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如
摘 要 長豇豆又被稱為豆角、帶豆等,不僅口感好,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健胃、健脾、補腎等功效,藥用價值較高。近年來,長豇豆的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而這也直接促進了長豇豆種植業發展。為提高長豇豆產量和品質,增加長豇豆種植收益,基于河南省鄭州市長豇豆栽培實踐,從品種選擇、種子處理、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及及時采收等方面總結長豇豆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長豇豆;高產;栽培技術;管理措施;河南省鄭州市
中圖分類號:S64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6.025
長豇豆[Vigna unguiculata subsp.sesquipedalis(L.)Verdc.],別名帶豆、豆角、角豆、飯長豇豆等,豆科長豇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莢為常用蔬菜。鄭州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黃河中下游,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和,雨熱同期,年均氣溫14.7 ℃,年無霜期212.6 d,非常適合長豇豆生長。鄭州市具有悠久的長豇豆種植歷史,但是一直以來鄭州市長豇豆種植模式都較為傳統,品種選擇、田間管理等環節普遍存在一定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鄭州市長豇豆種植業發展,對長豇豆高產栽培技術展開探討。
1 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是長豇豆栽培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對于實現長豇豆高產、穩產起著重要作用。在選擇長豇豆品種時,主要可以從以下3方面著手。1)從市場需求著手,盡量選擇受消費者喜歡、市場競爭力強的長豇豆品種;2)從品種特性著手,盡量選擇產量高、品質優良、抗病蟲害能力強、適應性強的長豇豆品種;3)從種植地實際條件著手,盡量選擇與種植地水土條件、氣候條件等相匹配的長豇豆品種。以鄭州市為例,適合當地種植的長豇豆品種主要有鄭豇三號、鄭豇二號、綠將軍等。
2 種子處理
選定長豇豆品種后,為了保證長豇豆種子正常萌發,要對長豇豆種子進行合理挑選,盡量選擇籽粒飽滿、純度好、沒有變質發霉、沒有破損的種子[1]。此外,許多長豇豆病蟲害都是通過種子傳播的,因此在長豇豆播種前必須做好種子消毒工作。先選擇晴朗天氣將長豇豆種子平攤到地面上晾曬1~2 d,晾曬期間要經常翻動種子,以保證種子晾曬的均勻度[2];將晾曬后的長豇豆種子置于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20 min,之后撈出用清水洗凈,然后平攤到地面進行二次晾曬。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殺滅長豇豆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而且可以增強種子的吸水能力,對于種子的萌發是非常有利的。
3 選地整地
長豇豆具有不耐澇、不耐寒、耐高溫等特性,因此在選擇長豇豆種植地塊時,要盡量避開排水不暢、地勢低洼、背陰潮濕的地塊,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能力強、透氣性好、土質疏松的地塊,土質以砂壤土為宜,最好選擇連續2年或2年以上沒有種植過豆科作物的地塊,以防連茬種植導致長豇豆病蟲害加重發生。
在選好種植地塊后,要做好整地工作,主要可以分以下3步進行。1)深耕。通過深耕不僅可以清除地塊中的石塊、植物根系等雜物,而且可以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透性。2)施基肥。基肥的施加要根據種植地塊的肥力情況決定,一般情況下每667 m2需要施有機肥1 500 kg,同時可以施適量磷肥、鉀肥、氮肥等。3)起壟。做好起壟工作可以為長豇豆播種工作奠定基礎,在實際起壟時,壟寬控制在100 cm左右,壟高控制在30 cm左右[3]。
4 播種
長豇豆播種時間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同時結合收購價格和市場需求情況加以確定。在鄭州市,長豇豆主要在春、秋兩季播種,秋季播種時間為9—11月,春季播種時間為3—4月。在實際播種時,可采取雙行雙粒的播種方式,行間距控制在75 cm左右,株間距控制在25 cm左右,每667 m2播種6 500粒左右。為了提高種子萌發率,播種后可以適量澆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搭建寬100 cm、高50 cm的拱棚,并在拱棚上加蓋薄膜,以此強化育苗效果[4]。
5 田間管理
5.1 溫度管理
通過搭建拱棚可以對田間溫度予以合理調節,進而防止長豇豆出現高低苗現象。長豇豆播種后棚內溫度最好控制在30 ℃以上;種子萌發后,夜間棚內溫度要控制在15 ℃以上,白天棚內溫度要控制在25 ℃以上。如果外界溫度較高,需要適時對拱棚進行放氣通風,每4 d放氣通風1次即可,時間以15~20 min為宜。
5.2 搭架引蔓
待長豇豆進入抽蔓期后要做好搭架工作,每2株長豇豆之間插入1根竹竿作為支架,然后以4根竹竿為1組編制成人字結構,并在竹竿高1.6 m的位置用麻繩捆綁,之后就可以進行引蔓工作。待將長豇豆莖蔓全部引上架后,長豇豆植株生長速度會明顯加快。為了防止長豇豆莖蔓繼續上爬或相互纏繞,要及時做好打頂及側蔓剪除工作,以實現長豇豆提前采收、實現高產。
5.3 肥水管理
5.3.1 肥料管理
長豇豆生長過程中會消耗較多的養分,而肥料是長豇豆獲取養分的主要來源,因此在長豇豆生長過程中必須做好施肥工作。在長豇豆幼苗期,施肥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長豇豆開花結果較少、莖葉徒長。如果長豇豆幼苗長勢衰微,或基肥施加不足,可以施加適量起苗肥;當長豇豆進入結莢期,對養分的消耗會明顯加快,此時要適當增大施肥頻率,肥料種類以尿素為主;在對長豇豆進行2次采摘后,為了保證養分持續供應,可以適量施加硝基復合肥[5];另外,在長豇豆長勢旺盛階段,為了防止長豇豆出現早衰現象,可以施加適量葉面肥,如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以促進主蔓及側枝持續開花結莢,提高長豇豆產量。
5.3.2 水分管理
長豇豆種子萌發會受田間水分影響,如果田間水分過多會導致長豇豆種子出現腐爛現象,因此在長豇豆種子萌發前后必須對田間水分予以合理控制。在長豇豆種子萌發前要少澆水,直至幼苗長出第1片真葉后再正常澆水,澆水要選擇在晴朗天氣進行,水溫盡量不要超過15 ℃。由于鄭州市氣候較為干燥,所以待地面水分下滲后可以加蓋地膜,以此來減少地面水分蒸發,同時可以提高田間溫度[6]。待長豇豆進入抽蔓期,完成搭架工作后,要對長豇豆進行澆水,使土壤濕度保持在80%左右。長豇豆結莢及開花期會消耗較多的水分,因此必須及時澆水,以保證長豇豆植株水分供應充足。在長豇豆的整個生長周期,種植人員都要根據土壤墑情,結合天氣情況適時開展澆水工作。如果遇連續降水,地塊濕度較大,需要及時進行排水,以防積水過多導致長豇豆爛根或滋生病蟲害。
5.4 促花控苗
做好促花控苗工作可以顯著提高長豇豆產量。在鄭州市,通常在長豇豆植株高45 cm、105 cm、170 cm時分別進行1次控苗。實際控苗時,可以選擇15%丙環唑ME和15%苯醚甲環唑,將2種藥液混合均勻,噴灑在長豇豆植株中上部位,即可起到良好的控苗效果。此外,在長豇豆促花工作中,可以通過噴灑綠核金藥劑實現促花效果,在實際用藥時可以與殺蟲藥劑或控苗藥劑混合用藥。通過合理用藥可以幫助長豇豆迅速開花結果,有利于實現長豇豆高產[7]。
5.5 整枝
當長豇豆主蔓長出第一花穗時要將主蔓上的病葉、弱葉摘除,同時剪掉下面的側芽;當長豇豆主蔓高度大于2 m后,將葉心摘除,頂端側枝只保留1片葉,以保證地塊透光性和通氣性良好。做好整枝工作不僅可以防止病葉、弱葉與主蔓爭奪養分和水分,還可以增加田間通透性,進而降低長豇豆病蟲害發生概率。
5.6 病蟲害防治
在長豇豆栽培過程中,一旦發生病蟲害,勢必會對長豇豆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利影響。鄭州市長豇豆比較高發的病蟲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病毒病、薊馬、蚜蟲等,在實際防治時需要根據長豇豆病蟲害具體發生情況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
5.6.1 病毒病
長豇豆病毒病主要發生于干旱高溫季節,主要為害長豇豆葉片。由于病原類型不同,所以長豇豆在感染病毒病后的癥狀也會有所不同,常見的癥狀主要包括明脈舒展型、卷葉萎縮型、花葉斑斕型等。但是不論感染哪種病原,長豇豆染病后均會出現葉片彎曲變形、葉色黃綠、開花結莢數量變少、植株生長速度變慢等癥狀,從而對長豇豆產量造成不利影響。
防治長豇豆病毒病,主要可從以下3方面著手。1)選擇抗病性強的長豇豆品種,并且在播種前用福爾馬林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2)在長豇豆生長期間要做好水肥管理,根據長豇豆生長階段,結合土壤墑情適時澆水施肥;3)長豇豆感染病毒病后,可以用2%寧南霉素500倍液噴灑,即可起到不錯的防治效果。
5.6.2 銹病和白粉病
銹病和白粉病主要為害長豇豆葉片,長豇豆在感染銹病后,葉片背面會長出黃色斑點,之后斑點顏色會不斷加深變成黃褐色,嚴重時長豇豆所有葉片都會出現黃褐色斑點;長豇豆在感染白粉病后,葉片背面會長出紫褐色病斑,之后病斑顏色會逐漸變成白色。不論是銹病還是白粉病都會對長豇豆葉片光合作用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導致長豇豆葉片發黃、早衰,不利于長豇豆產量的提高。
防治長豇豆銹病和白粉病,主要可以從以下3方面著手。1)做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株及病殘體,并統一焚燒處理;2)做好施肥工作,除了要適時追肥,還要施足基肥,以此增強根瘤菌活性,進而提高長豇豆植株抗病能力;3)在長豇豆植株染病后,可以用15%三唑酮1 000倍液或18%戊唑醇微乳劑2 000倍液噴灑,即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8]。
5.6.3 薊馬和蚜蟲
薊馬和蚜蟲是長豇豆生長過程中發生率較高、危害性較強的蟲害。其中,薊馬主要為害長豇豆葉心,使長豇豆葉片蜷縮,嚴重時還會導致長豇豆出現死心現象;蚜蟲主要為害長豇豆莖葉,進而嚴重影響長豇豆光合作用。
防治薊馬和蚜蟲,主要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薊馬和蚜蟲都有趨色性,因此可以在田間放置黃色色板,對薊馬、蚜蟲進行誘殺;2)薊馬和蚜蟲除了具有趨色性,還具有趨光性,因此可以通過架設黑光燈的方式對薊馬和蚜蟲進行防治;3)可以用6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噴灑,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6 及時采收
采收長豇豆時,為了防止對花序造成損傷,需要從距離豆莢基部1 cm左右的位置進行折斷。在長豇豆盛莢期可以每天采摘1次,之后可以適當降低長豇豆采摘頻率,調整為每2 d采摘1次。
7 結語
長豇豆是鄭州市重要的蔬菜品種,發展長豇豆種植業對于保障當地蔬菜供應、增加菜農經濟收入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當地長豇豆種植業發展,相關部門必須加強推廣長豇豆高產栽培技術,指導當地種植戶切實做好品種選擇、種子處理、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相關工作,從而更好地促進長豇豆生長,切實提高長豇豆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 李婷.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措施探討[J].種子科技,2023,41(9):85-87.
[2] 陳德麟,韋金福,呂達軍.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3):169-171.
[3] 潘能強.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2020,14(32):23-24.
[4] 潘慶松,張雪芬,唐文言,等.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要點及管理措施[J].廣西農業機械化,2020(1):77-78.
[5] 程越.合浦縣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措施淺析[J].南方農業,2019,13(27):36-37.
[6] 耿興業.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7):108-109.
[7] 吳嘉潔,韋愛華.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19(15):93-94.
[8] 黃光榮.豆角露地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廣西農學報,2008(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