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素材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委員、海淀區政協常委、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崔麗娟將一份特別的提案《關于在商品包裝上印制垃圾分類標識》的提案帶到了2024年全國兩會上。原來,這份提案是由交大附中模擬政協社團的四名同學調研后形成的模擬提案轉化而來的。
從課本上的名詞到參與模擬政協活動,來自北京交大附中的宋子浩、趙紫涵、梁墨涵、龍澤禹四位同學發現身邊問題,歷時兩個月,調研走訪,提出解決建議。
熱點背后
想法初成
龍澤禹同學坦言:“學校歷來重視生態文明教育,不僅是思政課,在各個學科上老師們都有滲透,所以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這個選題方向?!?/p>
梁墨涵同學說:“說到環境保護問題,我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垃圾分類?!?/p>
趙紫涵同學也介紹道:“我們小組撰寫這個提案,不僅是想解決民眾‘不知如何垃圾分類的問題,也希望它能解決‘不愿的問題,試想一下,我們購買的每一個商品包裝上都能清晰地看到垃圾分類標識,這本身就是一種有力的宣傳,能夠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p>
付諸行動
交大附中模擬政協社團的同學們在學校開展系列生態文明教育的基礎上,大量查找了我國關于垃圾分類標準的法律條文、部分城市垃圾分類標準,以及常見商品外包裝印刷標識情況等相關資料,總計調查了219件商品,調研人群涵蓋各個年齡段,收集了覆蓋12個省級行政單位,共626個樣本數據。通過兩個月的走訪調研,最終完成了這份《關于在商品包裝上印制垃圾分類標識》的模擬提案。
提案交流
3月1日,海淀區政協組織交大附中模擬政協社團師生代表,走進中國林科院,開展“聚焦全國兩會,建言環境保護”“與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
此次活動中,交大附中模擬政協社團的同學們,向全國政協委員、海淀區政協委員詳細介紹了模擬提案的確定初衷、工作思路、以及走訪調研和撰寫過程等。長期從事和關注環境與資源保護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崔麗娟,現場就提案架構、文字表述等與同學們進行了充分交流。
“這份‘模擬提案選題好、立意高、建言實、接地氣,你們真的很棒!”崔麗娟對模擬提案給予了贊揚。
同學們,你們知道全國“兩會”的全稱是什么?這兩個“會”有什么不同嗎?文文同學也想了解“兩會”的知識,于是,她去請教了當老師的媽媽。我們一起去看看媽媽是如何解答的。
熱點提問
全國“兩會”是個什么會
文文:媽媽,什么是全國兩會呢?指的是哪兩會?
媽媽:哈哈,這個可難不倒我。全國兩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文文:那您知道這些代表和委員是如何選出來的嗎?
媽媽:知道啊!我來給你講講吧!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協的成員被稱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兩者就是我們常說的“代表”和“委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的人大代表通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而成。直接選舉:縣、鄉級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間接選舉:全國、省、設區的市級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而政協委員是經過協商產生。分為:提名推薦,協商確定建議名單,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最后公布。
除此之外,代表和委員的職能也不同。人大代表的主要職能是參與行使國家權力,而政協委員的主要職能是參政議政。
文文:哇!您了解得可真多啊。
媽媽:平時多讀報紙,多了解新聞,就會了解到這些知識。下面我給大家講講兩會的性質和職權吧!
文文:媽媽,全國兩會為什么這么重要呢?
媽媽:因為啊,全國兩會是一個聚集民智、反映民意、影響民生的重要政治舞臺。就是總結上一年的工作,再報告下一年的重要政策,影響深遠。比如養老、醫療、教育、就業等我們關注的話題。當然了,還有一些重要的法律實施和修訂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性質: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常設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任期: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1次會議。
職權:
修改憲法,監督憲法實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選舉、決定和罷免國家機構組成人員;
決定國家重大事項;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性質: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構成: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
任期:政協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1次會議
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最后我再給你介紹一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吧!
——知識內容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