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2024 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表示
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大力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和充足的課間活動,注重勞動習慣養成,采取務實管用的舉措著力解決“小眼鏡”“小胖墩”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
公權力要為受害者撐腰,網暴行為必須付出代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博物館要發揮作為知識教育空間的獨特性,讓人感受到自己是歷史的延續,是文明的一部分,推動逛博物館從一股熱潮沉淀為一種全民的生活方式。
——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鄭茜談逛博物館成熱潮
最重要的是堅持!困難重重也要堅持下去,因你熱愛,你必堅持。
——第17 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導演張藝謀榮獲“終身成就獎”
很難說孫悟空是一個無私或者道德高尚的人。我能確定的是,他只是一心想變得比以前強大,以至于會讓人覺得,沒有人比他純粹和真誠。
——創作出《龍珠》《阿拉蕾》等經典作品的日本漫畫家鳥山明去世,終年68 歲。鳥山明曾談及創作《龍珠》的核心觀念,他不想塑造一個“英雄”,只希望創造一個“純粹的人”
對我而言,AI 可以讓我明確知道,能把思念的模式換一種工具來表達。
——知名音樂人包小柏近日用AI“復活”了去世的女兒
一個桌花要反復練習折疊上百遍,一個儀態動作要重復學習上千次,餐具的擺放距離要精確到毫米,物品的色彩方案研究探討幾個通宵……
——16 歲中考失利的于婷婷曾打過工,之后重返校園苦練技能“一路開掛”:拿“餐廳服務項目”國家級金獎,參與G20峰會接待工作,獲“省級技術能手”。她表示,服務員可不只是“端盤子”那么簡單
人工智能素養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從小培養興趣和能力。建議將人工智能素養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內容,設置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同時將相關內容納入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
——企業家雷軍兩會期間談人工智能
《2024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錨定為5%左右,糧食產量1.3 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并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 萬人。
我國首口設計井深超萬米的科學探索井——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 井,鉆探深度突破10000 米,成為亞洲第一口垂直深度超萬米井,刷新亞洲最深直井紀錄。
在2023-2024 賽季國際滑聯速度滑冰全能世錦賽短距離全能賽上,中國選手寧忠巖以總積分136.680 分獲得冠軍,成為首位在該項賽事中奪冠的中國男選手。
從2024 年開始,中國將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載體,促進全國范圍內各類算力資源高比例、大規模一體化調度運營的數字基礎設施。
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區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核心要義是美麗,關鍵特征是先行,工作目標是打造美麗中國全域建設的示范樣本。
近日,被稱為“空中出租車”的“盛世龍”成功完成全球首條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跨海跨城空中航線(深圳- 珠海)首飛,將單程2.5到3 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20 分鐘,為未來城市交通提供重要解決方案。
流行于中國廣東、福建、香港,以及泰國等地,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的民間廣場舞蹈。在海外出圈后,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中華戰舞”或“中華街舞”。
《2024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相較于耳熟能詳的“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雖然聽起來陌生,但其實它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它是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開發等“酷炫”名詞背后的“未來”,也是科幻電影場景的“似曾相識”:人形機器人化身“打工人”,癱瘓十多年的患者通過腦機接口實現意念控制外骨骼持握……未來產業是當前尚處于孕育孵化階段的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的產業,是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先導力量。
隨著電影《熱辣滾燙》熱映,減肥話題再次沖上熱搜。“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引發公眾熱議。
司美格魯肽是一種用于治療2 型糖尿病的降糖藥物。因為它可以延遲胃排空,并通過中樞性食欲抑制減少進食量,有些人將其作為減肥藥使用。但司美格魯肽的副作用不容小覷——腹瀉、惡心、嘔吐、便秘,是比較常見的,它甚至可能會增加甲狀腺髓樣癌的風險,也可能會加重患抑郁癥的風險。中國目前僅批準將司美格魯肽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療,即使在美國,司美格魯肽的適應癥也僅擴大到肥胖癥,而關于肥胖癥,不是自己說了算,醫學上是有一系列診斷指標的。另外,停藥后,反彈率也比較高。因此,合理飲食、積極運動,永遠是健康減肥的不二法門。
著/ [日]吉野源三郎
這是一本宮崎駿從10 歲讀到70 歲的小說,與宮崎駿結下了奇妙的緣分——小學時他就在教科書上讀到書中節選,不久后偶然在舊書店看到,就買了下來;將近60 年后,他在自傳中寫道:“直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初次翻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時的感受,心中毫無緣由地涌起一股懷念之情。”2017 年,近80 歲高齡的宮崎駿宣布正在制作一部電影,并直接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定為電影名。最近,這部電影剛剛獲得第96 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通過展現一個少年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困惑,探討了生而為人真正重要的東西,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正如宮崎駿說的那樣:“這本書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