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時光早就給出了答案。粗糙的開始,也是夢想的雛形。
兒時的我,由于機緣巧合與鋼琴打上了交道。在此后的時光里,鋼琴便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練琴后,我也深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學業不甚繁忙的時候,幾乎每天一放學,我第一個進的便是練琴室了。偌大的琴室中只有我一人,那斷斷續續的琴聲中還夾雜著許多錯音,十分刺耳,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漫長得像兩年。自己的心情也如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那樣,不過李煜是思鄉,我卻是在傷懷。那時的我時常抱怨,也一次次地反問自己當初為何選擇于斯,覺得這獨處的時光仿佛是人生中最難熬的階段。
后來那些年中,琴藝上升,學業的負擔也愈發沉重。終于在通過八級考試后,我打算點到為止,結束那該死的夢想,把自己從孤獨中拯救出來。為了放松,我去了山東看海,想以大海的遼闊沖淡練琴的落寞……
看海時,正值雨天,海面能見度不高,卻仍能在海平面上看到一襲白衣。是海燕!在潑墨般聚攏的烏云間,閃出亮白的電劍。轟鳴的巨雷震憾著海面,那聒噪的海鴨低頭了,招搖的海鷗屈服了。茫茫空中,只有那勇敢的海燕,用鄙夷的眼神嘲笑那些“以往的勇士,現在的懦夫”。海燕雖然孤獨,但卻勇敢;不僅勇敢,卻更震撼。能振翅翱翔在此惡劣環境中,全憑它們不畏艱險的品格……
是啊!風雨雖強,但海燕更強,與其退縮,不如襲一身風雨作征袍,以翱翔的姿態斬荊棘,破巨浪。風暴固然強大,怎能與堅韌自強的海燕相比,海燕不懼風雨勇敢搏擊的品格全是在孤獨的時光中鍛造而成。
看海歸來,受到觸動的我又堅持了下去,一番努力后終于取得鋼琴十級證書。后來回想,這其中也不乏有那只海燕的功勞。藍天因經歷黑云洗禮方顯藍之碧,河流因經歷激流沖擊方顯氣之闊,松柏因經歷霜雪壓迫方顯品之高,而我們的生活也因經歷無數艱辛更顯從容和珍貴。
其時,時光早就給出了答案。粗糙的開始,也是夢想的雛形。如果可以,我想對當時的我說“: 人生沒有白費的孤獨,每次孤獨都會通向幸福。我們所經歷的那些獨處的時光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向我們返還成功的紅利……”
(指導老師: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