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探究不同處理對水稻生長發育、經濟性狀、產量、生產效益的影響,以早稻品種天龍一號為試驗材料,以不施肥、配方施肥及農民習慣施肥為條件,設計3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試驗結果表明,與當地農民習慣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具有節本增效的作用,說明配方施肥技術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技術,值得宣傳推廣。
關鍵詞 早稻;測土配方施肥;湖南省東安縣蘆洪市鎮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5.026
我國是人口大國,確保糧食安全一直以來都是“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蔣敏等認為,在有限的耕地中提高復種指數是提高年均糧食產量的重要手段[1]。雙季早稻在施用不同質量肥料的情況下,其生長發育狀況與產量經濟效益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合理運籌氮、磷、鉀配比,有利于提高水稻產量和肥料利用率[2]。雙季早稻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氮肥為40.51%、磷肥為20.93%、鉀肥為48.47%;肥料貢獻率氮肥為32.37%、磷肥為9.87%、鉀肥為20.22%,在早稻生產中應考慮這些特性,可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實現提質增效[3]。
此次研究中,通過配方施肥比較試驗,考察了3種施肥模式對早稻產量的影響,旨在研究不同肥料配方對湖南省東安縣蘆洪市鎮早稻的增產效果,為當地早稻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蘆洪市鎮東中村2組蔡家洞町蘭××責任田,海拔165 m,地處北緯26°24′14.3″、東經111°23′26.8″。試驗田地形為平原,坡度0°,坡向平地。試驗田面積747 m2,屬于鴨屎泥田,土壤質地為黏壤土,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耕作制為“稻-稻-閑”。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天龍一號。供試化肥品種為永州氮肥廠生產的17%碳酸氫銨、衡陽磷肥廠生產的16%過磷酸鈣、湖北三寧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46%尿素、中化公司進口的加拿大生產的60%氯化鉀。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T1組(CK)不施肥,小區面積為40 m2;T2組為配方施肥,底肥施17%碳酸氫銨13.00 kg+60%氯化鉀2.90 kg+16%過磷酸鈣6.90 kg,分蘗肥在插秧后10 d施加,施46%尿素2.06 kg+60%氯化鉀1.24 kg,小區面積為237 m2;T3組為農民習慣施肥,底肥施17%碳酸氫銨17.62 kg+16%過磷酸鈣14.10 kg,分蘗肥在插秧后15 d施加,施46%尿素7.05 kg+60%氯化鉀7.05 kg,穗肥在插秧后25 d施加,施46%尿素2.82 kg,小區面積為470 m2。各試驗小區隨機排列。
1.4" 試驗操作
供試品種于4月1日播種,4月19日拋栽,每667 m2栽植2.2萬蔸。試驗地于4月17日進行最后一次耕整后,依據肥水條件,空白處理設計在進水口,小區放線、筑泥埂(寬20 cm、高30 cm)后,T2、T3組立即施好底肥。T2組4月29日施好分蘗肥;T3處理5月4日施好分蘗肥,5月15日施好穗肥。
1.5" 觀察記載
每個處理定點觀察10蔸,記載基本苗;分蘗期,每隔3~5 d觀察記錄一次,記錄分蘗動態;抽穗期,每隔2 d觀察記錄一次抽穗數;收獲前1 d,每處理選代表性的樣本5蔸進行室內考種,測定其經濟性狀。
1.6" 收割測產
于7月18日,單獨收割T1、T2、T3組水稻,分別稱其干、濕谷質量,折算成667 m2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T2組苗高34.32 cm,比T1組(25.88 cm)高8.44 cm;T3組苗高43.60 cm,比T1組(25.88 cm)高17.72 cm,說明通過施肥可促進禾苗生長,極早形成高產苗架。T1組全生育期比T2組短1 d,T2組比T3組短1 d。
2.2" 不同處理對水稻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T2組每667 m2有效穗、株高、穗長、每穗粒數分別為24.3萬穗、82.40 cm、18.95 cm、90.1粒,分別比T3組高0.8萬穗、低2.9 cm、高0.15 cm、多4.9粒;各組實粒數、千粒質量、理論產量沒有太大差別。試驗表明,配方施肥主要經濟性狀明顯優于習慣施肥。同時,田間觀察結果表明,農民習慣施肥由于氮肥施用偏多,導致紋枯病和卷葉蟲發生嚴重。
2.3" 產量比較
從表3可知,667 m2產量以T2組最高(451.6 kg),比T3組(430.6 kg)高21.0 kg,增幅4.88%;比T1組(219.3 kg)高232.3 kg,增幅105.9%。由此可見,配方施肥產量優于農民習慣施肥。這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證明了配方施肥的優越性[4-5]。
2.4" 經濟效益比較
從表4可知,T2組667 m2折純N用量8.907 kg,比T3組節約1.783 kg(折合46%尿素3.876 kg);T2組667 m2折純P用量3.104 kg,比T3組節約0.096 kg(折合16%過磷酸鈣0.600 kg);T2組667 m2折純K用量7.020 kg,比T3組增加1.020 kg(折合60%氯化鉀1.700 kg)。
從表5可知,按當前市場物價計算,T2組每667 m2化肥成本127.17元,比T3組節約4.53元;T2組每667 m2總收入1 354.8元,比T3組增加63元,節本增效合計67.53元。
3" 小結與討論
自2006年,蘆洪市鎮推廣水稻配方施肥技術已有多年,大多數的種植大戶和農民都接受了配方施肥這項技術,但還是有少數種植戶不以為然。蘆洪市鎮東中村、趙家井村一帶的農戶對農業部門提供的配方施肥建議持觀望態度。為打消農戶的顧慮,更好地全面推廣配方施肥技術,也為驗證施肥配方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減少大面積施用化肥可能造成的風險,經縣農業農村局同意,在縣土肥站的指導下,進行相關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在當前施肥習慣有所改善的情況下,早稻配方施肥仍比當前農民習慣施肥平均667 m2增產21 kg,折合市價63元,節約化肥成本4.53元,節本增效合計67.53元,說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技術,建議大力宣傳,并長期積極推廣。
通過此次試驗,在中等肥力田、早稻每667 m2拋2.2萬蔸、中熟品種的條件下,每667 m2化肥適宜施肥指標為純N 8.9 kg、P2O5 3.1 kg、K2O 7.0 kg;種植遲熟品種,每667 m2化肥適宜施肥指標為純N 9.5~10.0 kg、P2O5 3.5 kg、K2O 7.5 kg。此次試驗過程氣溫較高,水稻生育期有明顯縮短現象。
參考文獻:
[1]" 蔣敏,李秀彬,辛良杰,等.南方水稻復種指數變化對國家糧食產能的影響及其政策啟示[J].地理學報,2019,74(1):32-43.
[2]" 陳冠全.雙季早稻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23(4):8-11.
[3]" 徐濟春.測土配方施肥對雙季早稻產量構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7):61-62.
[4]" 李綱,朱旺沖,黃晶,等.種植和秸稈還田模式對一季稻產量和產量因子的影響[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8(3):251-256.
[5]" 陸春芳,吳俊磊,錢文東,等.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試驗簡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3(1):99.
(責任編輯:敬廷桃" 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4-02-02
作者簡介:雷巨件(1975—),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E-mail:11604182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