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琦


春光作序,萬物生長;絲絳拂堤,綠水長流。
伴隨著春風,溫縣黃河河務局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水周”普法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出濃厚的節水氛圍。
前瞻引領策劃
預則能立,行方能至。
針對此次“水周”活動,溫縣黃河河務局因地制宜,利用特色優勢制訂宣傳計劃,明確“內學于心、外化于行、普學并舉”的實施路徑,積極引導公眾依法用水、科學用水,確保活動實效。
內學于心。溫縣黃河河務局采取“黨建+普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水法律法規的學習交流。通過講解水資源保護方面的成功案例,讓干部職工在故事中體會法治的力量,從自身做起,用法律武裝頭腦,指導日常工作。外化于行。溫縣黃河河務局聯合溫縣人民政府、溫縣水利局、溫縣司法局、南水北調辦公室等地方單位在溫縣城區“口袋公園”打造普法“微陣地”,開展“法律十一進”宣傳活動,發揮普法“散射效應”。普學并舉。利用“報、屏、網、微”等平臺,做好面向內部職工的學習教育、面向社會大眾的普法宣傳,引導全民形成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習慣,擴大溫縣黃河保護治理“朋友圈”。
宣講精彩紛呈
“我宣布,2024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隨著溫縣副縣長激情澎湃的開場發言,3月22日,由溫縣人民政府、溫縣黃河河務局、溫縣水利局、溫縣司法局、南水北調辦公室聯合舉辦的“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主題宣傳活動在溫縣太極游園全面展開。
活動現場,溫縣人民政府主管農業的主要負責同志發表講話,并呼吁全社會節約用水、守護藍色家園,同時,代表溫縣人民政府為溫縣2023年度河南省節水型企業進行頒獎。河務、水利等單位結合各自職能設置法律咨詢臺,向群眾普及水法律法規、水資源保護常識、節水技巧等知識;組織廣大群眾開展別開生面的簽名活動,吸引公眾參與,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向周邊群眾發放宣傳彩頁、紀念手提袋、紙杯等物品,吸引公眾參與學習、了解水法律法規;懸掛節水知識牌,通過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示水法治建設的成果。當天,共展示普法宣傳板24塊,設置咨詢臺5處,發放宣傳紀念品2000余份,普法受眾1000余人。
一線傾情普法
“中國水周”期間,溫縣黃河河務局深入貫徹落實“法律十一進”宣傳活動。普法進班組,向一線職工普及黃河保護法中與基層治黃工作相關的法律條款,以案釋法,全面提升一線法治水平;普法進砂場,向采砂人員普及涉及依法采砂的重要條款,增強相關人員的紅線意識,嚴防違規行為發生;普法進焦平高速項目部,回答職工提出的相關問題,促使其在涉河施工建設過程中,牢記與黃河保護治理相關的條款并落到實處;普法進鄉村,散發精心準備的“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彩頁、紀念手提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普及與母親河相關的基礎知識、日常節水用水技巧;普法進企業、普法進社區、普法進田間地頭……通過多種方式將“法律大餐”送到群眾心里,在普法過程中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弘揚節水風尚。
普法受眾發出這樣的感慨:“法治社會,管理越來越規范了,特別是這普法宣傳的紀念手袋很有意義,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從小事做起,保護黃河生態,守護我們的母親河。”這正是溫縣黃河“普法潤心、執法為民”的生動詮釋。
牢筑宣傳堡壘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精髓在于實施,溫縣黃河河務局精心打造大玉蘭法治文化苑,制作普法展板,融入黃河保護法、《河南省黃河河道管理條例》等重點條文。沿黃群眾在欣賞黃河美景的同時,學習法律法規知識,規范日常行為。大玉蘭法治文化苑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第二批示范基地。
溫縣黃河河務局深挖資源優勢,把溫縣城區5個“口袋公園”打造成一線普法的窗口。在“中國水周”期間,制作水法律法規相關展板、條幅,營造節水氛圍;組織普法志愿隊伍,向群眾普及水資源保護相關知識;舉行妙趣橫生的有獎知識競賽、互動問答,增強群眾參與體驗。
波瀾壯闊啟征程,良法善治護河安!溫縣黃河人將繼續以鐵肩硬脊挑起黃河保護治理重任,以抓鐵留痕的擔當走實節水治水坦途,為建設幸福河湖、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貢獻應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