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東區紫嶺小學 莫杰
影響是指以間接或無形的方式來作用或改變。而改變正是教育之為教育的真諦,教育是一種改變的力量,人是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去經歷改變,獲得改變,從而不斷生長,邁向成長,實現理想。筆者所帶的班級——E 家園,作為一個教育成長共同體,其教育主張是“過整全的自主、合作、共好的智慧、幸福的教育成長生活”,伙伴在教育、成長和生活中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用故事去影響,用情趣去影響,用雅致去影響,用深度去影響,用美好去影響,用愛去影響,用成長去影響,影響教育塑造自主成長共同體,鑄就幸福生活共同體,成就學習伙伴共同體,共同體成員之間在互相影響中去成長,在互相影響中去成就,在互相影響中去關愛,在互相影響中去共好,在互相影響中去激發自我成長的力量,在互相影響中去見識“幸福成長的模樣”。這便是影響力教育。
如此班級教育,如此學習經歷,如此生活成長,如此攜手進步,引領學生邁向美妙的生活和成長之路,而通過開展學生之間的隨筆創作接力活動,開啟了自主、合作、共好教育的金鑰匙,學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建成學習與成長共同體,共邁向共好成長之路。
小爍同學寫的隨筆《我的小黃鴨》在班群發出后,在同學們中掀起了一些反響,誕生了另一只又一只金燦燦的有魅力“小黃鴨”。
其中,小霖同學當天晚上讀了同學的隨筆后,隨即寫了五百多字的心得。她從小爍同學養鴨的責任感視角以及對其為人處世的發現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下了發自內心的點評、感悟與號召。她寫道:
“從養鴨子的責任和辛苦角度來看,帶鴨子去散步呀,每天整理籠子呀,給它洗澡呀,在我們的眼里都算是很復雜的事情。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連鴨子都整理不好,那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復雜的事情,你又該如何應對呢?……人如果做事不細心一點,就無所成就。爍爍同學通過分享這次養鴨經歷,讓我們知道了要細心地付出和對事情有責任感。我期待我和我們班的同學也一樣,對事情細心,有責任感,并付出努力,相信收獲一定不只是現在。同學們,我們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一起加油,我們一定能行。”
……
一位同學的隨筆故事能夠激起同學、家長的共鳴,讓大家在分享中互相欣賞,在欣賞中觸動情思,在觸動中表達對人事的理解,在理解中交流各自的思想,在交流中表達對創作者的認可,在認可中張揚E 家園(班級成長共同體名稱)教育之愛,在播撒愛的境界里自由構建欣賞和學習共同體。教育的相互影響,如浪花般在心的海洋中蕩起了片片漣漪。
通過隨筆建立“共學共享共思共創共啟迪”成長共同體,這是我們E 家園的一大教育特色,也是E 家園構建教育利益共同體實踐共在教育哲學的重要平臺和抓手,更是E家園實踐時代教育發展、促進人人發展、開拓教育與成長視界的重要平臺。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甚至家長在共學習、共互鑒、共啟迪、共影響、共認可、共扶持、共關愛、共成長的發展環境下,邁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班級教育境界,促進家庭與家庭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與心的靈動、交往與同構。
在我們E 家園看來,教育和成長正真能發生作用其關鍵在于人,其中人與人之間的正向影響是其召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起去開發共同成長的一座“富礦”。這期間,其中主體不僅是老師、家長,更是學生,尤其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因為家長之間、同伴之間的影響是無窮的,其潛能和影響力以及創造性是無限的。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來看就是培養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力。
小爍同學寫的隨筆《我的小黃鴨》在班群發出后的第二天,有一位兩眼閃閃發光的同學帶領一群同學在午飯后興高采烈地來到工作室,嘰嘰喳喳地跟我談起了小爍那只金黃色的小黃鴨,談起了養小動物的美妙故事。面對這群可愛的隨筆愛好者,寵物關懷者,我都無法插進我的故事,我只好靜靜地聆聽,不時地插上一句贊許的話。大家熱情洋溢久久不肯離去,好像我們的分享交流永遠都不可停止……
上課的鈴聲響了,可是擠在一起津津樂道的同學們還不肯離去,其中這位兩眼放光的女生就是可愛的小寧同學。她眨著明亮的眼睛對我說:“老師,我也有與小爍一樣的經歷,也要寫一篇關于養動物的隨筆。”
我說:“好,老師等待你的故事。”
2 月23 日晚上八時許,小寧同學發了一篇隨筆《小倉鼠,你終于長大了》到班級郵箱。打開郵箱一行雋秀的文字映入眼瞼:
“在昨天,我看了小爍同學寫的《小黃鴨》,就想到了在籠內的小灰,和在天上的小白。我也有個和她很像的經歷,于是,我寫下了這篇文章——《小倉鼠,你終于長大了》。”
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這位深受同學影響的小寧同學的隨筆,欣賞起她筆下的那只可愛的小動物,欣賞起她發自內心對成長經歷的思考,欣賞她追求自主、合作、共好、關愛精神的童真童趣,以及因同學影響而自主、自發、自動所獲得的累累碩果和對動物的真心、真情、真愛。小寧同學精心照料小灰鼠的情節和愛的深受影響的文字和故事久久在我的心里回蕩。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同學寫隨筆,同學家長一起欣賞隨筆,把人心吹靈了,把激情吹活了,把思想吹動了,把共享共賞共創吹綠了。這恰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春色美景,令人陶醉不已。
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在班集體建立基于學生自主、合作性發展的成長共同體,其魅力是多么的令人欣喜。讓學生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去感動學生,讓學生去促動學生,讓學生去發展學生,這是多么曼妙的教育風景。
班級教育的成功就在于能夠對人產生影響,人成長的魅力就在于能給自己或同學以積極的影響。班級教育的重要課題正在于激勵人與人之間互相去影響。而這種互相影響的教育對于學生個人來說正是一種自主教育、自我教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所以如果要問教育是什么?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在某種程度看來,教育乃是影響。班級教育的使命就是創造生生、師生、親子、班家之間培育邁向正向生長的影響力。
影響力教育有著深刻的傳統文化根基和哲學內涵,《論語》與《學記》中就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影響力是教育與成長的第一生產力。可以這樣確信,老師的教育要是可以影響學生、家長,班級的教育要是可以影響家庭,同學與同學、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同學之間能夠相互影響,美好的教育就看見曙光了,學生的成長就有希望了。恰同學少年時,風華正茂,正是擊楫奮進時。人世間沒有比人與人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影響更美好的事情了。
正是這種教育影響的力量,小爍同學又繼續深入生活,創造生活,帶著她的小鴨子去玩樂,去嬉戲,去爬山,去旅行,去延續她們之間她與它之間的成長故事。她又寫下了一千多字的《帶著小黃鴨去旅行》。以前不會寫作不愛寫作的她又成了同學們追捧的對象和吸引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隨筆育人的號角。
這美景也正如歌曲《影響》中所吟唱的:“聽說相愛的磁場有一種神秘的影響,交換呼吸的波長,蔓延成心跳的渴望,你是我第一道曙光,仿佛看透我思量解我心腸,指引我朝你的方向……我的心從此托你好意收藏,在你溫柔的臉龐,看月光像靠岸的潮水一樣,見識了幸福的模樣……”生活就是一部影響史,幸福就是一首影響歌。人與人的影響,人與物的影響,人與美的影響,人與好、快樂和幸福的影響,這都將在教育和生活中如影隨形,影響著更美好的影響。
影響力,正是開啟自主、合作、共好教育的金鑰匙,開展自主、合作、共好成長的生產力,振奮人心與催人奮發的贊美歌兒,邁向成長共同體的源源動力。
學生與學生迷戀美好事物,以互相啟發為樂趣;家長與老師心向學生,以成就學生為己任;家長、學生、老師一齊浸潤在充滿熱情、愛和能量的彼此輝映的成長共同體之中共同造就促進學生蓬勃向上的班級教育生命氣象。這便是影響力教育、促進班級共同體發展的秘密所在。
好的教育是一場“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接力賽,而非競技場。手拉手,心連心,一起寫隨筆,一起創造,一起分享,一起欣賞,一起促進,一起共建成長共同體,一起互相影響,一起互相啟迪,一起追求理想的教育與生活,這正是對好教育的最好追尋,給蓬勃的生命最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