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在一項較早期的研究中發現,肥胖人群攝入的異亮氨酸(一種人人都需要攝入的基本氨基酸)占比更高。包括雞蛋、奶制品、大豆和許多肉類等在內的食物,都富含異亮氨酸。
科學家最近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對實驗鼠分別喂食三種不同的食物:營養均衡的飲食、約20 種氨基酸含量均較低的飲食、只有異亮氨酸含量較低的飲食。實驗時間從實驗鼠大約6 個月大時(相當于人在30 歲時)開始,它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科學家很快就發現,攝入低異亮氨酸比例飲食的實驗鼠變得比其他兩組實驗鼠都更健康、苗條。雖然攝入氨基酸含量低飲食的實驗鼠開始時也變得苗條,但最終又變得肥胖。
科學家還發現,攝入低異亮氨酸比例飲食的實驗鼠活得更久:平均而言,雄鼠壽命延長了33%,雌鼠為7%。對肌肉力量、耐力、尾巴活躍度和掉毛率等26 個健康指標的測量表明,這組實驗鼠在其從6 個月大開始的整個壽命期都更健康。
之前有研究發現,如果實驗鼠很“年輕”時就開始攝入低熱量、低蛋白質或低氨基酸的飲食,那么它們的壽命會延長。不過,在上述新實驗中,實驗鼠的“年齡”都算比較高的。令科學家感到有趣和鼓舞的是,新實驗結果表明,就算實驗鼠年齡已經較大,飲食改變照樣會對壽命預期和生命期健康狀況造成大的好影響。
在新實驗中,低異亮氨酸飲食的實驗鼠攝入的總熱量最高,出現暴食行為。科學家推測,這是因為低異亮氨酸飲食的實驗鼠需要補償缺失的異亮氨酸。但與此同時,低異亮氨酸飲食的實驗鼠燃燒的熱量也多得多,因此它們只需通過代謝調節就能保持苗條,而無須通過身體鍛煉。
不僅如此,低異亮氨酸飲食的實驗鼠一直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雄鼠出現的與年齡有關的前列腺增大也更少。雖然在新研究中實驗鼠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癌癥,但低異亮氨酸飲食的實驗鼠發生癌癥的情況更少。
科學家仍未查明低異亮氨酸飲食的好處,可能與mTOR 基因和一種激素有關。mTOR 看來是實驗鼠衰老過程的一個控制桿。而上述激素不僅調節人體對寒冷的反應,而且被認為對治療糖尿病有效。
科學家指出,雖然上述研究結果顯露了希望,但人體生存離不開異亮氨酸。通過大大降低飲食的異亮氨酸含量,能否延長人體的健康壽命?這個問題懸而未決,而且要想回答難度很大。
有調查顯示,那些苗條的人確實傾向于吃異亮氨酸含量較低的飲食,而那些肥胖者攝入的飲食中異亮氨酸含量明顯超過需求。科學家認為,通過選擇健康的食物,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幫助我們適當減少某些物質的攝入量,從而給我們帶來健康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