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門市新會區第一中學 卜國棟
構建中國特色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客觀要求。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有著獨特的作用,同時也對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產生重要積極意義。
核心素養就是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相應的體育技能、體育知識,并通過體育技能、體育知識促進個體身體健康,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在鍛煉過程中培養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在此基礎上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獲得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優良品格。體育核心素養與學校體育相互對應、相互促進。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學校極為重視校內體育活動。同時,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是學校進行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保證。因為大課間體育活動是有組織、有目標、有任務的,是除了課堂教學之外的“第二課堂”,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促進有著重要意義。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促進學生加強和鞏固體育知識、增強體育技能的重要平臺,一般安排學生熟悉的項目,這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檢驗有重要意義。例如大課間的前半部分一些學校會安排廣播體操,學生在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同時對學習效果進行復習鞏固和檢驗。形式多樣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有助于學生掌握不同的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在這一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思考新的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在無形當中促進體育知識的掌握。對體育知識的掌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例如學生在活動中運動損傷,那么他就會對運動損傷的知識產生直觀的認識,并掌握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體質健康的促進、運動知識的鞏固培養、體育技能的掌握等各內部因素之間是一個大的有機循環系統,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掌握運動技能是人們進行體育自主鍛煉的首要條件。學生在掌握了運動技能后,對該項目的規則也有所了解,對該項技能的興趣增加,這時就會產生內部動機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健身,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習慣會產生比較穩固的自動化的行為模式,從而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大課間體育活動賦予了學生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學校要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去塑造學生內在精神。
從學校角度出發,每天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在規定的時間里做到快、靜、齊的集隊效果,也是一次重要的消防安全演練,是培養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平臺。
每項體育活動都有自己的規則,規則在客觀上保證了運動的公平公正。每個人必須遵守規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處事公正的理念,當他們今后走向社會,就是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力軍和踐行者。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通過一些競技體育的滲入,讓學生深刻體會奧林匹克的精髓,即“公平、公正、公開”,不能因為某個同學的技術水平不夠高而拒絕該同學參與其中,不能因為某個同學身體有缺陷而去嘲諷。
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培養學生運動技能、運動知識,增強體質健康、提高意志品質和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需要多方努力,學校應該抓住體育活動這一重要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學生對體育核心素養的認識。體育教師要做好表率作用,其在教學過程中的道德品質修養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正確處理好“教書”與“育人”之間的關系,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個別差異,為學生提供一個均等的教育機會,讓他們熱愛體育鍛煉,從而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最終促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