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源
(金陵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19)
自2001年智慧圖書館(Smart Library)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針對該領域的研究逐漸成為圖書館業界和學界關注的熱點[1]。如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各類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圖書館行業中的綜合應用,必然是智慧圖書館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2]。
2006年2月,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圖書館在國內率先應用了RFID[3]。短短十幾年間,RFID技術在國內圖書館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界的應用得到了飛速發展,在此基礎上,也催生了各種自助圖書館設備的出現。2008年4月,首臺“城市街區24 h自助圖書館”(Self Service Library,SSL)在深圳圖書館投入使用[4]。隨著SSL在各地的普及,自助圖書館為圖書館界和讀者廣泛接受,極大地方便了讀者,為推動全民閱讀貢獻了重要作用,帶來了廣泛的社會效益。各種類型的自助圖書館為傳統圖書館引入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智慧化服務。
由于高頻RFID技術發展較早,市場較為成熟,目前公共圖書館大多采用高頻RFID標簽[5]。在RFID基礎上設計的2種自助圖書館設備SSL和“組合式微型圖書館B型”(以下簡稱“微圖B型”)目前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比較廣泛。SSL一經推出就引發了業內的關注。2009年10月,SSL項目獲第三屆“中國文化創新獎”,并被列入“國家文化創新工程”,2010年獲文化部第十五屆“群星獎”[6]。微圖B型的技術成型時間較晚,直到2012年才獲得圖書館行業內小范圍的試點成功[7]。
金陵圖書館作為副省級的公共圖書館,緊追業界新技術應用的動態,較早開展了這方面的探索和嘗試。2011年金陵圖書館招標引進了第一臺SSL,成為南京首家引進自助圖書館的公共圖書館,隨后又陸續引進了2臺SSL和7臺微圖B型。這些自助圖書館被部署到館內服務的“盲區”,延伸了金陵圖書館讀者服務范圍,有效補充了“南京模式”的總分館建設[8]。雖然這2種自助圖書館設備是同類產品,但是從使用和日常維護角度來說存在著很多差異。
SSL的尺寸為4030 mm×1600 mm×2450 mm(長×寬×高),標稱功率為2000 W。因為體積和重量的限制,考慮到承重問題,一般無法將其放置在室內。SSL針對戶外場景進行了特別的安全設計,防爆抗拆能力較強,可以放置在室外實現無人值守。
微圖B型的尺寸為2620 mm×450 mm×2100 mm(長×寬×高),標稱功率為700 W,空載重量不超過800 kg。相對于SSL,更像是家里的一架書櫥,部署地點也相對靈活,實際應用中這7臺設備都被放置在室內。由于這種設備是開放式設計,相比于SSL的只需半開放式的防護,它需要全封閉的防護。微圖B型也能實現無人值守,但由于門的材質為鋼化玻璃,并不能防爆防拆,對于意外情況的防護,需要增加額外的措施和安保投入。
SSL和微圖B型都是基于RFID技術的自助設備,但設計思路完全不同。SSL可以算是一個“重量級”產品,在不銹鋼外殼里“藏”了相對復雜的機械傳動裝置。這個機械傳動裝置可分為上下2部分:上面部分可存放420本可借圖書,為3層環形書盒組成的書架,可定期轉動,動態展示可借圖書;下面部分為14個還書桶和還書分揀裝置,圖書尺寸按大32開2 cm厚計算,每個還書箱可容納50冊圖書。另外兩側還有查詢機和顯示屏,查詢機可以查詢圖書館的藏書情況,顯示屏可滾屏顯示本臺SSL可借圖書的架位號,SSL自動化程度較高,但借書還書只能一本一本操作,不可多本同時進行。
微圖B型顯得比較“輕量級”,相比SSL,它更像加了鐵外殼和控制單元的智能書架,自動化程度相對比較低。單臺在掛接2個書櫥的情況下,可容納約360本書,價格也僅約為SSL的一半。微圖B型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像動車組一樣掛接更多的書櫥,最多為4節。其內部無任何電動機械裝置,需要讀者手動操作,自行取書放書,因此借還書都可以實現多本同時操作。
1.3.1 SSL使用體驗
優點:SSL是一個封閉的整體,當一位讀者在借、還時幾乎是“獨占式”的,書也只能一本一本借出來,這樣不太容易被旁邊等候的讀者誤拿,不易發生糾紛。
缺點:(1)所展示的圖書在借出前只能看到書脊上的題名、作者和索取號,無法在借出前翻看其中的內容。借出過程中需要在屏幕上輸入書所在書架對應的4位數字編號,據實際工作中的觀察,這對部分少兒讀者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他們需要經人指導或觀摩別人使用后才能搞清楚操作方法。(2)在還書時,有語音提醒將書放進借還書口、一次只還一本,但還是有讀者不能理解,一下子放好幾本或其他暴力還書方式,從而引發了各種還書失敗。(3)讀者操作時需要先刷卡驗證身份,在結束操作離開時,要點擊屏幕上的退出按鈕,如果未按或無人操作,在倒計時30 s(可自定義時長)后自動退出。有讀者在實際操作中未按退出鍵就離開,下一讀者緊接著操作,會導致使用上一讀者的借書證,從而引起糾紛。
1.3.2 微圖B型使用體驗
優點:(1)微圖B型似加了一道鎖的書櫥,讀者對操作過程比較容易理解,即使沒有任何培訓和指導,少兒讀者也能順利地上手操作。(2)借書之前可以拿出來翻看挑選,選定之后再借出,較少出現SSL上借閱后卻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書又馬上還掉的情況。(3)借、還書可以實現多本同時操作,相比于SSL的借書20~25 s和還書5~10 s的速度,處理時間較短,平均約為3 s一本。(4)讀者還書自行放到空書架上,不需要工作人員上架,可以自行循環借還,方便了讀者。
缺點:(1)讀者在借書過程中必須先押證,再打開書櫥的門,在這個過程中無法“獨占”,如果旁邊等候的讀者從書架上拿書帶走而沒被發現,這本書就會記到當前所押的借書證上,所以這對讀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讀者還書時要將書插入空架位,這對讀者的還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讀者不將書的書脊向外并正放,會使書的陳列看上去較為凌亂,影響其他讀者的借書體驗。(3)讀者預約的書太難處理,如果保留預約功能,被預約的書還進去后,預約保留期內無法借出,非常影響讀者借書體驗。
1.4.1 硬件維護對比
因設計原因,SSL要接的控制單元和傳感器較多,長期在室外運行會積灰較快,導致出現更多的散熱問題;傳動機械特別是齒輪履帶等部位也存在此問題,嚴重時會出現內部器件卡死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有廠家的專業人員定期停機檢修維保。微圖B型內部結構相對簡單,采用嵌入式工控機,出現發熱和積灰的情況相對要好,且內部無傳動機械裝置,日常保養方面的要求比SSL簡單。
1.4.2 軟件使用對比
SSL的客戶端軟件采用的是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構,一旦網絡斷開或遠端服務器宕機,用戶界面所有功能不可用且有明確提示,便于維護人員及時發現問題。
微圖B型在網絡斷開或遠端服務器宕機的情況下,第一屏界面沒提示,在插入證件進入第二屏界面1 min后才能提示斷開連接。
1.4.3 日常管理對比
SSL主動下架圖書較慢。如果要給全部書架大批量更新圖書,正常操作的情況下,要等待機械手推書直至掉落進還書桶,平均正常下架一本書需要30 s左右。微圖B型在下架時直接取下即可,速度較快。
SSL還書是經由履帶傳送掉入還書桶,當感應器檢測到當前還書桶滿載時,會轉至下一個空桶,這時剛剛裝滿的還書桶會從履帶下方通過。實際工作中遇到了這樣一個無解的問題:如有硬殼繪本恰好豎著掉落在一個滿桶的最上面,這個還書桶在通過履帶下方時會卡住并造成停機故障,輕則還書桶和繪本破損變形,重則連傳送履帶也擠壞。微圖B型沒有機械傳動裝置,不存在卡書這樣的風險,但因其每層書架高度深度的問題,存在個別超大尺寸繪本和異形書無法在書架上放穩而導致書無法還入的問題。
SSL和微圖作為電子產品,廠家都承諾質保3年。因此筆者篩選出使用率較高的5臺設備(年均借書量超過1000冊次),將其前3年每臺設備的每月圖書外借冊次進行數據分析后得到的結果如圖1—5所示。

圖1 SSL1

圖2 SSL2

圖3 微圖1

圖4 微圖2

圖5 微圖3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2臺SSL的每月圖書外借冊次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3臺微圖中只有一臺出現下降趨勢。結合以往的報修記錄并排除其他因素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從本館的使用情況來看,在3年質保期內,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比放置在室內的微圖,在室外環境中使用的SSL故障率升高得更快。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人口數量、人口分布、環境和交通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公共圖書館的數量、規模、結構和分布,加強固定館舍和流動服務設施、自助服務設施建設。
不論選用什么樣的設備,自助圖書館的建設首先要考慮的是選址問題,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助圖書館的效能,一般應選擇地理位置便利、人流密集、生活配套完善的地點。符合上述要求的地址往往是社區、學校、廣場、公園、商場、地鐵等公共場所,但僅靠圖書館自身的力量去落實這些選址常常困難重重,只有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甚至依靠地方政府的統籌安排才能順利推進。有的地區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需通過各區申報、市民推薦、現場勘探、專家論證、相關部門同意等多個環節最終落實選址,才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根據本館2種在用自助圖書館設備的對比可以看出,它們的外觀、操作方法乃至使用體驗都不盡相同,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們有著不同的最佳適用場景。SSL防爆抗拆能力較強、自動化程度較高,比較適合應用于室外環境。由于放置在室外,故障率相對較高,但在經費充裕的情況下,可配合廠家的“中心系統平臺”使用,并安排專人完成后臺數據流處理、遠程監控管理、物流管理等工作,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并有效降低故障率。因其內部傳動機構精密、電子傳感元件較多,SSL對館員技能的要求更高,技術保障要求更高,使用成本也相對較高。微圖B型自身防護能力偏弱,造型接近于家用書櫥,比較適用于室內。因其維護難度較小,圖書上架可實現讀者自助,使用成本也相對較低。
盤點市面上現有的自助圖書館設備,外觀和功能大多與上文提到的SSL和微圖B型類似,上市多年來功能上沒有實質的改進,智慧化程度不夠高,與智慧圖書館的其他要素融合度較差。原因固然很多,筆者認為是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缺乏讀者和一線館員的意見借鑒。這需要更多圖書館界和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加強科研攻關,借助行業協會力量,促進產學研結合,推動相關行業的技術與產品迭代升級。
自助圖書館設備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其技術創新和運行機制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存在著硬件建設和后期運營維護經費投入大、設備安裝需要一定的場地保障條件、設備本身能提供的圖書借閱冊數有限等局限性。但也應該看到它在“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大背景下,運用高新技術創新了圖書館服務模式,可廣泛設置在各種公共區域,將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和服務空間延伸至城市和鄉村的各個角落,給讀者帶去更加便利的閱讀體驗,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必然會成為智慧圖書館演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深圳圖書館前館長、SSL第一發明人吳晞認為“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是為深圳量身打造的。其模式在深圳能夠取得成功,是“圖書館之城”的體制、深圳圖書館的技術條件以及深圳的物流、氣候、科技水平、讀書氛圍、市民素質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自助圖書館的模式無疑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但深圳的許多條件也是難以復制的[9]。在自助圖書館建設發展工作中,各公共圖書館不能簡單地照搬行業內的成功經驗,而應該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在經費、體制的掣肘和實際場地條件的限制下合理規劃、做好設備選型,并探索適合本地情況的發展模式,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不斷積累有益經驗,以此助推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持續改善,拉近圖書館和讀者的距離,為推進全民閱讀的更加深入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