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麗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時間,切實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對語言的敏感程度,讓學生在進行語文課堂學習時增強語文理解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文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小學時期閱讀習慣的養成,直接關系到以后的成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便于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為了培養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立思考和思維發散能力,無論課內還是課外閱讀,教師都應提出一些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閱讀之后讓學生發表對問題的見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全方位地理解文章內容,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閱讀就是不斷提升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經過獨立思考的閱讀印象才深刻。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培養好的閱讀習慣。
二、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閱讀習慣培養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可以采取先學后教的探究型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合作探究閱讀開展閱讀活動,以此強化學生閱讀探究能力,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時,可以在正式講解本節課前讓學生開展預習閱讀活動,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閱讀中。如本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并結合單元語文要素的提示說一說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通過閱讀任務設置,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在閱讀中探究、思考,以此促進閱讀習慣養成。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是以興趣為出發點,但是在引導學生閱讀時要有意識地去教學生一些讀書技巧,以確保提高閱讀速度。還可以挑選學生感興趣的讀書內容,帶領學生一起讀,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看看平時所讀的這些書本中,有哪些被自己忽略的知識,看是否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類似于“偵探”查找線索的閱讀習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去閱讀其他書籍。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思維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同時閱讀思維習慣培養對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也有很大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借助思維導圖啟發學生思維,使得學生可以對復雜的閱讀內容進行理性思考,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效果。
三、注重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時,不僅要注重教學方法創新,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確保學生高效閱讀。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精讀的習慣。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從書籍、材料中獲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信息,同時結合書籍、材料中展現的信息來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對小學生而言,在閱讀中,教師不能過于看重閱讀量,還需要引導學生精讀作品,要培養學生精讀習慣,指引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深挖文本中的情感、思想,讓學生可以吃透文本,以此達到閱讀的目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精讀時,要注意學生對閱讀文本循序漸進地進行深層次閱讀,盡可能多地讀幾遍,加深學生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以此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其次,教師要注重為學生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也就是閱讀文章的選擇。這些文章的可讀性、趣味性一定要強,閱讀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學生不僅要閱讀教材中的內容,更需要閱讀課外材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良好發展。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發展需求,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文本,并引導學生對閱讀篇章的背景、作者、故事內容等有一定了解,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做到深層次閱讀,滿足學生發展需求。教師在為學生選擇精讀作品時,可以選擇一些名著、傳記,或者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以此調動學生的精讀熱情,讓學生在精讀中開拓自身視野,并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四、開展多樣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特別注重課堂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革,為學生引入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同時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來,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養成。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大賽、名著誦讀大賽等活動,增強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現,讓學生將自身情感很好地融入閱讀中,強化學生閱讀體驗。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知識搶答競賽、課文知識競賽等活動,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全面檢測,引導學生從課文閱讀內容延伸到課外知識背景中,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探究熱情。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古詩詞《出塞》時,就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組學生對詩詞內容進行朗讀,通過小組合作,分析《出塞》的情感、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簡單介紹作者情況,并為學生講解詩詞的基礎知識。隨后,教師讓各組學生開展詩詞朗誦競賽活動,讓各組學生在詩詞朗誦競賽中激發自身情感,加深對詩詞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閱讀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閱讀活動還有很多,如泛讀、跳讀,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強化學生閱讀技巧,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尤為關鍵,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從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運用,學習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