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燕 張東梅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科學、完整、成熟的黨建理論,它以鮮明的理論創新、強大的實踐引領、系統的科學方法,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黨建篇”,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新的重大飛躍。
一、時代背景維度: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給出中國在上層建筑領域的政黨變革方案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在此獨特的時代背景下,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如何把握時代脈搏、抓住歷史機遇、克服國際阻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
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深刻變化和調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變局的國際形勢倒逼上層建筑領域必須進行大變革。
現代國家的競爭,背后角力的是各國執政黨的領導智慧和能力。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不同于一般意義的執政黨,因為她不僅要執政,而且將長期執政,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一個唯一的長期執政的黨,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領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邁向偉大復興,這種挑戰尤為艱巨。這個政黨只有勇于自我變革,持續增進自身在面對復雜執政環境和嚴峻風險考驗中的調適能力、變革能力和執政智慧,以卓越政黨治理引領和推動國家治理,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才能順應這一時代潮流,實現新時代、新征程中所肩負的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這一思想就是在上層建筑領域給出的中國的執政黨變革方案。
二、問題導向維度:針對現代政黨政治執政困境,給出政黨如何實現長期執政的中國答案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建設的根本任務。據統計,目前在世界大黨中,連續執政超過70年的只有蘇聯共產黨和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等少數幾個政黨。然而,他們皆在執政剛剛超過70年時,先后喪失了執政地位。至2012年,中國共產黨已在全國執政63年,我們會不會重蹈蘇聯共產黨和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的覆轍?這是當時國內外非常關注的問題。
正如世界政黨政治發展史所呈現的,隨著政黨規模持續擴大、執政周期日益漫長,信念淡化、使命弱化、思想僵化、組織虛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等現象隨之顯現,仿佛是任何政黨組織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的一個“鐵律”。在黨的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在先進性和純潔性上均出現一些問題。在堅持黨的領導方面,不僅認識上存在模糊的現象,而且行動中也存在乏力的問題,致使黨的領導存在弱化、虛化、淡化等問題,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黨員干部不信馬列信鬼神,理想信念缺失,在作風建設方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為嚴重,甚至還存在一些貪腐問題觸目驚心的嚴峻情況。當時,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改變這種局面,就會削弱黨的執政能力,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甚至會斷送我們黨和人民的美好未來。十八大之前有很多黨內的同志和廣大人民群眾有所擔憂,也就是在這里?!闭蛉绱耍?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中共有3次提到“問題”一詞,分別是:“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看到3個問題全部集中在黨建領域。
十八大以來的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給出了響亮答案。通過堅定不移正風肅紀,以雷霆之勢反腐懲惡,管黨治黨寬松軟局面得到有效扭轉,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我們黨通過新時代的管黨治黨實踐,給出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即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用全面從嚴治黨開辟的自我革命實踐,成功解決了自身存在的嚴重隱患,給出了破解現代政黨執政困境,實現長期執政的中國答案。
三、功能結構維度: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史上,針對黨的建設結構的一次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調整
202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用“十三個堅持”集中概括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這一思想新穎就在于“全面”兩個字,可以用兩個“全面”概括其基本內容,即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眾所周知,經濟領域存在“兩個毫不動搖”,然而,十八大后,黨建領域同樣提出過“兩個毫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可以看出,“兩個毫不動搖”是對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自身建設而言的。在十八大前,我們黨也是從兩個方面來強調黨的建設,然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卻實現了新的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在黨的領導和黨的自身建設兩個方面,更加突出強調黨的領導,尤其是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從國情、制度來論述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等,將黨的領導提升到關乎黨和國家“根本命脈”的重要位置來強調??梢哉f,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新論斷,更是這一思想的靈魂和目標取向,是首要的核心內容,因為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這由此澄清了在黨的領導問題上的一些模糊認識,校正了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上存在的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將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與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黨的領導的關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二是更加突出“全面”。十八大以來的黨的建設是以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方式推進,不是單兵突進,而且指明了具體路徑。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總布局,制定了一系列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的具體實踐舉措,凸顯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徹底性和無條件性。在黨的領導方面,由以前的主要是政治、思想、組織的領導,改變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黨的建設方面,提出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各項建設,要求從嚴治黨的基礎就在于全面。在整個治理體系上要做到“全”,即“內容上全涵蓋、對象上全覆蓋、責任上全鏈條、制度上全貫通”。
結構學的原理告訴我們,結構決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結構。在黨建領域也是如此。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中國共產黨在自身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黨建思想,基本元素一脈相承,如何處理這些元素的相互關系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這關乎元素重新組合之后的新型結構。十八大之后,我們黨就是在以往幾乎相同元素的基礎上,對黨建的各元素,按照具體實際和時代要求,進行了重新組合,無論是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關系處理,還是黨的建設內部的關系調整,都是黨建結構的一次大調整,由此才產生了新時代以來黨的建設的顯著成效。
(作者單位:武漢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