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毛
《明鏡周刊》近期的一項調查揭露了德國海外商會存在極為嚴重的中飽私囊和裙帶關系現象。
德國—英國工商會位于白金漢門附近歷史悠久的“梅克倫堡大廈”內,會員們喜歡在那里聚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享用香檳和小點心。
前段時間的新年招待會上,企業家們聆聽了特邀嘉賓、前英國駐德國大使保羅·萊弗爵士的演講。然而,這個機構一直存在著弊病,這與德國—英國工商會負責人烏爾里希·霍普有很大關系。
他有令人咋舌的薪水。
自1998年霍普就任以來,年度財務報表中就出現了一個新的項目:“Directors' emoluments”,即董事報酬。
霍普表示這筆款項全部歸他個人所有。
最初金額大約為10萬歐元,之后出現了快速增長,最高超過44萬歐元。2022年,這個數額高達38萬歐元。自霍普就任至今,他已經借此獲得超過760萬歐元。德國—英國工商會資金來源于德國納稅人,該商會僅有20名員工。
那么霍普憑什么可以獲得這筆豐厚的報酬呢?
霍普解釋他豐厚的報酬是以外派高級官員B3級別的“凈收入”為基準;此外,還會獲得“附加福利”,如租金補貼、購買力調整、養老金繳納以及相關稅款。
這種薪酬制度不僅僅出現在倫敦,其他國家的商會機構也有類似情況。不過,各地情況存在“很大的差異”,除其他因素外,有些國家發放薪酬還考慮“個人資質”。
一位發言人表示:“德國海外商會在國際競爭中爭奪優秀人才。”
至今,海外商會的總經理薪資并未集中公開。不過,聯邦相關經濟部門表示:商會資金被挪用,并且公務和私事混雜在一起。
有報道稱,商會高級職能人員利用職權為自己牟利。內部文件和郵件顯示:德國—英國工商會存在很多問題,涉及天價薪水、可疑會議以及裙帶關系。德國工商總會(簡稱:DIHK)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協調德國海外商會網絡,并參與決定各個分支機構的總經理任命,決定報酬金額,甚至向部分領導人提供回扣。
德國聯邦經濟部表示,將會與DIHK一起,“認真”調查所有德國海外商會存在的問題和異常情況。
希臘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多年來,希臘商人喬治奧斯·帕特拉基斯掌控著局勢:他有著“德國人之人”的稱號。62歲的帕特拉基斯曾是空中客車和蒂森克虜伯希臘分公司的總經理。后來,他創立了企業咨詢公司MCI,為德國公司在希臘的業務提供咨詢。2019年,帕特拉基斯當選為希臘—德國工商會的董事會成員。與總經理不同,董事會成員是義務性質的。然而,董事會成員可以利用職位之便獲取獨家信息。
這并非個案。
為了防止利益沖突,希臘-德國工商會曾制定一項規則,對商會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重新進行了分配:“不得用財務資源、實物資產、服務和機密信息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任何形式的利益。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任何利益都是違規的。”
被問及時,帕特拉基斯表示,他所在的MCI公司的客戶和業務活動信息受到“保密責任”的約束。他否認自己違反商會道德準則,做出“無端”行為。
2023年夏天,德國工商總會與聯邦經濟部共同在雅典進行了數天的“實地審查”,然而最后商會表示,審查“未發現任何重大問題”,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盡管德國海外商會對德國出口經濟至關重要,但它們并非不可替代。例如,在英國,德國企業家們早在數十年前就自行創立了另一個利益代表機構:德英工業聯合會。該組織稱他們并未接受來自德國政府的任何稅收資助。但他們一直致力于推動德國和英國的商業交往聯系。正因為如此,它也吸引了德爾格、博澤集團和敦豪等知名德國企業的加入,而這些企業都未加入德國海外商會。
(原標題:《德國海外商會會長薪水44萬歐元!站在陰影里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