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鈞生

時光飛逝,天不老人老。一晃,那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949年4月23日已過去整整75個年頭了。而我也從一個求知欲旺盛的少年變成了一個年近九旬、不時憶舊的遲暮老朽。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投降。從1931年日寇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開始,到1945年日寇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然而正當全國人民沉浸在從此不再做亡國奴,期盼過上平靜安寧日子的時刻,蔣介石發(fā)動了內(nèi)戰(zhàn)。社會激烈動蕩,物價一日三漲,廣大人民食不果腹,衣難遮體。
1949年4月初,鎮(zhèn)江街頭不斷有國民黨部隊匆匆行進,傷兵也逐漸多了起來。與此同時,社會上私底下也在瘋傳國民黨節(jié)節(jié)敗退,新四軍快要過江了的消息。我們穆源小學有一位由蘇北流亡到鎮(zhèn)江,臨時代課的陸姓老師,教我們唱起了一首叫作《山那邊呀好地方》的歌曲,歌詞是:
山那邊喲好地方,
一片稻田黃又黃。
大家唱歌來耕地呀,
萬擔谷子堆滿倉。
大鯉魚呀滿池塘,
織青布做衣裳,
年年不會鬧饑荒。
山那邊喲好地方,
窮人富人都一樣。
你要吃飯得做工喲,
沒人為你當牛羊。
老百姓呀管村莊。
講民主愛地方,
大家快樂喜洋洋。
這是一首在解放區(qū)流行的歌曲。一解放,“山那邊喲好地方”變成了“解放區(qū)喲好地方”了。
1949年4月23日清晨,鄰居說夜里聽到了軍隊行進的聲響,但此時卻很平靜,偶爾聽到遠處有零星的槍炮聲。我像往常一樣一早背著書包上學,穿過薛家巷,看到垃圾箱里有扔掉的國民黨軍裝,各種書本雜物,甚至還有槍支。到了楊家門穆源小學,校門緊閉,使勁敲了幾下,老校工開個門縫探出頭來緊張地說:“新四軍要過江了,不上學了,快回家。”于是我趕快往家跑。在寶塔路上,看到有黃包車拉著國民黨軍官男女,大概是要往火車站去。
回到家,我告訴媽媽,聽說新四軍要過江了。媽媽囑咐,防止流彈,千萬不要出去。過了一會兒,在鎮(zhèn)江師范上學的三哥回家了,他在路過縣政府時,看到衙門大開,地上滿是各種本冊,他用書包包了一大包背了回來。媽媽見到后連說:“人家扔都來不及,你怎么還往家里拿?”已經(jīng)有些革命意識的三哥說:“當官的怕,我們老百姓怕什么,家里不是好幾天沒有柴火了嗎?”的確,這些紙后來燒了好幾天,解決了一時之難。就這樣,我們都在家中待著,靜等一個神秘時刻的到來。
近午時分,附近街道突然響起了鞭炮聲。我再也待不住了,便跑了出去。看到寶塔路的馬路沿邊已坐滿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那時中國銀行就在寶塔路上,他們大概是來接收銀行的。他們對我們都很和氣,和小孩逗著玩,有的還拿出了解放區(qū)的鈔票給我們看,有的老百姓還給他們送來開水。
我又跑到了寶塔路和大西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周邊墻上都張貼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標語和安民告示。這時商店也陸續(xù)開門營業(yè)了。
此時此刻,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疲于撤退奔命。許多船民自發(fā)地用帆船把解放軍源源地運過長江,后來我們知道,其中船民夏阿毛成了帶頭的英雄模范。此時除了遠處隱約傳來的槍炮聲外,解放軍在鎮(zhèn)江沒有遇到什么抵抗。
就這樣,幾乎不費一槍一炮,鎮(zhèn)江就解放了,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里我要講一個小故事。當時我家在寶塔路福安里。解放不久,我們家住進了一個班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用臨時鋪板擠在客堂里,很有禮貌。因為那時家家戶戶都用馬桶,屋內(nèi)沒有廁所,夜里有的戰(zhàn)士就在天井的陰溝里小便。當時我很不懂事,就在陰溝墻上貼了一張“講究衛(wèi)生,請勿隨地小便”的字條。班長看到后開了會,并向我們道歉。沒多久,他們就開拔去打上海了。上海解放不久,一位戰(zhàn)士來我家探望,告訴我們好幾位戰(zhàn)士都犧牲了。我聽后深為自己當時的無知而后悔。他們都是20歲上下的小戰(zhàn)士,離鄉(xiāng)背井為民作戰(zhàn),需要我們關(guān)懷照顧。他們夜里在天井陰溝里小便能算什么問題?至今我想起來都感到羞愧。
如今,75年過去,今昔對比,我看到了鎮(zhèn)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再過25年,等鎮(zhèn)江解放100周年時,鎮(zhèn)江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們國家會是什么樣子呢?那時我已在“天堂”里安息多年了。衷心希望年輕的后代們,你們一定要努力加油,擼起袖子大干,讓我們的國家早日成為一個民富國強、自由平等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