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安 戴聆春 王達


[摘 要]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是工程管理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在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下,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應與時俱進,按照社會需求導向、“金課”標準指引和理論實踐相結合原則進行優化和調整。在課程內容優化實踐中,文章提出了構建“4+X”課程內容體系、融合課程思政和突出前沿知識相結合的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方案,有利于完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工程造價計價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工程造價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關鍵詞]工程管理;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市場形成價格;教學內容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5-0081-0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造價管理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逐步開展了工程量清單計價、過程結算、全過程咨詢等方面的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市場形成工程價格的機制已經逐步建立。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工程造價改革工作方案》,明確今后將繼續推行清單計量、市場詢價、自主報價、競爭定價的工程計價方式,進一步完善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市場形成工程價格的改革將進一步向縱深發展。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對高校工程造價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優化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市場形成工程價格背景下,高校深入開展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優化刻不容緩。
近年來,很多高校學者基于OBE理念、“金課”建設標準以及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趨勢,圍繞工程造價課程思政融合建設、教學內容優化進行了比較廣泛和深入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中取得了許多成果。如陳建國等在分析我國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大綱現狀的基礎上,從核心知識和能力層面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分析,將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分為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筑經濟管理三條教學主線,并構建了邏輯關系圖[1]。鄭洲順等按照體現課程高階性、突出課程創新性、增加課程挑戰度的“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提出了課程教學內容精簡重組和教學內容體系優化的思想方法[2]。唐根麗等從優化培養目標、挖掘思政元素、融合思政與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四個方面對工程造價管理課程融入思政元素進行了探索和研究[3]。馮羽生等認為,隨著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建筑業廣泛應用,對工程管理和造價專業提出了更高的人才標準要求,工程造價非常有必要將BIM 技術融入現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中,并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4]。王敏在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指導下,建立了課程目標與畢業素質目標能力矩陣,對工程造價課程進行了改革[5]。房繼寒等以“OBE+CDIO”理念為指導,開展工程造價核心課程智慧教學體系改革研究,探索了新的教學模式,改革了課程的評價體系[6]。黃劍等在智能建造框架體系下,結合產業需求及工程認證要求,以數智化造價人才為培養目標,從能力培養、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體系等方面構建工程造價數智化課程體系[7]。現有研究成果表明,當前研究主要針對建筑工程造價課程建設和改革展開,對公路工程行業工程造價課程建設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較為有限,圍繞市場形成價格機制改革目標開展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也未見有系統的成果,因此在市場形成工程造價背景下,持續開展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研究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建設概述
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是工程管理專業重要的、核心的專業課程之一。在國內,高校所采用的課程名稱主要有工程估價課程、工程造價課程、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等,所針對或涉及的行業是以建筑行業或房地產開發行業為主[8]。而長沙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的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則主要針對公路工程建設行業,通過對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理論與方法,以及公路工程造價計價依據、計價過程與方法的系統講解,使學生全面掌握工程造價管理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公路工程定額運用、工程數量計算、應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概預算編制的過程。該課程有助于夯實學生的工程經濟性理念,為今后從事工程造價相關工作、成為執業造價工程師打下堅實的基礎。公路工程造價課程的課程目標主要有三個:一是掌握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公路工程定額、工程計價等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二是熟悉公路工程定額編制方法,掌握公路工程定額運用的要求。三是熟悉工程數量計算規則,掌握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計價和審查,熟悉工程造價軟件應用。該課程還有明確的課程思政目標,即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近年來,我校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圍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實踐教學環節等,開展了系統深入和全面的教學改革和實踐,在“金課”建設、課程思政教學與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二、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的基本原則
(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下,工程造價管理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主要圍繞如何進行市場化定價(或市場形成價格)展開,因此有兩條比較明確具體的改革路徑,即由定額管理逐步向全過程造價管理發展、定額計價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發展。市場形成價格進一步反映和體現了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應具有的時代特征,即工程造價管理的規范化、專業化、職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等,這些時代特征就是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設計的社會需求背景和現實出發點。
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要堅持社會和現實需求導向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OBE理念為指導,以社會和工程實踐需求、國際化需求為導向,緊密跟蹤、緊密聯系建設工程,特別是公路工程專業建造師、交通運輸工程專業造價工程師、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監理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內容,適時優化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從造價計價水平和實踐能力提升的角度出發,基于案例式教學,不斷補充整理公路工程建設項目設計和施工全過程相關案例素材,滿足公路工程設計文件識讀、工程數量計算、全過程工程造價計價和管理要求。
(二)以“金課”標準為指引
“兩性一度”是“金課”建設的根本標準,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要遵循這個根本標準。在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和優化中,始終重視并體現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實踐中,要以提高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為出發點,重視理論探究,以問題解決導向為原則,突出公路工程的行業特色,將全過程工程造價計價和管理能力提升貫穿課程教學的始終,提高課程的目標達成度;全面開展工程造價案例教學,突出全過程造價管理理論和方法在具體公路工程項目中的實踐應用,逐步探索并形成公路工程造價課程“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程設計+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全面有效提升學生的造價計價和創新創造能力。
(三)理論實踐相結合
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是一門非常重視實踐性和應用性的專業課程,課程教學目的是通過案例分析、研討式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在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工程造價計價、造價控制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在課程內容設計優化中,要重視基礎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既要考慮有關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和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又要重視工程計價依據、計價方法、造價信息化、計價軟件操作運用等方面的實踐教學內容,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強化工程計價過程中定額運用、工程數量計算、費用構成以及費用計算過程的教學,并把課程教學與課程設計結合起來。
三、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的實踐
(一)構建“4+X”的課程內容體系
課程內容體系構建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基本指導思想。按照教育部“工程管理專業標準”和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大綱,遵循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的理念,立足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工程計價能力提升,不斷優化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逐步構建以“概念+原理+方法+實踐”相結合為主要特點的“4+X”課程內容體系,即4個方面的專業核心知識內容和若干工程造價管理前沿相關知識,具體內容見表1所示。
(二)融合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是將專業課程的知識與相關思政內容有效結合起來,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讓思想政治理論與專業課程教學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課程在課程思政總體目標指引下,明確了課程的價值目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二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價值觀,明確作為一名造價工程師或造價技術人員的創新意識、時代責任、歷史使命;三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培養工程建設安全、環保、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四是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時俱進,培養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結合課程目標(包括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及其與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關系,梳理出了公路工程造價課程的思政元素(見表2 )。
在梳理確定本課程的思政元素后,進一步選擇課程思政素材,編寫課程思政案例。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特別是公路、鐵路等)建設成就卓越,包括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青藏鐵路等在內的許多重大基礎工程建設項目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課程思政提供了豐富的案例素材。公路工程造價課程主要選擇港珠澳大橋、國家公路網建設的重大成就、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發展、造價工程師執業等作為課程思政素材,通過在亮點處吸引學生、關鍵處指導學生、緊要處提醒學生,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達成課程思政目標,即使學生全方位認識公路行業和造價管理發展趨勢,正確認識造價工程師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激勵學生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和造價計價能力的造價卓越工程師;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嚴守造價工程師職業道德,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和正確的價值觀,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三)突出專業前沿知識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為一種能夠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化工具,通過對建筑的數字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進行信息共享和傳遞,可以極大提高工程實施效率。公路工程造價課程內容優化應緊跟行業發展動態和前沿,及時更新優化課程內容。實踐中,課程組將與本課程教學內容相關性強的BIM、裝配式建筑、可持續發展與建設、“雙碳”目標、工程計價軟件運用等造價管理前沿相關的新理念、新技術納入課程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加深對前沿知識、前沿發展方向的了解。
四、結語
在市場形成價格機制進一步深入改革發展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按照“金課”建設標準,基于市場需求導向等原則,不斷持續動態優化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既是一流課程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也是基于目標導向教學理念實踐應用的必然結果。在公路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優化過程中,本文提出了融“4+X”課程內容知識體系、課程思政、信息化技術和手段等前沿知識相結合的優化方案,體現了課程內容優化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教學內容的優化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工程造價計價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工程造價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陳建國,李秀明,劉德銀,等.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大綱及其優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35-139.
[2] 鄭洲順,張鴻雁,任葉慶,等.以“金課”標準優化高等工程數學課程內容體系及教學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13(6):23-27.
[3] 唐根麗,張恒,丁華軍.工程造價管理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7(6):97-100.
[4] 馮羽生,吳澤斌,汪俊輝.基于BIM技術的高校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12):40-42.
[5] 王敏.基于OBE理念的建筑工程造價課程改革[J].居舍,2019(17):196.
[6] 房繼寒,劉姍姍,閆倩倩,等.“OBE+CDIO”理念下工程造價核心課程智慧教學體系改革探索:以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12):140-143.
[7] 黃劍,趙士德.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價專業數智化課程建設探索[J].建筑經濟,2023,44(S1):432-437.
[8] 楊文安,高幸,李明順.工程量清單下“工程造價”教學內容的重建[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98-99.
[責任編輯:黃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