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雙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美財政部部長耶倫于4月5日至6日在廣州舉行多輪會談,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重要共識,就兩國及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中美經濟關系及全球性挑戰進行了深入、坦誠、務實、建設性的交流,一致同意在中美經濟和金融工作組項下討論中美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合作等議題。中方就美方對華經貿限制措施表達嚴重關切,并就產能問題作出充分回應。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這是耶倫九個月后再度訪華,她也成為拜登政府任內兩次訪華的內閣官員。

3月24日至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持續發展的中國”。在世界經濟整體疲弱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國提出的2024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成為與會嘉賓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中國的持續發展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更多活力和確定性,也蘊含著更多中外合作共贏機會。
“新質生產力”一詞在論壇上被頻頻提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能發展自身,也為跨國公司帶來更多商業機會。
此次年會上,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等多個權威部門圍繞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發聲。例如,更大力度引進外資,在增值電信、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等領域開展準入試點;加快出臺2024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等等。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月31日發布數據,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制造業景氣回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3月份,隨著企業在春節過后加快復工復產,市場活躍度提升,制造業PMI升至50.8%,重返擴張區間。
產需指數雙雙回升。3月份,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2.2%和53.0%,比上月上升2.4和4.0個百分點,制造業產需景氣水平明顯回升。進出口指數重返擴張區間。春節過后制造業進出口景氣度回升,3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51.3%和50.4%,比上月上升5.0和4.0個百分點,均升至擴張區間。三大重點行業同步擴張。3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消費品行業、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3.9%、51.8%和51.6%,比上月上升3.1、1.8和2.1個百分點,均高于制造業總體水平,其中高技術制造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于55.0%,相關行業產需加快釋放。
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商務部與英特爾公司達成初步協議,英特爾公司在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的計算機芯片工廠將獲得195億美元的補貼,其中包括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和110億美元的貸款。
根據白宮當天發布的聲明和拜登發表的講話,這筆資金將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進行撥款。路透社稱,這將是美國政府為補貼尖端芯片生產,并提高英特爾在美國國內半導體芯片產量,投入的最大一筆資金。
近日,德國五大權威經濟研究機構聯合發布春季經濟預測,大幅下調對德國今年的增長預期,目前預計德國經濟將僅增長0.1%。而六個月前的預測值為1.3%。今年2月,德國經濟部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0.2%,遠低于去年秋季報告中所預期的1.3%。2023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0.3%,在歐洲地區經濟增速倒數。這些機構分析認為,雖然德國經濟有可能從春季開始復蘇,但總體勢頭不會太強。
分析指出,德國經濟面臨的許多問題,比如技術人才短缺、生產成本較高、官僚主義嚴重等仍未得到有效解決,一些企業或難以繼續維持,將導致大規模裁員或破產重組浪潮的出現。今年以來,已陸續有多家大型德國企業宣布裁員計劃。全球性電信提供商沃達豐近日宣布,其德國公司計劃削減和轉移大約2000個崗位,這意味著將有13%的員工受到該計劃影響。德國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大陸集團已啟動全球裁員計劃,2025年前在全球范圍內計劃裁員7150人。德國軟件制造商思愛普計劃斥資20億歐元進行大規模重組,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8000人。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4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3月芯片出口117億美元,同比增長35.7%,連續五個月增長,且為2022年6月以來單月最高。
近幾個月來,韓國芯片銷售一直很活躍,使得整體出口出現反彈。數據顯示,韓國今年3月出口同比增長3.1%,為565.6億美元。同期,進口為522.8億美元,同比減少12.3%。
據外媒報道,近幾個月來,全球芯片需求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尤其是在全球眾多智能手機制造商、數據中心運營商和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商的芯片訂單推動下,DRAM存儲以及NAND閃存芯片價格均大幅回升,帶動韓國芯片出口額激增。
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研究表明,經過最近幾個季度的庫存調整,預計到2024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將達到約6000億美元。而隨著企業越來越多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I)的應用,將推動整個供應鏈的新需求以至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根據新西蘭上屆工黨執政時期通過的一項法律,自2024年4月1日起,通過電子市場提供的應稅住宿、共享汽車和食品及飲料配送服務將被要求繳納商品及服務稅(GST),這一稅種被稱為“應用程序稅”(App Tax)。
此前,只有年營業收入超過六萬新西蘭元才需要強制注冊和征收GST,然而大多數優步(Uber)司機和愛彼迎(Airbnb)的房東都沒有達到這一收入門檻,所以通常被免征GST。而根據新規,新西蘭國家稅務局將從2024年4月1日起通過在線市場運營商按照15%標準對在新西蘭境內登記的服務征收GST。征收GST后,平臺將向新西蘭政府支付其中的6.5%,并將8.5%的稅率轉嫁給服務經營者。
津巴布韋央行新掌門約翰·穆沙亞萬胡在4月5日發布2024年貨幣政策報告時宣布,即日起推出黃金支持貨幣。該貨幣由黃金和一籃子貨幣支持。
這種名為津巴布韋黃金支持貨幣(Zimbabwe Gold)的初始匯率為1美元兌換13.56黃金支持貨幣。紙幣面額為1津元、5津元、10津元、20津元、50津元、100津元和200津元。硬幣為25分和50分。持有舊津巴布韋幣的人,可以在21天內到銀行按照黃金和一籃子貨幣決定的兌換比例兌換新幣。

穆沙亞萬胡說,政府有足夠的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支持新幣的幣值。在新幣推出之前,流通中的津巴布韋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市場上80%以上的交易由美元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