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順德區美辰學校 譚紅
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閱讀是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而整本書閱讀教學能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本文以Little Schoolbag 5B Poor Andy the Ant 一書為例,闡述了如何在整本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解讀封面、插圖,排序、思維導圖、story map 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層層提問、辯論賽等培養批判思維能力;通過戲劇表演、創寫等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邏輯性思維是連續的,常與事情發燒的時間順序一致,回想或構思事件發生的經過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排序任務既可以是圖片的排序,也可以是文字的排序。而在這次的閱讀任務里,筆者采用的是圖片排序任務。
筆者向學生展示繪本中的幾幅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閱讀圖片,按照故事的發展合理推測故事的前因后果并進行預測排序。然后閱讀故事的第一部分來驗證自己的預測,激活思維。在此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排序。而這些活動都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能很快幫助學生梳理書本內容,理清文本之間的關聯,提取關鍵信息,鍛煉了學生的歸納總結分析能力,提升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Story map 讓學生在閱讀中把主要信息串聯成概念圖,從而可以讓學生能很快掌握主要人物(characters)、情節(plot)、背景(setting)、矛盾(problem)和 解決措施(solution)等內容,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筆者將故事主體分成4 個部分,采用拼圖式(Jigsaw Reading)閱讀進行學習。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介紹閱讀規則。小組4 人分別領取不同的學習任務,獨立思考完成自己的任務后,離開基礎組進入專家組,討論核對自己的閱讀任務是否正確。最后返回基礎組進行分享總結,整合信息,完成思維導圖。
在分析文本過程中,筆者借助提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信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生在真正有效的提問中深入思考,與生活緊密相連。如:
(1)Most of the birds fly to the south from the north when winter comes,why does Ben the Bird stay here in winter?What bird may be?
(2)How does the bird feel when he hears that Andy wants to go home?Why doesn’t Ben the Bird help Andy go home?
(3)How does Andy feel when the bird doesn’t help him?What does the ant say to himself?
筆者通過引導學生細節讀一幅圖,進行深度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哪種鳥能在冬天活動,同時通過觀察小鳥和螞蟻的表情和所處的豐富場景,感知圖片中蘊含的情緒和氣氛。引出故事的兩條情緒鏈。進行第一次情緒渲染?!坝兄菊呤赂偝伞焙汀皽贤ǖ闹匾浴?。筆者通過層層追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識別和分析語言材料中反映的觀點、態度等,判斷其真實性和可靠性,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同時實現新課標2022 版的學科育人目標,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辯論活動可以引起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對對方觀點進行質疑、分析、對比,然后形成自己的觀點,整個過程有助于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發展。筆者在讀后環節里設計了一道辯題:
It’s good or wrong for other animals to help Andy go home?
在讀完整本書后,筆者先通過問題Why does no animal help Andy go home?引導學生回顧整本書的內容,和作者進行深層交流,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后拋出辯題:It’s good or wrong for other animals to help Andy go home?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正方認為動物們應該幫助小螞蟻Andy 回家,反方認為不應該幫助Andy 回家。辯論時長為10 分鐘。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Andy 代入自己的實際生活并和社會緊密聯系,會將生活中關于是否幫助陌生人的利弊引入到辯論中來,很少地升華了主題:
“By protecting ourselves,we can help others.”“Give a man a fish,and he’ll eat for the day.Teach a man to fish,and he’ll eat for a lifetime.”(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創造性思維是指個體思維活動的創新精神或創造性特征,其實質在于主體對只是經驗或者思維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統的遷移,進行新穎的組合分析,找出新異的層次和交結點。在整本書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常常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讀者劇場、改編劇本、戲劇表演、續寫故事等生成任務,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想象力,賦予書本新的活力。
戲劇表演給學生留了更多的想象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在排練的過程中,學生基于整本書的情景,根據自己對劇本的理解編排,他們可以增大語言,改變劇中人物形象,改變故事結局,或增加新的人物形象。整個戲劇表演的過程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筆者根據圖十一寫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劇本,要求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語言和想法。在表演過程中發現有的小組加入了詩歌,有的小組加入了歌曲,有的小組加入了花朵等語言。整個過程激發了他們的表演欲,創造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讀完整本書后,筆者會利用文中的“空白”,鼓勵學生選取其中的一幅圖,或者一個章節經過合理想象補寫或者創寫劇本。也會引導學生續寫故事。創寫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筆者在教授完Poor Andy the Ant 整本書后,就最后一幅圖和原文提問學生:What will happen after the strong wind blows?引導學生合理想象,續寫故事,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整本書閱讀能有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教師在遵循整本書“整進整出”的原則上設計一系列有效的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的思維活動,發展他們的思維品質,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