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治龍
關鍵詞:青年;習近平總書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每一代青年都有著自己特殊的機緣和際遇,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總是最生動地體現(xiàn)在青年人身上的。進入新時代,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了這一代青年人身上,歸根到底祖國的未來是屬于青年人的,實現(xiàn)中國夢要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的回信中鼓勵青年們:“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屒啻褐ň`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1]。青年一代要自覺擔當使命,不負韶華,勤勞務實,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在勞動中感悟實際,在奮斗中成就人生,前赴后繼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奉獻自己的青春,貢獻自己的力量。
青年要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在艱苦勞動中磨煉意志、增長才干。艱苦奮斗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艱苦奮斗的精神依然歷久彌新,青年時期是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具備刻苦頑強的毅力是面對挫折、戰(zhàn)勝困難的前提和保證。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不能好吃懶做、好逸惡勞、投機取巧,要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鑄就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精神,這對日后青年自身的發(fā)展、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y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
青年要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在平凡生活中開拓思維、銳意進取。青年思維活躍,是最具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群體,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青年這一特殊年齡段的群體,往往具備著引領和推動社會進步的蓬勃朝氣和旺盛生命活力,同時受發(fā)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約,青年自身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使得他們在面對挑戰(zhàn)、經(jīng)歷挫折時容易出現(xiàn)知難而退、半途而廢的情況。所以促進青少年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支持。遇事要有定力,要保持沉著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的情緒,成大事者要保持定力,沉著冷靜,這樣即使事情再急再難,也能夠有條不紊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
青年要熱愛讀書、熱愛學習。在浩瀚書本中領悟知識、學會思考。青年時期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學習方法、所培養(yǎng)的思維能力可以伴隨、受用一生。學習是一個不斷豐富自我、提高自我的一個過程,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不要考什么、老師教什么,才去學什么,學習知識就像海綿吸水一樣,越吸越多,越多越好。青少年要學會勤思考,多理解幾個是什么,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想幾個怎么解決,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此外,青年對于知識,不僅要想學習,還要會學習,不只要會學,還要會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既要多讀有字之書,也要多讀無字之書,一切理論的學習歸根到底都是要用來指導實踐的。青年人要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好學才能上進。
青年要心懷國家、踏實上進,在躬身實踐中奮發(fā)有為、砥礪前行。未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上,青年的價值觀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抓好青年價值觀的養(yǎng)成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將青年的培養(yǎng)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要幫助青年早立志、立大志,培養(yǎng)廣大青年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青年時期的培養(yǎng)不能只局限于理論的學習,更要引導青年積極實踐、走向基層、服務社會,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斗者、開拓者、奉獻者,生逢其時的當代中國青年,要敢想敢為、敢夢敢當,自覺扎根在中國人民和中國大地上,到基層中去、到群眾中去,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在無比廣闊的舞臺上施展才華,在無比光明的前景中實現(xiàn)夢想,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洪流中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有理想有擔當,青春才會熠熠閃亮,面向未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的目標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新征程上,青年要自覺擔當時代責任,爭做時代的先鋒,自立自信自強,有志氣、有底氣、有骨氣,勇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參與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貢獻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引領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群體代表回信[N].人民日報,2014-05-04(01).
[2]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單位:大連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