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范忠偉
科技創新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3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科技創新是縣域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近年來,桐鄉市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好烏鎮、發展好桐鄉”的殷切囑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縣域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積極承接世界互聯網大會紅利,努力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不斷提升縣域創新能力,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2023年,桐鄉市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縣(市)。
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舉措。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破解難點堵點,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未來競爭新優勢。
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是各地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舉措,成為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桐鄉市目前累計建設新型研發機構15 家,其中校地合作研究院8 家、龍頭企業獨立法人研究院7 家,累計引進全職研發人員715 人,獲得專利授權331 個,引進及孵化企業108 家。對于縣域城市來說,新型研發機構總體上要面向地方產業化和創新發展目標,不斷深化機制創新,大力實施“產業化攻堅行動”,推進其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的深入合作,探索發展“研究院經濟”,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不斷增強新型研發機構的“造血”功能。
組建科創人才集團是深化人才改革、推動資源整合、服務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桐鄉市在嘉興率先成立科創人才集團,以打造成為桐鄉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驅動器、高端人才引育的示范田和高科技項目投資的先行軍為奮斗目標,整合桐鄉市科技、人才、金融、平臺等資源,打造最強創新創業生態。集團成立一年多來,成立了10 億元的科創母基金,以資本推動科創項目產業化,投資項目14 個,招引項目74 個。聚力科創人才集團提能,關鍵在于完善科創項目招引機制,提升科創金融能級,不斷拓寬基金、中介、峰會、商協會等招商渠道,加快集聚一批高層次科創人才項目,差異化推進項目落地各主體平臺。
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是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抓手,金融資本的投入能大大促進科技研發成果的轉化和現實生產力的提升。2023年底,以桐鄉市科創人才集團為依托,長三角(嘉興)科創金融服務中心資本市場服務工作室暨桐鄉市科創金融綜合體正式成立,進一步統籌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擔保等各類金融資源,形成科創金融專業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定制化金融服務。該工作室暨綜合體的成立既是推動嘉興科創金融改革試點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聯動發展的一次創新嘗試,也是支持民營企業對接多層次、多元化資本市場的一個創新舉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2024年九項重點工作任務之首,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為我們經濟長期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我們要聚焦地方產業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龍頭企業是帶動優勢產業發展的“火車頭”,能集聚行業要素資源,帶動產業鏈各環節進行科技創新,助推產業集群化發展。要堅持龍頭引領,在優勢特色產業領域做強“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條創新鏈”,梯度推進“企業研發中心—企業研究院—獨立法人新型研發機構—全球研發中心”建設,輻射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力爭領軍企業建設省內一流科研平臺、億元企業建設省級研發機構、規上企業建有研發中心,構建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促進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腰部企業是“塔尖”企業的后備隊,在企業生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腰桿”硬,才能立得穩、坐得正。桐鄉市具有“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特征,但是產值在1 億元以上、10 億元以下的“腰部力量”不足,成為桐鄉高質量發展征程中的痛點。要實施“壯腰工程”,就要聚焦重點領域里成長性好、專業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加快打造“專精特新”和冠軍企業,支持企業加大研發創新投入,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產業帶動作用大的腰部企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產業生態系統的重要構成,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搖籃”。新興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具有人財物投入大、產出周期長的特征,往往面臨內部人才不足、外部借力不夠等問題,需要依靠政府搭臺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務、營造更優的成長環境。結合縣域城市發展實際,應緊盯符合地方特色的新興產業,支持建設一批產業定位精準的高質量小微園區、科創園區,搭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平臺,集聚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優化完善創新孵化生態,助力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逐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2024年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要樹牢人才是第一資源、怎么重視都不為過的觀念,培養、引進、用好各方面人才,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的驅動,人才在創造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具有決定性作用。要著眼高層次人才的引、育、留,打好人才政策組合拳,“花重金”“下血本”“優服務”,厚植人才“新沃土”,激活人才創新動能。辦好產才融合學院,大力引育技能人才、招攬管理人才,加快打造縣域產教聯合體,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模式。推進人才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建立自由高效的人才引進機制和審慎包容的人才管理機制,制定接軌國際的人才服務政策,著力打造各類人才向往的科創高地。
技術經紀人在促成科技商品交易、促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科技成果進入市場的催化劑,是促進現代化進程的助推器。要完善技術經紀人培育體系,依托高校、龍頭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等,常態化開展教育培訓,培養一支“知政策、精技術、懂管理、通市場、擅轉化”的高水平技術經紀人隊伍,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依靠技術經紀人深入挖掘企業技術需求,建立科技成果數據庫和企業需求數據庫,精準開展技術對接活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管理員是科技人才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支現代化的科技管理員隊伍對于科技政策落實落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具有重要意義。要進一步健全市、鎮、企三級聯動科技管理隊伍體系,定期組織開展專業能力提升培訓活動,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科技服務先鋒隊。鼓勵科技管理員爭做政策宣傳員、業務指導員、企業服務員、戰略規劃師“三員一師”,高效開展企業服務,指導企業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更好地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充分釋放企業創新潛能、激發創造活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