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可愛的小耳朵、纖細的胡須,五彩的花布通過縫紉之后,制成了一只可愛的小老虎,活靈活現,逼真形象。3月25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運城市芮城縣任淑娥布藝工作室,在工作室架子上,各式各樣形象逼真、造型各異的布藝作品映入眼簾,惟妙惟肖的布老虎、小巧玲瓏的香包,俏皮可愛,讓人愛不釋手。
“一開始跟著婆婆制作一些手工藝品,耳濡目染,我也產生了濃厚興趣,從剛開始的簡單作品到后來慢慢地變成自己的事業,從其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我覺得有責任和義務把它傳承下去?!比问缍鸾榻B。
芮城布藝以陌南一帶流傳最廣,陌南又以張雅婷布扎為主導,張雅婷家族代代相傳,距今至少有7代、150余年,連綿不絕。芮城布藝造型別致,做工精細,輕巧實用,是民間傳統文化中的一朵瑰麗奇葩,2011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芮城手工布藝已傳承到張雅婷的兒媳任淑娥手里,她是芮城縣陌南鎮南堡村人,1995年隨婆婆學習刺繡布藝。30多年的學習、摸索、實踐,已成為山西省傳統工藝美術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任淑娥布藝工作室,她介紹說,目前主要作品有:十二生肖系列、童鞋系列、童枕系列、繡花鞋系列、單雙頭獅虎、小孩帽子肚兜、各種布老虎、長頸鹿、坐貓、毛驢、青蛙等。布藝作品造型多樣、風格多變、色調純樸,呈現出清新樸拙的民俗風情。
芮城布藝是一種布扎藝術,是以絲綢、棉布為主料,用絲線或小布料裝飾而成。布扎以傳說中的“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十二生肖為主導,表達了民眾納福求吉的心理,作品既保持了動物原有特征,又夸張地將現實中和理想化了的動物原型交融在一起,使其具有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因而外部造型顯得可愛迷人、憨態可掬,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有人說芮城布藝是民間工藝美術的奇葩,其實更是幸福生活的民俗記憶,讓生活多一份甜蜜、多一份精致、多一份溫情。
在多年的學習創作中,任淑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藝術風格。她的作品圖樣以遠古傳說的四靈(麒麟、龍、鳳、龜)為代表,十二生肖為主導。造型既保持了動物原有特征,又夸張準確生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滿含人的感情,因此顯得格外可愛迷人、憨態可掬。俗雅并存,不肖形似,而求神似。
“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樣式,加入新的材料,使傳統布藝煥發新光彩。”談及布藝的傳承,任淑娥告訴記者,生活離不開布藝,布藝離不開生活。不同于舊時代的布藝,現代布藝不僅能夠滿足生活需求,更代表著個性、創意、精致,凝結著勞動智慧,寄托了情思,美化了生活。30年來,她一直將布藝作為自己畢生堅持的事業,致力于這項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工作。
從藝多年的任淑娥,屢次參加各類博覽會并獲獎無數。2009年第二屆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民間工藝”銀獎;2013年設計制作的“瑞虎”獲“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神功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2014年5月參加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作品《復古吉祥腰帶》榮獲2016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作品評比優秀獎;2017年任淑娥與丈夫關江峰的絲綢作品“龍騰虎躍”榮獲第十一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及2017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獎金獎;2017年任淑娥的“瑞龍”在第三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獲得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神功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2019年第四屆山西省文化產業博覽會任淑娥和女兒關雨欣憑借“五毒虎”獲得金獎……
“國家對非遺的傳承和發展非常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我作為非遺傳承人既自豪又感覺責任在肩。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遺傳承人和全社會都應該重視的問題。”任淑娥說,她的女兒是第五代傳承人,她希望把非遺文化代代相傳,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美好生活,發揮更大的文化和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