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進行了簡要探討,重點論述了其存在的問題,并剖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通過給出解決措施及建議,倡導使用單位、檢驗機構、監管機關共同努力加強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從而為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安全運行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持,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4.02.050
【基金項目】本文受2022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科技計劃項目(2022ZC035)資助。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over Design Service Life
SU Ming
(Liaoning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Shenyang 11000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certain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over design service life. In this pape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over design service life was briefly studi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By giv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it advocated the joint efforts of user units,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over designed service life. Therefore, it provides scientific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over design service life and ensures their stabl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Keywords: over design service life; pressure vessel;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目前,我國使用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其安全狀況越來越重視。壓力容器的預期使用年限一般由用戶的設計條件給出,而設計使用年限是根據預期使用年限計算得出并在設計文件中確定的。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一般指超過設計文件規定的使用年限。在未規定設計使用年限的情況下,使用超過20年的壓力容器也屬于超設計使用年限的范疇[1]。
由于使用環境的特殊性,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容易出現損傷和失效的情況,導致其綜合承載能力下降,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因此,通過科學、合理且有針對性的檢驗和檢測方法來確定其安全狀態,并在必要時進行評估,是減少事故發生、保證壓力容器安全穩定運行的必要手段。當繼續使用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時,對其安全管理應引起重視。
因部分使用單位的工作人員相關專業知識有限,在認知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方面顯得不足,對相關管理規定不清晰,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表1所示。
2.1使用單位方面
大多數使用單位沒有足夠重視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并未將其列為重點管控設備。這種情況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足,并且存在著許多安全管理人員兼任其他職務的情況。2)安全管理人員更換頻繁,缺乏專職人員,導致安全管理、日常維護、日常檢查等工作不到位。3)對設備安全和檢驗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檢驗時間與單位生產發生沖突時,無法保證按時進行檢驗,導致超期未檢。4)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待提高,沒有有效建立和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專項應急預案,忽視了特種設備使用安全主體責任。5)對檢驗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未提前報檢,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檢驗規定了解甚少。6)對檢驗工作的認識不足,缺乏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檢驗和評估的深入了解,沒有充分重視保障設備安全運行的必要手段——檢驗工作。7)未建立起雙重預防機制,使得壓力容器的安全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2.2檢驗方面
檢驗單位對檢驗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未以強制方式讓使用單位整改。例如,使用管理資料不健全、超設計使用年限繼續使用未辦理變更手續、安全附件不符合要求等管理方面的問題。究其原因有:1)從檢驗的角度來看,這些管理問題并不會直接影響設備本身的安全狀況;2)檢驗人員對這些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將其歸結為使用管理問題,而非重大隱患問題。檢驗部門和監管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未建立起及時、有效的問題上報機制。
2.3監管方面
1)偏重報告結論。在某些情況下,過于偏重檢驗報告的結論是否合格,會導致忽視報告中提到的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安全管理問題以及其他問題的說明。這種偏重報告結論的做法會忽視對設備安全狀態的全面評估。2)監管方式未加強。目前,部分監管系統仍停留在傳統階段,未建立起高效、信息化、智能化的監管模式。傳統模式的監管資源不足、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導致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監管力度不足。監管主要集中在事后監管,缺乏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事前預警和事前防備等有效的監管措施。
3.1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應急管理
使用單位應該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并結合工作實際制訂出自身的管理規章制度體系,一般由管理制度、規程文件和應急預案三部分組成[3]。
管理制度方面,通常包含:使用登記、檢驗管理制度;定期自行檢查和經常性維護保養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員與作業人員管理、培訓制度;應急救援管理制度等[4]。使用單位應將應急救援管理制度納入單位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中,以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置安全事故事件,尤其是因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誘發的相關事故。規程文件一般指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中應注意突出安全注意事項及異常情況處置規定。使用單位應根據設備運行特點等制定安全操作規程。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操作規程應在設備操作現場顯著位置粘貼,易于操作者遵循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應包含應急處理的相關內容。
在設置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安全管理員的情況下,使用單位每年應至少演練一次其制定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對于具有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更是如此,并且使用單位應對演練進行記錄。上述情況之外的使用單位,特種設備事故應急的內容應編制在綜合應急預案中,并且適時開展演練,做出記錄。而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及應急演練,應該是使用單位相關工作中的重點所在。另外,還應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設施和工具。
3.2特種設備管理機構與職責
特種設備管理機構應逐臺落實安全責任人,對于具有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更是應實行專人專管。每家使用單位的管理層中主管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的人員,應由單位正式任命其為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負責人。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當明確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的崗位職責管理規定,并根據要求配備其安全總監和安全員[5]。他們應當具備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的管理能力,如圖1所示。
3.3加強壓力容器檔案資料管理
壓力容器檔案資料包括設備臺賬、作業人員檔案和安全技術檔案等。壓力容器臺賬包含設備種類、型號、出廠編號、安裝位置、容積、介質、設計參數、工作參數和下次定期檢驗日期等信息。對于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在臺賬中應進行明顯區分和標注,重點對待。作業人員檔案由使用單位人力部門統籌建立并管理,檔案中包括作業人員基本情況、作業人員證書和培訓、考核記錄等。
安全技術檔案應遵循“一機一盒、一機一檔”的原則建立并管理,檔案文件資料包括使用登記證及登記表、設計與制造技術文件和資料、定期自查記錄、定期檢驗報告、日常使用狀況記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安全附件及附屬儀表的校驗和修理更換記錄、設備維修改造有關資料和記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等材料。設備檔案對于辨識設備信息、給予合理的管理尤其重要,應妥善保管好設備檔案并適時更新,對于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更是如此。
3.4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與培訓
壓力容器發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操作不當。壓力容器使用單位的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并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根據有關規定和工作需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培訓,并將需持證上崗人員的取證和復審換證列入使用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當中。同時,建議每半年組織1次相關作業人員的繼續教育與培訓,每年適時組織理論及實際操作考試,確保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與技能水平能夠持續滿足實際工作要求。壓力容器使用單位作業人員持證的種類如表2所示。
應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的使用單位,其安全管理負責人應當取得特種設備安全管理A證,并由使用單位發布正式任命文件。使用單位的安全總監一般應由安全管理負責人擔任,而安全員一般由安全管理員擔任。
3.5注重安全管理
使用單位如果要繼續使用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或者使用超過20年的壓力容器,應當委托檢驗機構對其進行檢驗,并在必要時進行安全評估和使用評價。檢驗及評估之后,使用單位經過其主要負責人批準,變更該設備的使用登記證書后,才可以繼續使用。然而,在實際的檢驗工作中,我們發現大多數使用單位未能達到相關要求。特別是對于需要繼續使用的設備,使用登記證書變更的規范操作并不常見。因此,使用單位、檢驗機構、監察機關以及使用登記部門需要共同努力,規范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根據最新要求,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壓力容器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安全員應根據本單位的風險管控清單,對在用的設備進行巡檢。巡檢工作中,對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應作為其中的重點對象。
結合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加強雙重預防體系的建設和運行,明確識別危險源和風險點的級別。借助專業技術機構,確定設備的潛在損傷模式和失效模式。根據風險級別,組織進行日常檢查、專項檢查等活動,實現風險分級管控和分級檢查。建立基于風險防控的動態管理機制,全面降低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使用風險。根據實際使用狀況,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基礎上,加強日常的維護保養頻率,并做好記錄。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堅決拒絕使用有缺陷的設備。在檢驗和評估報告有效期到達之前,提前聯系相關機構進行檢驗,確保按時完成檢驗工作。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實現對危險源和風險點的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有效降低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使用風險。
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目前存在問題和不足,需要相關各方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質量,以實現更規范、高效的安全管理。首先,使用具有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單位應將安全管理納入其特種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并建立長期機制,逐步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其次,不應為了追求利潤而忽視相關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使用單位應進行自查,建立健全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最后,作為相關管理人員,特別是安全總監和安全員,應增強管理意識,提高對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并切實履行管理職責,不斷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
作為檢驗機構,應重視提升工作能力,不斷規范、完善對于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檢驗與評估的相關工作。應該說,通過檢驗與評估工作,在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設備更換周期,合理延長使用年限,有效消除其事故隱患,保障其安全穩定經濟運行,這樣也為使用單位的生產經濟效益提升及節能環保低碳政策實施提供了基礎性的保證。
監察機構和使用登記機關應通過有效、智能化的信息手段加強日常監管,將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納入重點監察環節。對于存在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其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是否及時排除發現的使用安全風險隱患,是否建立并落實了安全責任制及其他管理制度,是否完成相關整改工作等情況。
【參考文獻】
[1]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21—2016[S].
[2]王雷,宋寅,馮靖安,等.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問題思考[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23,39(5):49-51,100.
[3]朱國琦,黃廷福,李軍.城市軌道交通特種設備安全技術管理芻議[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23,39(5):37-42.
[4]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TSG 08—2017[S].
[5]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使用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4號[A/OL].(2023-04-11)[2023-12-08].http://scjg.hebei. gov.cn/info/94227.
【作者簡介】
蘇明,男,1984年出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承壓類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及鑒定評審。
(編輯:李鈺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