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聲樂演唱藝術作為一種通過聲音表達情感和傳達故事的藝術形式,其包含著豐富的情感,需要演唱者結合多種方式進行充分表達。在歌曲演唱中進行有效的情感表達,不僅能夠營造舞臺氛圍、深化作品內涵,還能夠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增強舞臺效果。為了更好地在聲樂演唱藝術中增強情感表達,表演者要不斷強化基礎練習,提高演唱能力,還要加強作品分析,把握演唱情感,同時要在演出過程中融入肢體語言并做好二次創作,從而提升演唱效果,彰顯演唱特色。在聲樂演唱中,表演者需要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而做好情感表達也是演唱者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
一、聲樂演唱藝術基本概述
聲樂演唱藝術是一種通過聲音表達情感和傳達故事的藝術形式,它涉及使用人的聲帶和呼吸系統來產生音調與音色,以及運用技巧與表現力來傳達歌曲的意義和情感。在聲樂演唱中,表演者要正確使用呼吸技巧、發聲技巧,深入理解音樂的內涵和情感,從而有效提升聲樂演唱的舞臺效果和藝術水準。另外,在聲樂演唱中表演者還需要學會表達情感、塑造角色,并與觀眾建立情感上的共鳴。當下,聲樂演唱藝術保持著活躍的發展態勢,一方面,多元化音樂風格不斷涌現,不僅有傳統的古典音樂、歌劇和民族音樂,還涌現出了流行音樂、爵士樂、搖滾樂等音樂流派;另一方面,音樂演唱市場不斷擴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娛樂需求的增加,音樂演出作為一種重要的娛樂形式,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娛樂方式之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當代聲樂演唱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跨界合作越來越多。通過與舞蹈、戲劇、影視等領域的合作與創新,聲樂演唱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得到了豐富。當代聲樂演唱藝術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吸納新的元素和技術,創造了全新的視聽體驗,增強了表演的動態美和視覺沖擊力。創作者也在不斷追求技巧與表達的完美平衡中進行個性化創作和多元化創新,從而共同推動著聲樂演唱藝術向更加豐富多樣的方向發展。
二、《我的愛人你可聽見》歌曲結構與情感賞析
(一)歌詞情感豐富,彰顯語言魅力
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作為我國歌劇《長征》中的一首詠嘆調,其歌詞中所蘊含的情感非常豐富,整首歌曲深情動人的歌詞表達出了革命戰士對愛人的思念、對繼續長征的堅定信念,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本首歌曲以疑問的語氣對“看見”“聽見”等感官性的詞語進行表達,這不僅能夠讓聽眾聚焦于接下來的歌詞,還能夠進一步刻畫歌曲所描繪的情景,從而使聽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歌曲所傳達的情感。另外,作者還運用“不覺寒”“熱血燃”等一些擁有豪邁氣魄的形容詞,使聽眾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到強烈的情感沖擊,從而產生無畏與勇敢的情感共鳴。歌詞“我的愛人,你可聽見家鄉的歌聲飛得多遠”表達了戰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感情表現非常細膩;“待到云開見日時,笑看大地換人間”這句話展示出戰士們高昂的斗志與信心,但其中的“笑”字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革命戰士的必勝信念,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喜悅之情。這些都體現了歌詞既樸實又不失韻味的藝術性,同時也體現了詞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
(二)曲風特點突出,旋律融合度高
作為一首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歌曲,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曲風特點突出,歌詞與旋律的融合度較高,能夠更加突出歌曲情感表達的整體基調,有助于聽眾基于鮮明的曲風實現情感上的共鳴。從曲調來看,整首歌曲的速度為中速、4/4節拍,包括前奏、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三個部分。前奏部分由四個小節組成,第一樂段從第五小節開始到十九小節結束,第二樂段從第二十小節一直到四十二小節結束。在本首歌曲中,前奏部分點明了戰士在長征過程中即使困難重重,仍對國家的前途命運充滿希望的堅定信念。從情感表達層面來看,第一樂段部分的曲調相對平穩,通過平直連貫的旋律和簡單易懂的歌詞,展現了戰士對家鄉、對愛人的思念之情,聽眾也容易感動,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第二樂段的曲調變化較大,作為歌曲的高潮部分,該部分運用激情澎湃的旋律和充滿力量的歌詞,將愛國主義、革命精神等紅色文化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高潮部分,通過音樂和歌詞的相互配合,整首歌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極致,表達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能夠讓聽眾更加沉浸地領悟歌曲的情感。第二部分將抒情性的歌詞和旋律緊緊融合,將戰士的高昂斗志和必勝信心,以及對家人的思念一一呈現出來,突顯了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也能夠引導聽眾在聆聽歌曲的同時思考人生、自我和環境等更深刻的問題。
(三)沉浸氛圍顯著,詞曲結合性強
在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的聲樂演唱中,表演者將歌詞與曲調以一種相互協調的形式展現出來,能夠很快地烘托出沉浸式氛圍,有效增強了歌曲的情感表達。在本首歌曲中,“我的愛人,你可看見,一路的艱辛意志更堅”從句式上看與第一段第一句形成一個對偶排比句,使歌曲在明顯的韻律和節奏感中增強情感表達效果。反復使用這種語言表達方式,不僅能夠以對應的語言形式讓聽眾產生聯想,進一步增強歌曲的整體藝術效果,還能夠使歌詞的情感表達更加深刻、精準,為整首歌曲賦予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把戰士對家鄉、對愛人的樸實的思念之情展現出來,引發聽眾產生情感共鳴。在旋律上,歌曲前半段曲調舒緩平穩,持續表達戰士的思家愛國之情,后半段則是在高潮部分進行曲調的變化,通過旋律的高亢與借景抒情的歌詞進行配合,表現出戰士對愛人的思念和對長征必勝的堅定信念,從而為聽眾營造出具有鮮明感情特色的沉浸式氛圍。
三、《我的愛人你可聽見》演唱對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的啟示
(一)強化基礎練習,提高演唱能力
在聲樂演唱藝術中,表演者的情感表達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打動聽眾的心,還能夠展現歌曲的深層內涵。為了增強自身的情感表達能力,表演者首先需要通過強化基礎練習來提高聲樂演唱能力。在基礎練習方面,表演者要著重注意自身聲音控制和技巧水平的提升,合理使用呼吸技巧,如利用腹式呼吸來確保聲音的穩定和持久,同時通過呼吸的控制來展現歌曲的情感起伏,提高對聲音的控制能力和聲音質量。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的聲樂演唱中,表演者需要對每個歌詞的讀音進行探究,該歌曲中出現了一字多音的唱法,表演者要重視這些關鍵詞的表達,不僅要在歌曲的關鍵詞和情感高潮部分,通過聲音的變化和情感的投入準確地表達出音節,還要通過不斷的和聲練習做好對聲帶發音的掌控。其次,為了更好地打牢基礎知識,演唱者還要重視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深入了解音樂的結構、旋律、節奏與和聲等,從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通過學習音樂理論和分析歌曲結構,演唱者能夠更準確地表達歌曲中的情感。再次,在練習和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還要全身心地投入歌曲中,真實地感受和體驗歌曲傳達的情感,通過與歌曲建立情感連接,更自然地將歌曲情感傳達給觀眾。通過不斷強化基礎練習等,演唱者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更好地表達歌曲中的情感,并與觀眾建立情感上的共鳴。
(二)加強作品分析,把握演唱情感
在聲樂演唱中,表演者提升情感表達能力的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就是要加強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與理解,從而精準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感。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主要表達出戰士思家愛國的情感,以及對長征勝利的堅定信心,表演者在演唱之前,要對該歌曲的創作背景、曲詞基調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只有吃透歌曲的主題和核心情感,才能夠在演唱中精準地把握歌曲的整個情感走向,準確地表達出歌曲中所蘊含的各層面感情。為了更好地在整個歌曲中突出情感表達,表演者還要研究歌曲的旋律和曲調,了解歌曲中的音高變化、音程跳躍等。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中后半段出現了四分之一的變調,表演者要把握好旋律變化的節點,及時挖掘旋律中的情感起伏和突出點,精準把握演唱情感的變化和強度。另外,歌曲的節奏和速度也是情感表達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表演者要學會分析歌曲的節奏和速度,同時要在演唱中注意其中的加速、減速、停頓等,通過合理運用節奏和速度的變化,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增強沖擊力。為了進一步把握舞臺節奏,表演者還可以嘗試在作品分析的基礎上,發展出自己的藝術解讀和理解,如結合歌曲的思念愛人的感情,結合歌曲所反映年代的背景,將個人的情感、經歷和理解融入演唱中,實現與觀眾之間的共鳴。通過做好歌曲分析,表演者不僅能夠精準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感,還能夠在演唱中展現出個性化的藝術風格,使每一次演出都成為一次獨特的藝術體驗。
(三)融入肢體語言,提升演唱效果
聲樂演唱不僅僅是聲音的藝術,更是一場綜合性的藝術展現。在舞臺演出中,合理地融入肢體語言,能夠提升聲樂演唱藝術效果,使得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和立體。《我的愛人你可聽見》作為一首愛國主義情感濃厚的歌曲,表演者在演唱中首先要注意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如挺胸抬頭、放松肩膀、雙腳分開等。其次,合理運用手臂和手指的動作,可以更好地表達情感,表演者在演唱“萬水千山險壯懷熱血燃”時,可以采用手臂上舉、手指輕揚的動作展現豪邁情感,演唱“你的愛伴我路漫漫”時,可以采用單手貼胸的動作來展現戰士的柔情等,總之,可以通過歌詞與肢體動作的融合,實現歌詞演繹效果的充分表達。再次,面部表情也是情感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歌詞的抒情階段如“大雁南飛帶走我的情”等演唱中,表演者可通過眼神交流、眉頭緊鎖等方式,使觀眾更好地感受到所表達的情感,增強情感表達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最后,舞臺氛圍對情感表達也非常重要,在演出過程中,表演團隊要注意燈光、音效、服裝等的配合,認真布置場景,營造與歌曲情感相符合的氛圍。在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的聲樂演唱中,表演者為了烘托舞臺氛圍,可身穿能夠彰顯民族標識的服裝,通過服裝的色彩和樣式來強化歌曲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氛圍,讓聽眾能夠更快地進入創作情境,實現沉浸式的聆聽。作為一首豪邁大氣的歌曲,舞臺的燈光可以金色為主色調,并不斷隨著旋律進行變換,如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可使用明亮的燈光,抒情部分則可使用柔和的燈光,幫助聽眾從視覺層面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增強演唱效果。在演出過程中,表演者通過多種肢體動作的設計與肢體語言的呈現,能夠放大歌曲演唱效果,增強情感表達。
(哈爾濱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 ? 李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