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股市動態30 指數收于1432 點,較上期下跌2.68%,同期上證指數下跌2.08%,創業板指數下跌3.17%。成分股中,老板電器、華僑城A 和華能水電等個股漲幅靠前,福耀玻璃、比亞迪和中科三環等漲幅靠后。
上海機電(600835):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公告,擬以53.18 億元現金收購控股股東上海電氣旗下上海集優銘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100% 股權。公司表示,原有電梯業務面臨行業天花板,急需打造第二主業,并購上海集優后將形成第二成長曲線,為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打開空間。收購完成后,公司2023 年每股收益將從0.98 元增至1.21 元,增長23.70%。上海機電收購前主要資產是上海三菱電梯。上海機電2023 年財報顯示,2023 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23.21 億元,同比下降5.30%;歸母凈利潤10.00 億元,同比增長1.88%;主營業務中,電梯業務收入208.12 億元,同比下降6.26%,占營業收入的93.24%。
公司總經理莊華認為,公司第二主業定位于工業基礎件、專精特新的產業平臺。原來上海機電有一部分的基礎。并購完成后,集優能夠在上市平臺發揮工業基礎建設關鍵零部件的優勢,為上市公司帶來第二成長曲線,構建公司電梯業務與工業基礎件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莊華還指出,未來完成并購后的上海機電,有望在結構上對標日本NACHI。日本NACHI 創立于1928 年,為全球最主要的機械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其主業圍繞精密機械、刀具、軸承、油壓機等零部件,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模組、本體主機等業務開展。
而上海集優主業則包括葉片、軸承、刀具、工業與汽車緊固件等多個重要工業母機、尖端制造業零部件企業的持股平臺型公司。上海集優主要從事工業緊固件、汽車緊固件、工具、葉片與軸承等工業基礎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涉足新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軌道交通、醫療器械等領域。經過多年的穩健經營,憑借豐富的產品種類,以及較大的經營規模,上海集優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礎件產業集團之一。2023 年度上海集優合并口徑營業收入約人民幣95.85 億元,2023 年末合并口徑歸母凈資產約人民幣43.48 億元。本次交易中,上海集優100% 股權評估值約人民幣53.18 億元,較上海集優合并口徑歸母凈資產增值約人民幣9.70 億元,增值率為22.31%。
集優銘宇在多個細分領域市占率領先,包括航空航天微型軸承市占率國內第一、鐵路貨運軸承市占率國內前三、高速鋼絲錐市占率國內第一、高速鋼錐柄麻花鉆市占率國內第一、能源大葉片市占率全球第一、緊固件出口市占率國內第一、汽車緊固件市占率約歐洲前三等。
但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集優曾在港股上市,后被上海電氣私有化,按照上海電氣的私有化價格上海集優只值28 億港元,在業績沒有提升的情況下(2018 年上海集優的歸母利潤為2.8 億元,23 年為2.37 億元,利潤沒有提升反而下滑),上海電氣轉手賣給上海機電就實現了一倍左右的收益。此外,2020 年私有化前,上海集優港股市值約14 億元港幣左右,上海集優私有化整體估值約28 億港幣,相較上海集優私有化前的市值溢價約100%。管理層認為上海集優在港股嚴重低估,2019年公司凈資產就有40 億港幣。
本次交易方案采用現金支付的方式,避免了因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對中小股東權益的攤薄。數據顯示,目前上市公司賬面資金有將近130 億元,支付53 億元的對價后,還剩余近77 億元。此次收購只使用了公司近41% 的帳面資金,對企業經營的流動性沒有顯著影響。
筆者認為上海電氣采用現金收購無可厚非,但收購的價格對股東并不太友好,本身上海電氣估值低于15 倍PE,而收購的資產PE 超過20 倍。公司總市值130 多億,公司賬上現金也差不多130 億,如果真的以股東利益為導向,完全可以把收購用的53 億現金,拿來給股東搞一次特別分紅,這樣分紅完畢后,公司估值更低。
順豐控股(002352):公司公告2024 年4 月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收入為212.73 億元,同比增長9.92%,不含豐網同比增長11.25%。其中:速運物流業務(不含豐網)收入同比增長11.66%,業務量同比增長17.37%;伴隨國際空海運需求回穩及運價同比提升,以及公司深化業務融通不斷開拓供應鏈及國際市場,公司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9%。順豐單票收入為15.67元,同比下降4.86%。
其他快遞公司也公告了4月份經營情況。圓通速遞2024 年4 月快遞產品收入49.48 億元,同比增長20.29%;業務完成量21.50 億票,同比增長23.78%;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30 元,同比下降2.82%。申通快遞2024 年4 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5.38 億元,同比增長13.13%;完成業務量17.29 億票,同比增長29.20%;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5 元,同比下降12.39%。韻達股份2024年4 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9.22 億元,同比增長10.88%;完成業務量19.17 億票,同比增長31.75%;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5 元,同比下降15.64%。
圓通的增速是幾家中最高的,與之對應的是圓通近期的股價也是表現最好的。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公布2024 年4 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4 月份,我國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321.4 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94.4 億元,同比增長15.7%。可以看出除了圓通,其他幾家的收入增速并沒有超過行業增速。筆者認為順豐目前估值合理,但行業的競爭仍比較激烈,從單票收入看,順豐、圓通、申通和韻達均是下降的。對于單票收入下降,圓通速遞高管表示,快遞行業競爭格局將逐漸清晰,未來將進一步分化,快遞服務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業務規模將逐步拉開差距。同時,市場價格預計將保持相對平穩的趨勢。
羅萊生活(002293):公司2023年報和2024 年一季報受海外萊克星頓影響較大。2023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國內外業務來看,其中國內家紡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2.67 億元,同比上年度增長3.37%,實現歸母凈利潤5.33 億元,同比上年度增長10.25%,保持了穩健增長;海外業務收入10.48 億元,同比下降11.61%,海外業務凈利潤3,939 萬元,同比下降59%,對公司整體合并報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公司2024 年一季度整體營業收入10.88億元,同比下降12%,歸母凈利潤8,949萬元,同比下降49%。主要是受海外持續通貨膨脹、美元利率高企、地產周期變化等不利因素影響,海外家具業務收入、毛利率不及預期,對一季度整體業績影響較大。同時疊加年度稅收返還未能在一季度到賬,以及國內零售業務下滑帶來的利潤下降。其中,美國業務的下滑對一季度業務影響比較顯著。
公司線上業務穩步增長,2023 年度公司線上渠道收入比上年度增長8.65%,線上占整體收入比例超過30%。公司在保持與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大型電商平臺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持續布局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通過自播、網紅達人直播、社群營銷、品牌小程序、小紅書等多元化營銷方式,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不斷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整體盈利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2023 年的派息方案是10 派4 元,與之前年度10 派6 元相比,是明顯偏低的,這當然與公司2023年業績一般有關,但從公司的估值來看仍十分低廉,耐心等待公司重回增長時,將會估值和業績雙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