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婷
摘 要 為推動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桉樹人工林種植效益持續提升,分析枯梢病、枝枯病、青枯病、焦枯病、油桐尺蛾、桉蝙蛾、金龜子及小用克尺蛾等桉樹人工林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 病蟲害;防治;桉樹;人工林;廣西國有高峰林場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6.009
桉樹是桃金娘科桉屬、傘房桉屬、杯果木屬植物的統稱,多為常綠喬木,具有種類繁多、適應性強、容易種植等特點。目前,廣西為我國桉樹種植的主要區域之一,其桉樹木材年產量超過2 000萬m3,占全國的1/4[1]。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各類病蟲害暴發,對桉樹經濟效益造成較大影響。因此,筆者基于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病蟲害發生及防治現狀,分析桉樹人工林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現狀描述
1.1 桉樹人工林發展現狀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始建于1953年,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是“全國十佳林場”之一,為廣西林業支柱型生產基地。其主營業務包括經濟林、商品林及森林旅游等,經營面積達10萬hm2。桉樹作為世界三大速生樹種之一,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領域與較高的應用價值。為發展林業經濟,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也在不斷引進與種植桉樹。截至2022年10月,林區內速生桉種植面積已超過5.3萬hm2,其中2022年1—3月共完成4 151.71 hm2桉樹種植,其中場外種植面積2 920.90 hm2、場內種植面積1 230.81 hm2,累計撫育管理桉樹人工林超過6 200.00 hm2,同比增長159.27%,對于推進廣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巨大貢獻[2]。
1.2 病蟲害發生現狀
根據廣西林業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8月,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桉樹病蟲害總發生面積約為3 213.3 hm2,其中病害發生面積173.3 hm2,蟲害發生面積3 040.0 hm2,以油桐尺蛾病害最為嚴重,發生面積達3 006.6 hm2。桉樹人工林病害主要有枯梢病、枝枯病、青枯病及焦枯病,蟲害主要有油桐尺蛾、桉蝙蛾、金龜子等。而根據數據預測分析,葉斑病、小用克尺蛾也呈現暴發與擴散蔓延的趨勢。
2 常見病害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1 枯梢病發生原因及防治
枯梢病為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因為缺硼導致植株易感染真菌,誘發該病。通常,枯梢病易發生于萌芽二代林地或地勢比較平緩的林地。病株嫩葉和嫩枝出現淺紅色斑點,直至大量全葉紫紅且向內卷曲,葉片肥厚,患病植株頂梢纖弱,呈褐色甚至枯萎死亡,質脆,易于撕裂;葉芽萌動抽生新枝,且纖弱向下彎曲,又重復以上癥狀,嚴重時整枝呈多頭叢狀灌木型,對林木的出材產生極大影響。
針對枯梢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種植桉樹前,合理施加硼肥,通常將硼砂(含11%有效硼)與有機復合肥(含10%~15%氮、10%~15%磷、10%~15%鉀)混合使用。此外,可將其與化肥溶液混合,采用澆施或葉面噴施方法進行施肥處理,用量根據植株生長情況而定,通常為5 g·株-1或者3~5 kg·hm-2。2)對于已患病植株,可結合硼肥施加,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及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對患病植株進行葉面噴灑,若受害面積較大,可使用風炮機或者農用無人機高空輔助噴藥。
2.2 枝枯病發生原因及防治
枝枯病為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病害,其致病病原主要為擬隱孢殼菌、新殼梭孢及可可毛色二孢,對4年生以下桉樹危害最大。根據以往調查數據,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內桉樹林地枝枯病發生時間集中于每年4—10月,其中7—10月為枝枯病高發期,癥狀表現為桉樹枝條頂端嫩葉畸形、葉脈扭曲、褐變、壞死,進而感染枝條,但并不會導致嫩枝整體枯死[3]。
針對枝枯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選擇優良、抗病品種,適地適樹營林。枝枯病病原菌喜高濕高熱環境,在營林前,需要選擇抗病品種,并合理選擇種植地,盡量避免排水條件差的林地。同時,降低種植密度,加強松土撫育與施肥管理。2)將純林改為混交林,增強林分多樣性??蓪㈣駱渑c殼菜果、紅錐、黑木相思等樹種進行合理混交。3)合理用藥,防治病害。林業人員需要定期巡查林區,發現患病植株(發病初期),可葉面噴灑25%咪鮮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連續用藥30 d,每隔7~10 d噴灑1次。
2.3 青枯病發生原因及防治
青枯病病原菌為青枯極毛桿菌,發病期為每年6—10月,7—9月為高發期,對3年生以下幼林危害最大。該病還可通過土壤、地表徑流及病枝等途徑傳播。癥狀表現可分為急性型與慢性型。急性型表現為桉樹葉片快速失水萎蔫,葉片懸掛于枝條而不脫落。病枝表面伴有褐色或黑褐色條斑,內部木質枝干產生黑色病變,根莖腐爛,并伴有惡臭。病枝入水1~2 min后,呈現乳白色濁液。慢性型表現為患病桉樹幼苗發育緩慢、矮小,葉片由下至上變為紫紅色,并逐漸枯萎,最后脫落。枝干表面或伴有黑褐色壞死斑,內部表現與急性癥狀相同。
針對青枯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合理選擇種植地。避免選擇前茬作物為花生、煙草、茄子、番茄、桑樹及木棉等植物的種植地,避免病菌交叉感染。可選用黃坭心土或青基質作為苗圃營養土基質,使用農家肥時,應進行堆漚,確保腐熟,另外需要使用高錳酸鉀500~800倍液或生石灰拌勻施加。2)對林區進行巡檢。林業人員需要定期(尤其是青枯病高發期)對3年生以下幼林進行巡檢,發現病株后需要及時清理,移出林地范圍并燒毀,對病穴使用生石灰
(0.5~1.0 kg·穴-1)進行鋪撒消毒處理。3)林地處理。開挖排水溝,處理地表徑流,阻斷病菌傳播途徑。4)化學防治。預防性防治或者發病初期,可使用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灌根3~4次,每隔10 d灌溉1次,用藥量為0.5 L·株-1。
2.4 焦枯病發生原因及防治
焦枯病是國內森林檢疫性病害之一,通常發生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可通過土壤、苗木、昆蟲、雨水傳播。根據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以往的氣溫條件,焦枯病通常發生于每年5—9月,5—6月為發病盛期,7—9月病情稍緩。該病主要侵害5年生以下的新植苗幼林及2年生以上的萌芽林。桉樹患病后,表現為葉枯、枝枯或頂枯,葉片脫落,樹頂呈“掃帚狀”?;疾〕跗?,病株出現針頭大小的水澤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大,邊緣伴有褐色暈圈;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褐色燙傷狀,接連成片,直至整株枯死[4]。
針對焦枯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育苗時,對繁殖用母株嚴格檢疫,避免帶菌苗木被用于營林。此外,嚴禁使用疫區桉樹枝條進行扦插與組織培養繁殖。2)育苗前使用30%土菌消3~6 mL·m-2對苗床消毒。3)營林地應通風良好、排水設施良好,若在背風低洼處造林,應采用寬行窄株栽培技術,增強林間通風性。4)針對患病植株,需要及時去除病枝,清掃落葉并集中焚燒,遠離林區掩埋??墒褂镁厩?、速克靈、瑞毒霉錳鋅等藥劑進行林間噴灑。發病初期,每隔7~10 d噴灑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1次,連噴2~3次。針對發病較為嚴重的疫區,可每隔7~10 d噴灑5%菌毒清600倍液或50%速克靈400倍液1次,連噴2~3次。
3 常見蟲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3.1 油桐尺蛾危害及防治方法
油桐尺蛾是桉樹常見害蟲之一,其幼蟲以桉樹葉片為食,大量幼蟲可在短時間內將桉樹葉片啃食殆盡,進而導致桉樹死亡。根據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以往油桐尺蛾發生情況可知,油桐尺蛾每年可發生2~4代,存在蟲齡重疊現象。
針對油桐尺蛾,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人工捕殺:翻地挖出油桐尺蛾越冬代和第一代蟲蛹,降低蟲口基數。2)物理防治:利用油桐尺蛾的趨光性,在林區內設置捕殺光源。3)化學防治:可使用菊酯類農藥噴霧防治初齡幼蟲,使用50%殺螟松乳油500倍液噴霧防治4齡以上幼蟲。
3.2 桉蝙蛾危害及防治方法
桉蝙蛾為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常見桉樹害蟲之一,于每年12月中旬開始越冬,次年2月底開始活動,3月上旬化蛹,4月上旬開始化羽并交配產卵,5月中旬開始孵化出幼蟲,幼蟲期10個月左右。桉蝙蛾對速生桉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桉蝙蛾幼蟲鉆蛀速生桉的樹干基部或干部,形成不規則的蛀道,導致樹木養分運輸受阻,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輕則偏冠,重則折斷或枯死);幼蟲蟲道直達速生桉內部,導致速生桉更易感染其他致病菌或者蟲害[5]。
針對桉蝙蛾,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用鐵絲或竹簽刺入蛀道內,直到刺破幼蟲體,達到捅死幼蟲的目的;人工掰開蟲包,灌注清水或者淡鹽水。2)生物防治:在桉蝙蛾蟲口密度分布較高的林分,可使用滅火機將白僵菌與木屑混合粉劑噴灑到林中,利用白僵菌寄生桉蝙蛾幼蟲,達到防治效果。為增強效果,可于每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桉蝙蛾化蛹打開蟲包時噴灑白僵菌。3)物理防治:利用桉扁蛾趨光性,于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林間布置黑光燈,消滅羽化成蟲。4)化學防治:先除去桉扁蛾的蟲糞包,用獸醫注射器將50%敵敵畏乳油200倍液注入蛀道內,注滿為止;針對桉扁蛾成蟲,可使用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者40%氧化樂果乳油1 500倍液進行林間噴灑。
3.3 金龜子危害及防治方法
金龜子種類繁多,主要有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等,具有趨光、假死等習性,常于地表活動,以速生桉樹的幼苗、幼樹為食,成蟲和幼蟲均可對植株造成危害[6]。成蟲將葉片咬出缺刻或孔洞,影響桉樹光合作用;幼蟲鉆入根部取食,影響桉樹水分和養分吸收能力。結合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氣候特征分析,每年2—11月為金龜子幼蟲期,4—5月對速生桉危害最大。
針對金龜子,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蟲害預防:造林時,于種植穴內撒入10 g特丁磷或者20 g敵百蟲粉。2)物理方法:利用金龜子趨光性,每年4—5月于林間布置誘捕燈,捕殺金龜子成蟲。3)生物防治:利用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通過灌根或者林間噴灑的方式施藥,以消滅金龜子。如果使用金龜子綠僵菌421顆粒劑,用量為60~90 kg·hm-2。4)化學防治??捎?0%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 000~4 000倍液噴灑防治。
3.4 小用克尺蛾危害及防治方法
小用克尺蛾的幼蟲會取食葉肉,留下上表皮,形成透明的斑塊,輕則導致葉片缺刻或出現孔洞,重則可將整片葉子吃光,影響樹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長。在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小用克尺蛾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生,其中春秋兩季更容易暴發成災。
針對小用克尺蛾,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幼蟲低齡期,可人工摘除受害葉片,并集中處理。2)生物防治:可引入寄生蜂、寄生蠅等,滅殺小用克尺蛾的卵、幼蟲和成蟲。3)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燈誘捕成蟲。4)化學防治:林間噴灑80%敵敵畏乳油800~1 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消滅小用克尺蛾。
4 結語
桉樹是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主要經濟林木之一,合理防治病蟲害,才能夠保證桉樹營林的經濟效益及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生長。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要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注重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 黃元史.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桉樹單產造林技術優化路徑探析[J].南方農業,2022,16(23):172-175.
[2] 吳建律.廣西壯族自治區桉樹人工林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J].鄉村科技,2023,14(16):141-143.
[3] 黃云.廣西桉樹病蟲害的發生現狀與防治措施[J].南方農業,2023,17(12):76-78.
[4] 字強,張龍,張劍.廣西桉樹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方法探析[J].南方農業,2023,17(6):71-73.
[5] 冼學濤.桉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5):113-115.
[6] 雷世滿.廣西桉樹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及防治措施[J].南方農業,2022,16(1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