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辛苦、平淡又值得玩味的高中3 年里,老韓是一整個繁花似錦的夏日,是枝繁葉茂的老樹,是似火的驕陽。
我是轉到文科班后認識老韓的。此人名聲在外,我高一的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傳過他講“酒”的視頻,視頻中他引吭長吟“將進酒,杯莫停”,配上恰到好處的手部動作,把一篇談飲酒的文章講得很闊大。
我本以為能講出這種效果的人,應是個身高190cm的山東大漢。可他只有160cm。當時我撐著頭側坐,懷著失望聽他講課,卻沒想到未來我會成為他的粉絲之一。
我看著他其貌不揚的樣子,聽著他平平無奇的課,覺得未來的語文課可能就要在這樣的平淡中度過了。
然而,老韓卻以“把那些沒有前途的學科都收起來”的口頭禪突出了重圍。
除此之外,他還跟我們講了他年輕時挑釁校長的“光榮事跡”;他一臉笑容,甚至皺紋都有些明顯地吹噓自己曾經把幾個班震到關上了門……
初次月考,我運氣很好地考進了學年前10名,語文更是考了班級第1名。我有無限的精力與無限的時間,我將“老韓挑釁校長”的故事記下來,發布到公眾號上。
某天,我將幾張老韓的表情包發到了公眾號上,沒想到次日卻收到了老韓的留言。他將一張照片發了過來。照片上的他翹著二郎腿,靠著椅背仰躺在椅子上,身穿紅色馬褂,戴著墨鏡,笑得開懷。我看到這張圖笑得前仰后合,激動地給老韓留言道謝,當時正是網課期間,下了課我就急忙將這張照片發到公眾號上。
新年的1月1日,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微信上給老韓發送文字:“受眾位同學的重托,我希望在公眾號上發一篇關于您的采訪,不知您愿不愿意,有沒有時間?”
老韓很爽朗地答應下來。
現在回憶起來,我早都忘了當時問了什么,老韓回答了什么。只知道我立刻拿出一套語文卷子來做,虔誠祈禱著期末能考個好成績。
不承想,那次我得了腸炎,考前蹲廁所蹲得頭暈眼花,語文考得一塌糊涂。我看到成績的那一刻便覺得一顆心墜到谷底。
某個課間,老韓走進了教室。他的眼光在教室里逡巡一圈,準確地定格在我所在的位置上。他向我走來,雙手抓住我的上臂。我以為他馬上就要爆發,但他只是嘆了口氣:“前3道基礎選擇題能連錯,你是怎么想的啊……”
我當時擺出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其實我很遺憾——如果不是因為該死的腸炎;如果我能心態平和一些,再仔細審審題;如果我能在閱讀、作文上再得點兒分回來……
寒假以及下半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給老韓傳了七八篇作文,一開始寫得比較爛,所幸他并不嫌棄,給我提出了修改建議。在這樣的練習之下,我的作文也從四十六七分提高到50分。后來老韓越來越忙,我傳的作文經常石沉大海。我便也不再傳作文。
老韓還是那個有趣的老韓,可我已經快上高三,語文成績起伏不定,被上下浮動的分數搞得焦頭爛額。于是我停更了公眾號,也不再關注他是否講了青春趣事。
在我辛苦、平淡又值得玩味的高中3年里,老韓是一整個繁花似錦的夏日,是枝繁葉茂的老樹,是似火的驕陽。
我們只是擦肩而過,他卻溫暖了我,勇敢了我,感動了我。
我至今還記得那次采訪,他沉吟半晌,慢慢道:“感恩知足就是最理想的人生狀態,也是畢生可以追求的一種愿望。”
感恩、知足,我想我現在大抵已經做到了吧。辛苦的高中3年,能有這樣一段溫暖的經歷就已然不錯,我還能奢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