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水湯湯,漢風泱泱。沛縣,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北接泗水,南連江淮, 西通泡水,東銜微山湖,大運河穿境而過。南北文化在這里碰撞,北方農業文明與南方商品經濟在這里交融。沛縣是齊魯文化、吳楚文化、中原文化的交匯點和發散區,并形成了以泗水、泡水和大運河為主要載體的沛縣特有的泗運文化。從此,浩瀚的沛縣星空閃耀著璀璨的泗運文化的光輝。
堯帝時,欲把天下禪讓于名士許由,許由竟堅辭不受。后臨水結廬,“隱沛澤黃城,耕于箕山之下。”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隱居沛地,“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子臨泗悟道,孔子泗水南下沛澤,問道老子,開一代學風。孟子、莊子、墨子、荀子等諸子百家代表人物也紛紛前來沛澤,暢談文藝,交流思想,探幽發微,火花碰撞。“千百年來,沛縣這一方高天厚土中一直漂浮著哲人思想的芬芳,閃爍著思辨者智慧的光芒,催生了沛縣文化的包容與開放。”
沛建縣始于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沛置城始于秦朝末年。漢建立后,改秦時泗水郡為沛郡,從此小沛名揚天下。
沛縣,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漢文化的發祥地。漢高祖劉邦和泗水亭小伙伴們的童年記憶,五里三諸侯等功臣集團的精誠團結,歌風臺上把酒言歡的慷慨高歌,滅秦剪楚興漢的風云際會;漢王、漢兵、漢使、漢朝、漢族、漢字、漢服、漢文化,“漢”字一脈相承了幾千年。這里,無不演繹著歷史長河的人生精彩,詮釋著傳奇故事的生命華章。
大漢源小沛。不僅是指來源于各類古書典籍的漢文化歷史故事和文物載體的記憶深處,更是通過桑海滄田的巨變和青山綠水共為鄰栩栩如生的場景展現。一眼穿千年,時光越古今。曾經的楚韻漢風競風流,如今的小城沛縣成為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近悅遠來”的熱土,施展才華的沃土,正唱響著一曲新時代的“大風歌”。
沛縣是傳統的。除擁有厚重的漢文化傳承,沛縣還是全國百強縣。形成了以農業、紡織業等主導產業,擁有多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基礎曾經十分薄弱,但境內煤礦較多,一度有沛城煤礦、張雙樓煤礦、龍固煤礦、姚橋煤礦、孔莊煤礦等多個煤礦并存。境內還有一個已上市的煤炭公司——上海能源(大屯)公司。目前,傳統產業如煤炭,如何求變圖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速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延伸,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拓寬發展領域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張雙樓煤礦采煤塌陷區的地形重塑、水系貫通、生態駁岸修復、植被恢復等生態治理,如今,這里已成為全國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示范區,成為了有名的安國湖國家濕地公園。
沛縣更是現代的。近年來,沛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業園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創載體,努力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為新引擎,積極培育漢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場景,打造“爆款”品牌,形成“出圈”產業。挖掘在環保、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新興領域的潛力,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數字文化新產業之路。沛縣以“科創江蘇”沛縣服務平臺為契機,深入實施“科技創新突破計劃”:拿出最優資源,全力支持“科創資源對接、科研成果轉化”,爭當創新技術的“一號實驗田”;拿出最好服務,全力滿足來沛人才“創新創業、生活保障”等多元需求,爭當創新人才的“夢想起飛地”;拿出最強干勁,全力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爭當創新發展的“區域示范點”,以科技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開拓廣闊前景。如建造淮海綠色智造產業園,把傳統產業的集中改造、提檔升級,紡織業通過“鳳凰涅槃”實現了舊貌換新顏,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把新能源產業作為“2+3”優勢產業之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光伏產業實現由無到有、由有到強、由單一產品向全產業鏈的蝶變。包括華東光能、中宇光伏、鑫宇光伏等30多家企業扎根沛縣,形成了一條從硅材料到鑄錠、切片、電池片,再到光伏組件及電站的完整產業鏈。向著打造國內最大縣域光伏產業基地目標奮進的沛縣,正催生出新的“陽光經濟”。
春天的沛縣,詩意的眼前和遠方,充盈著青春與活力。青翠掩映的老子棲居處,恍若夢境的煙雨河柳,春花夏風秋月冬雪,濃妝淡抹總相宜。七月微雨中,微山湖的荷花徐徐舒展綻放,漢城公園滿池荷塘花開,風景如畫,總讓人想在夢的喜悅里長醉,沉迷其中不復醒。看,沛宮前,漢服表演藝術團峨冠博帶的赫赫威儀、云佩霓裳的翩翩神采引來無數掌聲;漢魂宮外,女子模特隊,嫵媚有內涵、優雅又含蓄的走秀驚艷全場;男子模特隊,陽光氣質造就男人的魅力,贏得陣陣喝彩。
行走在好人廣場,散步于劉氏會館,運動與激情四射,休閑與青春同行。“武術之鄉”的沛縣,經常佳報頻傳,繼韓曉鵬在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賽中勇奪金牌、武術搏擊運動員張亭賓在重慶舉行的首屆國際武術搏擊爭霸賽上奪得冠軍獎牌后,張洺赫又在2023年國際體聯技巧世界杯勇奪男子四人組全能冠軍,至此,沛縣已走出34個世界冠軍,在國際、國內大賽上贏得212枚金牌,并為國家、省、市輸送專業體育人才6000多人。
2022 年 11月28 日,沛縣繼獲“中國武術之鄉”稱號后再獲“中國文學之鄉”殊榮,成為淮海經濟區首家、全國第 15家獲此殊榮的縣(市、區)。“文武雙全”,這是沛縣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2023年4月29日,燃爆全網的“村界杯”農民足球賽在沛縣八堡村打響。來自徐州、連云港、山東棗莊等地8支農民業余足球隊在這里一比高下。曾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網紅樂隊沛縣“曹家班”的嗩吶表演,現場助陣,廣場舞熱場表演、少年武術表演燃起了全場球迷的激情。有中央電視臺、江蘇電視臺等多家央媒、地方媒體對“村界杯”進行宣傳報道。“村界杯”農民足球賽剛開賽就火出了圈。
2023年5月30日,神州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沛籍航天員朱楊柱為國出征、逐夢星辰、叩問蒼穹。從朱楊柱不墜青云之志赴天宮,我們看到了使命如磐,知道了矢志不渝,讀懂了堅忍不拔。
2023年6月21—23日,沛縣在縣文化中心漢字廣場舉辦了端午節系列文化活動。首屆非遺冷面大賽最惹人注目,場面蔚為壯觀。通過文化引領,對具有沛縣特色的名小吃冷面進行包裝、銷售、推廣,進一步打造沛縣冷面的對外影響力,把舌尖上的沛縣這一產業做大做強。首屆非遺冷面大賽和六場專題惠民演出,讓更多沛縣市民、回鄉游子、游客沉浸式體驗具有沛地文化屬性的端午習俗魅力,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現了沛縣城市底蘊、魅力和發展活力。
靈魂有香氣,內心才會有美好風景。時代的浮躁,猶如海底的激流,大海的澎湃。但塵世間的喧囂浮華驅散,內心總會有一份恬靜和安閑。正如沛縣漢城公園雖居鬧市,但小橋流水,香荷游魚,垂柳下,古亭邊,滿眼盡生機。
古老而年輕的小城沛縣,奮斗正青春。
作者簡介:
郭世明,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沛縣作協副主席。曾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瞭望》等發表文學作品百余篇,有十余篇入選國家公務員(教師入編)考試試題或星級學校中(高)考模擬試題。獲“中央教科所教科研成果特等獎”、“全國中學語文教師論文大賽”一等獎。出版《美的教育》《故鄉還在》《鄉土戀歌》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