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山路在濃密的綠色中盤旋,湛藍的天空中白云朵朵,潺潺的水聲時隱時現。4月23日,《科學導報》記者從大同市靈丘縣城出發,驅車半個小時來到了紅石塄鄉車河有機社區。初進車河村,一片整齊的有機示范農田盡收眼底,道路北側聯排的石墻青瓦二層小樓依山而建,南側溪流潺潺,遠處山谷幽深滿目蔥蘢,好一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美景。這里就是全域面積達27平方公里的車河有機社區的核心區。
車河有機社區是靈丘縣規劃建設平型關國家有機農業公園打造的首個試點,是集鄉村振興、省轉型綜改重點項目、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于一體的一個綜合型項目。通過多年的努力,車河有機社區探索出了一條資金、資產、資源“三資”全整合,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全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
“這些照片是我們上下車河村的老房子,那時候我最擔心的就是一場雨把房子沖塌了。在外務工幾年,心里總是牽掛著家鄉,我就回來了!”在村史館里,車河村黨支部書記王春對記者說。
王春不僅僅是一名村干部,他還是車河村“脫胎換骨”的參與者、實踐者、帶頭人。1993年,在外務工的王春,帶著對故土的熱愛和對鄉親們的牽掛毅然回到車河村,帶著村民一起改梯田、修水渠、鋪路、植樹造林……山上的樹木最終成了林,村里有了魚塘、養了動物,還蓋起了小別墅,儼然成了一個“世外桃源”,不僅吸引了游客來此休閑放松,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創業,為村里的發展添了動力。
游客接待中心、有機餐廳、民俗博物館……在王春的帶領下,記者看到了車河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接了天然氣,配套了太原理工大學設計的‘IG-MBR+人工濕地雙層污水處理系統。”王春說?!皦粲墓取薄氨┚墶薄扒逅~莊”“聽溪谷”等文旅項目也相繼投入運營,王春告訴記者,“五一前,我們為迎接小長假做了充分準備,每日接待游客達到1萬人?!?/p>
從2014年到2022年,由大同市人民政府和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聯合主辦的“車河國際有機農業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9屆。社區集體經濟從2013年時的“0”到2022年當年收入134萬余元跨越式突破,居民人均純收入已由當初的2300元提高到23500元,翻了10倍。村集體也獲得中國有機30年全域有機創新獎、國家森林鄉村、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文明村鎮、山西省首批4A級旅游示范村等多項榮譽。2022年,車河村的黨支部書記王春被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社區所在的紅石塄鄉黨委獲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2023年,車河“村晚”在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精彩上演。
守護綠水青山,盤活綠水青山,共享綠水青山。今天的車河,已經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暢想明天,車河人將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始終不忘初心、銳意進取,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建設農業更強、產業更旺、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42億元,企業收益3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萬元,比改造前提高20多倍。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摹败嚭用谰啊睂⒃陟`丘27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展開,擘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