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軒
《大國工匠》系列節目講述了身處不同崗位的勞動者以匠心筑夢的故事。這些勞動者文化程度不同,年齡有別,職業各異,但他們身上都有這些共同點:熱愛本職工作,敬業樂業,奉獻自我。他們以精湛的技藝和美好的品格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讓人感動,令人贊嘆!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他們是我們的榜樣和標桿。
我的姥姥是一名普通醫生。43年來,她對待工作一絲不茍,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對待專業,她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對待病人,她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她始終奮斗在醫院的第一線,送醫下鄉,進社區義診,做志愿者……她樂此不疲,無怨無悔。
姥姥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30多年前的一個寒冬,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聽到了急促的敲門聲。她和來者簡單說了幾句話,便隨手拿起一件衣服匆匆跑下了樓。到醫院后,她看到一位面色蒼白、奄奄一息的病人躺在急診室的病床上,護士說病人血壓一直在降。姥姥立馬組織搶救,20多分鐘后,病人的血壓終于慢慢回升。急診室很冷,姥姥卻滿頭是汗,但她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擦汗也不是休息,而是把病人露在被子外面的胳膊放回被子里。“保暖很重要。”姥姥說。病人的臉上擠出了一絲微笑。
整天忙于工作的姥姥無暇照顧家人。媽媽說,在她4歲時,有一次在院子里玩耍,不慎把胳膊摔傷了,姥爺見狀趕緊帶她去醫院。當時恰巧姥姥值班,但她忙著招呼病人,讓女兒先坐在值班室里等一下。然而等到她忙完,已過去兩個小時了,她這才想起自己的女兒。當看見滿臉淚水的女兒時,她哭了。姥姥常年忙于工作,覺得自己虧欠了親人很多。
姥姥如今已經是專家了,由于她醫術高明,態度和藹可親,慕名而來找她看病的人非常多,每次我去醫院找姥姥時,都看見她的診室門口排著長長的隊。這么多年來,姥姥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她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為姥姥而驕傲。
看了《大國工匠》后,我明白了,像姥姥這樣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人都可以被稱為“工匠”。他們身上散發著璀璨的民族之光,而我們,將沐浴在他們的光輝下,不斷前行。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
●點評
本文以節目《大國工匠》起筆,又以這個節目收束,首尾呼應,使作文結構渾然一體。行文中,小作者以樸素真誠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姥姥的形象,并著重刻畫她“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等優秀的精神品質,事例選取典型,描寫生動感人,結尾的升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