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石碣袁崇煥小學 湯永潔
跨學科條件下的項目化學習是基于相關學科課程標準之下,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建構探究性主題。小學綜合實踐跨學科項目化學習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建構探究性主題,圍繞核心學習任務,通過學科學習和跨學科學習等學習活動,融合多學科的概念、方法、技能等,形成對學科知識和學習歷程的深刻理解。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以真實的、生活化的主題實踐活動,融合學生的活動經驗,以切實的課程教學行動落實五育融合的發展理念,以項目式的學習模式體現課程的育人價值,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跨學科項目化學習遵循逆向教學設計原理和教、學、評一致性理念,它打破學科邊界,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并形成公開成果,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探究經驗,形成對學習項目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高階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在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考慮學科核心素養,以本學科標準作為總體目標,根據《課程指導綱要》,以問題的驅動為載體,結合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地域的特色或者學校周邊的優勢進行思慮周全的考慮,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強化學科內知識的整合,統籌設計綜合課程和跨學科的主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對真實問題的深度思考。
2.項目結合生活,體現核心素養。在進行跨學科融合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也可以根據學校所處地域特色、學校特色設置相關項目,還可以在教材中選擇有研究價值的、適合學生探究的主題和項目,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會愈加強烈。例如:“我們的節日”這一探究主題,涉及學生熟悉又感興趣的中國傳統節日,學生通過調查和詢問身邊親朋好友、到圖書館和網絡搜查等多種途徑,帶著主題任務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尋找、采訪和搜集資料,對于完成項目表現出極大興趣。同學們互相合作,共同解決難題,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努力整理成果檔案袋,體現了責任擔當、團隊合作的核心素養。最后,學生們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成果展示進行了小組匯報,體現了問題解決、實踐創新的核心素養。
3.善用跨學科融合,提升核心素養。跨學科融合是通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在需要的情況下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可利用的資源有很多,這幾大節日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多年文化的積淀。通過學生多渠道、多領域參與學習,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立足學科核心知識,整合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中圍繞中心主題、任務和項目,展開綜合性的學習探究活動。為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設置不同層級的分級問題,完成各項任務。在問題的驅動下,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支架,設置驅動任務和活動任務單,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完成各項任務。教師在教學中善用問題和任務單進行學習驅動,有利于學生積極開展探究,從而助力項目化學習。
在教學活動中突出整體性評價、多元化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可以促使學生在評價中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反思和成長。教師在評價中診斷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改進教學方式,也更有助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學生在活動中反思自己習得的方法和積攢的學習經驗,讓多種學科知識在實踐中得到綜合的運用,探究活動得以延伸、重組和提升。教師通過評價反饋,可以把握整個項目的學習進度和了解探究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