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儉


“媽媽,你看那兩個玩偶人好好看,我要去找他們玩!”在梁山縣鳳山廣場,一名小朋友指著不遠處的兩名身著玩偶服的人員,一邊說一邊向他們飛奔而去。
“小朋友,你好啊!”看到向自己走來的小朋友,身著玩偶服的人員主動與他打起招呼,“我是山東黃河普法吉祥物‘禾禾,很高興能認識你!”說完便伸出手,小朋友欣然與之相握。
在二人完成握手動作之后,為使在場的人快速了解自己,玩偶又做起了自我介紹。原來,他們是梁山黃河河務局普法志愿者李文韜與張申奧,玩偶的原型為山東黃河普法吉祥物“禾禾”。這里正在舉行的是“沿著黃河去普法”活動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在相互熟悉之后,其中的一名“禾禾”向小朋友拋出一個問題:“小朋友,來,你說咱生活中缺不缺水啊?”聽到這一問題,小朋友笑著回答道:“當然不缺啦,每天回到家,打開水龍頭,就能源源不斷地流出清水來!”聽完小朋友的回答,“禾禾”并沒有立馬反駁,而是拿出手機播放了幾張圖片,并解釋道,這幾張圖片截取自前些年時任甘肅日報報業集團《西部商報》攝影記者任世琛拍攝的《旱區的孩子》主題影像,該影像為反映我國西部干旱鄉村的紀實攝影作品,作者用鏡頭詳細記錄了我國西部地區村莊的干旱情況。當看到圖片中的孩子們去離家幾千米外的地方取水,且取到的渾濁水必須經過澄清才能使用后,小朋友摸了摸鼻子說:“他們用水怎么這么難?”“禾禾”并沒有直接回答小朋友的問題。為了幫助小朋友準確理解清楚我國水資源現狀,“禾禾”分別從水資源的總量、類別、分布、循環等方面進行了科普,在講述的過程中群眾聚精會神地聽,且人數在不斷增加,“禾禾”也越講越來勁兒,越講越興奮。
為了進一步增強宣講活動的趣味性,“禾禾”還不時地與周邊的群眾進行互動:“既然水資源這么寶貴,大家誰知道咱在家里節約用水的措施?”在問題拋出不到30秒的時間里,群眾紛紛舉起了手,他按照舉手的順序請大家依次回答。“我們可以一水多用,洗菜的水收集起來可以沖廁所。”“用固定器皿來洗刷,避免長流水。”“發現漏水的水龍頭,要及時維修。”……聽完大家的這些節水小妙招之后,“禾禾”以及現場的普法志愿者們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大拇指,由衷地向他們點贊:“大家說的措施都很實用,一看在家中都是節水能手!希望你們在自己節約用水的同時,也多向周邊人宣傳,提高他們的節水意識,帶動他們加入到節約用水的行列中來!謝謝大家!”
“禾禾”為何如此受群眾歡迎?一是因為他們宣傳的內容引起了群眾的共鳴,為大家所認可、接納;二是因為他們講述專業且形象和藹可親。
節水宣傳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3月27日,“禾禾”在同事的陪伴下,走進梁山縣小路口鎮黃河新苑社區。正在社區小花園里曬太陽的群眾看見了他們,興致勃勃地走過來,有人好奇地問:“咦,這是個啥?怪好看咧!”一邊說著一邊上手撫摸著“禾禾”。“爺爺、奶奶好,我是‘禾禾!”他們在做完自我介紹之后,也講明了來意。根據社區群眾老年人多的現實,他們在這次宣講中并沒有局限于發放宣傳彩頁、懸掛條幅等形式,而是通過“拉呱”“聊家常”等暖心的方式逐步與老人家拉近距離,逐漸獲得他們的信任。“你們說的對著哩,水一定要愛惜著來用!”在深入交流之后,在場的一位老者用顫抖的手握住梁山黃河河務局志愿者的手激動地說,“我是從自來水廠退休的,太了解供水的不容易了。我家的洗菜水都是收集起來,或者沖廁所,或者拖地!”接著老者又詳細講述了他在自來水廠工作的點點滴滴,說到動情處,老者的眼角略顯濕潤,“禾禾”見狀急忙遞給老者一包紙巾。另外一名中年男子也發聲了:“說到水資源的寶貴,尤其是淡水資源,我太有發言權了!”原來,他原先從事遠航運輸工作,是一名船員。“那時候,在海上漂著,淡水儲備有限,真是一滴一滴地用……”在了解到群眾普遍具有節水意識后,志愿者倍感欣慰,為幫助群眾掌握更多、更科學的節水措施,志愿者通過播放宣傳片、現場演示等形式進行了節水措施的普及。“你們教的節水措施真好,我回去要講給鄰居們聽,讓他們也加入節水隊伍中!”參與活動的一名居民在活動結束時許諾道。
當然,“禾禾”以及他的同事們也不只在這兩處受歡迎,在梁山黃河河務局“水周”宣傳活動其他分會場,“禾禾”們專業的宣講內容同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爭當節約用水的宣傳者、文明用水的倡導者、科學用水的踐行者,用實際行動助力“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這一主題活動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