價格便宜,一到了冬季,那小小的窗口前便排起了長隊。一人一個小鍋,隔著蒙蒙熱氣,看著坐在對面的好友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呼哧呼哧”地吵吵著“燙”。香氣從小鍋里氤氳而出,鍋里青菜入味,豆腐滑嫩,兩人都忍不住笑彎了眼。
后來兜里的零花錢慢慢多了些,我們便去火鍋店里吃,夏天吃一份比盛夏更活潑的熱鬧,冬天吃一份直達心底的暖意。但我不輕易和別人吃火鍋,“能否一起吃火鍋”在我心里悄悄成為了衡量親密的標準。
最開始住宿舍時,聚餐不會輕易選擇火鍋,直到大家熟絡起來,才開始一起吃熱騰騰的火鍋。即便不是去店里,我們也會把宿舍的桌子拼到一起,買些丸子、蔬菜,兩個小鍋里放上麻辣、番茄鍋底,水在這邊沸著,舍友們在那邊忙著洗菜、切菜。一間小小宿舍,外面冷風瑟瑟,屋內溫馨暖人,連玻璃窗上繪著的水汽都是歡笑的形狀。
隨著那熱騰騰的香味兒一起升溫的,還有女孩子們間最簡單的友誼。我們一邊實習一邊備考,誰在實習時受了委屈,誰沒搶到圖書館的自習位置,誰今天在手術臺上被上級老師批評了……舍友們都會安靜聽著,我們一起生氣、一起憤慨。我坐在她們中間,心想原來這就是宿舍的歸屬感呀。“生活已經有太多辛苦的事了,我們要學會讓自己開心。”每當我因為備考而焦慮時,舍友便會戳戳我的眉頭,說起這句話。我看著女孩面上洋溢的笑容,心里的緊張也漸漸舒緩。
畢業時,那緊張的日子落下帷幕,我們相約去吃深夜場的海底撈。夏夜晚風格外涼爽,小電驢的速度不快,剛好能看清夜幕下蓬勃生長的蒼翠樹木,朝氣向上。我看了眼載著我的女孩,想著她們和這青翠樹木很像。
到了海底撈,我們舉著裝滿酸梅湯的玻璃杯,嚷嚷著讓舍長講點什么。舍長也不含糊,思考了片刻說道:“一個人的不快樂分擔給六個人,那就是六分之一的不開心,沒什么大不了的;一個人的快樂分享給六個人,那就是六倍的快樂,當然值得開心啦!”我們不約而同地笑起來,大家都知道畢業后便要南北相隔,但我們約好似的沒有說一句道別,只張揚肆意地碰杯:“妹妹們,我們頂峰相見。”
我們性格各異,就連吃火鍋時的蘸料都不同,舍友喜歡撒了香菜的油碟,還要加紅彤彤的辣子,我則堅持芝麻醬加白糖最相配。鍋底“咕嘟咕嘟”地冒起泡,滑嫩的牛肉、爽口的青菜,一同跳入“鮮香溫泉”里,我們互換蘸料,酸甜麻辣,好似將我們相處過的甜美、酸澀的日子也吞入口中。我們都沒有喝酒,卻仿佛沉醉在了這美味里,直到畢業后的日子,我還會在那翻騰的朦朧香氣里想起她們粲然的笑。
我從不輕易與人吃火鍋,若是好友,我便每次都嚷著要與她去吃。那從舌尖綻放的溫熱鮮香,一直暖到心里、胃里。細細品味,和我們一起度過的鮮活日子是那般相像。我們圍坐一起,不論是否曾分離疏遠過,熱氣飄散,氣氛便跟著熱鬧起來,歡笑聲一如過往的青澀時光。
又是一年寒冬,我翻著手機里的聯系人列表,窗外的灰蒙云朵低矮,似飄起了點點清雪。我打開宿舍群,我不會輕易說出“我想你們”這樣肉麻的話語,只會輕輕敲下一句“妹妹們,走,要一起吃火鍋嗎”。
晚來天欲雪,我曾經的友人,不舉杯,不念懷,只輕聲問一句:“能食火鍋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