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發動機油產品為評估對象,依據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T/CAQP 015—2020、T/ESF 0001—2020《“領跑者”標準編制通則》,對標GB 11121-2006《汽油機油》、GB11122-2006《柴油機油》、GB/T 14906-2018《內燃機油黏度分類》、API 1509-2019《機油許可證和認證制度》、SAEJ300-2009《發動機潤滑油粘度分類》制定評估方案,確定評估指標體系,對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布的企業標準展開評估,確定“領跑者”名單。通過對標發現:目前本領域企業標準質量有待提高,企業標準結構要素不規范或有缺失,如封皮、前言、引導語、用詞有誤、文本格式等,同時企業標準中存在指標低于國家指標要求的問題,亟需引領和提升標準質量水平。
關鍵詞:發動機油,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5.006
0 引 言
2018 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確定了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鼓勵企業制定高于推薦性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企業標準[1]。截至2023年9月26日,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www.qybz.orgcn)總標準聲明量3,006,878項,總產品量共計5,010,912項。
2018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八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國市監標準〔2018〕84號),提出了“領跑者”制度實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2018至2023年間《標準化工作要點》均明確指出要著力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2-7]。
為強化企業標準水平,發揮先進標準對產品質量提升的引領作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遼寧省產業發展實際和消費者需求,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18部門聯合印發《遼寧省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啟動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工作。本文介紹了遼寧省精煉石油產品領域發動機油產品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工作實施情況,對評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指導企業對發動機油產品標準提升,用標準推動發動機油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1 企業標準“領跑者”方案的確立
1.1 產品的選擇
依據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22年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參考 GB/T 475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對應的產品類別,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www.qybz.org.cn/)選擇確定本評估方案的評估對象為發動機油,產品信息說明詳見表1。
1.2 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遼寧省企業標準“領跑者”(發動機油)評估活動(以下簡稱“領跑者”)首先進行評估指標的選取,依據GB 11121《汽油機油》、GB 11122《柴油機油》、GB/T 14906《內燃機油黏度分類》、API1509《機油許可證和認證制度》、SAE J300《發動機潤滑油粘度分類》等,按照T/CAQP015-2020 T/ESF 0001-2020《“領跑者”標準編制通則》,將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指標體系分為四部分:標準編制水平、基礎指標、核心指標、創新指標,詳見表2。
其中,標準編制水平是指在標準合規性通過且無否定性缺陷的前提條件下,對于編制質量予以量化的評價。
基礎指標是指所針對的產品或服務必須達到強制性標準要求的部分通用型指標和部分其他通用型指標。
核心指標是指所針對的產品涉及到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中規定體現產品性能和功能可量化的指標,包括強制性標準要求。
創新性指標是指針對產品特點、行業和市場需求提出的消費升級、質量提升,且當前相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未提及的能反映產品性能和功能的指標。
2 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的實施
2.1 企業標準數據來源
按照《遼寧省關于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www.qybz.org.cn/)檢索精煉石油產品領域企業執行的近三年(截至2022年11月17日)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相關信息。共獲得43家企業122項企業標準。
2.2 標準合規性判定
入圍2022年遼寧省發動機油產品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名單的企業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
(1)法律、法規以及強制性國家標準;
(2)《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
(3)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4)GB/T 20001.10-2014《標準編寫規則 第10部分:產品標準》;
(5)企業編號應依次由企業標準代號、企業代號、順序號、年代號組成;
(6)企業標準中的規范性引用文件信息應正確,不得引用作廢的強制性標準;
存在不合規的企業標準不得進行標準評估。
2.3 “領跑者”名單的確定
在企業標準“領跑者”評分名單的基礎上,召開評估會議,評估人員以“熟悉行業發展、熟悉企業經營、熟悉核心技術”為原則組成評估專家工作組。根據評估方案以專家打分的方式對企業聲明公開的產品和服務標準進行評估與復核,形成企業標準排名并確定推薦名單,見表3。
3 評估結果
在收到企業補充信息及參與“領跑者”回復確認(含自我聲明)后,經過評審復核,最終確定遼寧三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Q/ LSY 030—2020《柴油機油CJ—4》和沈陽福特潤滑油科技有限公司的Q/FT 001—2020《SP汽油機油》為企業標準“領跑者”,獲獎名單見表4,證書如圖1所示。
4 結 論
4.1 企業標準公開情況
遼寧省大概有40家左右發動機油企業,主要分布在沈陽、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等六個地區,其中沈陽企業最為集中,占比47%。其余五地區占比分別為21%、12%、7%、5%、2%。發動機油企業分布情況如圖2所示,近三年企業標準公開情況如圖3所示。
根據《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企業標準應定期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年。當有相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發布實施后,應及時復審,并確定其繼續有效、修訂或廢止。”[9]從近三年發動機油企業標準的發布數量來看,2020年企標數量居多,遠多于2022年企標數量,表明目前發動機油產品企業標準復審更新速度較慢,或未及時進行復審更新。
4.2 評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通過對精煉石油產品領域中發動機油產品企業標準的評估發現,企業標準合規性存在以下問題:
(1)企業標準應按照最新版本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對文本進行規范,大部分企業標準仍然延用已作廢的GB/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進行編寫。
(2)標準結構要素不規范或有缺失,如封皮、前言、引導語、用詞文本表達有誤、文本格式等。
(3)按《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企業編號應依次由企業標準代號、企業代號、順序號、年代號組成[9],如圖4所示。但部分企業標準未按要求編號,錯誤點一般為缺少順序號。
(4)企業標準中的規范性引用文件信息應正確,不得引用過期或作廢的強制性標準,大部分企業標準引用文件的時效性不合規,同時個別企業存在引用文件名錯誤的現象。
(5)依據GB/T 20001.10-2014《標準編寫規則第10部分:產品標準》要求,各部分結構和條款之間應一一對應,部分企業標準結構與內容對應性不合規。
(6)企業標準中存在指標低于國家指標要求的問題。
4.3 建議
(1)建議加強對企業標準文本的規范力度,著重加強對技術指標的把控。
(2)建議加強對省內發動機油行業標準的宣貫,發揮企業標準引領質量提升、促進消費升級的作用。
(3)建議加強對企業標準技術指標的審查,以標準優勢鞏固技術優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J].中國標準化,2017(23):16-19.
[2]2 0 1 8 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J ] .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18(1):13-17.
[3]2019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J ].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9(4):7-13+15.
[4]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20(4):7-12.
[5]2 0 2 1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J ] .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21(2):2-6.
[6]2 0 2 2 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J ] .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22(1):2-5.
[7]2 0 2 3 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J ] .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23(1):2-5.
[8]安鵬.汽車發動機潤滑油的粘溫性能研究[D].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9.
[9]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J].交通標準化,2004(4):82-83.
作者簡介
白書齊,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石油化工產品的檢測與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