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芳,李天剛,蘇曉榮,吳溫瑞
(1.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超聲醫學中心,甘肅 蘭州 730050)
孕婦37歲,孕28+4周產前超聲提示胎兒血管畸形,此前孕早、中期產檢未見明顯異常;既往孕2產1,無特殊病史及家族史。孕28+4周產前超聲:胎兒心臟結構及功能未見異常,心包內見液性暗區;門靜脈寬約6.4 mm,于腹主動脈切面探及肝動脈與門靜脈左支近靜脈導管處存在寬約1.4 mm的交通血管,CDFI見肝動脈與門靜脈左支相通處異常血流信號(圖1A),脈沖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D)呈動脈頻譜(圖1B);時間-空間相關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ing correlation,STIC)顯示肝動脈與門靜脈左支間異常交通血管(圖1C);靜脈導管頻譜形態正常(圖1D)。超聲診斷:胎兒肝動脈-門靜脈瘺、心包積液(少量)。孕32周復查超聲顯示胎兒肝動脈與門靜脈之間的異常交通血管已閉合(圖1E、1F),未見心包積液。本例報道獲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為(2023)GSFY倫審[54]號。
討論胎兒動靜脈瘺為相對少見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發生于肝動脈與門靜脈之間(即肝動脈-門靜脈瘺)者極為罕見,且較大分流道可引發“竊血現象”而致胎兒心力衰竭、宮內窘迫甚至胎死宮內,致門靜脈擴張還易形成血栓并使血管閉塞。二維超聲對于產前診斷胎兒肝動脈-門靜脈瘺的價值有限;CDFI可顯示低速微血流,對動靜脈瘺較為敏感。本例產前行CDFI探查時難以于同一切面顯示胎兒肝動脈與門靜脈,聯合應用STIC技術后直觀、立體地顯示了肝動脈與門靜脈之間的異常交通血管而明確診斷??紤]到肝動脈-門靜脈分流較細弱,且無明顯血流動力學改變、門靜脈亦無明顯擴張而僅予隨訪觀察,至孕32周見其自然閉合。胎兒肝動脈-門靜脈瘺需與臍-門-體靜脈分流(umbilical-portal-systemic venous shunt,UPSVS)相鑒別,后者為臍靜脈/門靜脈向體靜脈分流并呈靜脈頻譜,有助于鑒別。本例提示,產前超聲發現胎兒肝動脈-門靜脈瘺時,應對瘺口大小及有無門靜脈擴張、其他結構畸形或血流動力學改變進行綜合動態評估。
利益沖突:全體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王艷芳查閱文獻、圖像分析、撰寫、審閱及修改文章;李天剛指導、審閱及修改文章;蘇曉榮修改文章;吳溫瑞圖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