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峰
寒假期間,大四學生小李每天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搜集資料,撰寫畢業論文。一段時間后,他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偶爾有發麻的感覺,但由于休息一會兒就好了,他就沒當回事兒。最近兩周,他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一側有持續的麻木感,隱約還有針扎般的痛感,讓他無法入睡。經過醫生檢查,小李被診斷為腕管綜合征,也就是俗稱的“鼠標手”。
腕管綜合征是什么?
腕管綜合征是患者的正中神經在腕管內遭受卡壓,導致患者的神經功能受影響,繼而令三個半手指,即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橈側出現麻木、刺痛感,甚至握持無力等癥狀。
1.主要癥狀
人手腕的手掌側有一個管狀結構,其中穿行著屈肌腱和正中神經。腕管的容積有限,任何能使腕管內容物增多或使腕管容積縮小的因素均可刺激正中神經,導致手指麻木。由于正中神經的支配范圍是手掌橈側(手掌靠拇指的一側)以及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橈側,因此正中神經受壓迫后,相關部位會出現不適癥狀。
腕管綜合征早期患者的癥狀可呈間歇性,后呈進行性加重,尤其以夜間或清晨最重,患者常常會被“麻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情嚴重者或病程晚期患者可出現大魚際(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肌肉萎縮,手指活動受限,抓握力量減弱。
2.常見病因
(1)過度使用手腕
長期、過度使用手腕者,如面點師傅、木工等,由于手腕長時間過度屈曲、背伸,導致腕管內的壓力反復變化,易引起正中神經損傷。
(2)管腔內容物增多、管腔本身變小
如果腕管內有腫瘤或囊腫,容易占據腕管容積,壓迫正中神經。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肥胖、內分泌失調、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易導致肌腱發炎、腫脹,擠壓正中神經。創傷或骨折導致腕管后壁或側壁突向管腔,也會造成腕管空間狹窄,正中神經被擠壓。
3.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
腕管綜合征好發于40歲以上人群,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這可能和女性腕管的先天容積較小有關。此外,該病的發生也有可能受激素水平的影響——腕管綜合征好發于孕期和哺乳期婦女。有研究認為這與女性雌激素變化引起的組織水腫相關。同時,哺乳期女性需要長時間抱孩子,腕部過度勞累也易導致腕管綜合征。
檢查方法
1.居家自測
(1)屈腕試驗
兩只手背相對,使手腕保持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內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橈側出現麻木不適感,可能為腕管綜合征。
(2)叩擊實驗
用食指或者中指叩擊掌側腕橫紋中點,如果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出現放電樣麻木感,可能為腕管綜合征。
(3)腕管壓迫實驗
受測者將手掌朝上,手腕平放在桌子上,家屬可將拇指、食指、中指放在受測者的腕管上,并按壓這個區域30秒。如果30秒內,受測者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一側部分有刺痛、麻木或感覺改變,可能為腕管綜合征。
這三個試驗簡單易行,您可以居家自測。當然,患者需要前往醫院讓專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才能確診疾病,對癥治療。
2.就醫檢查
肌電圖檢查是周圍神經損傷診斷的“金標準”,廣泛應用于腕管綜合征的診療,能夠準確評估周圍神經的損傷程度。患者也可以進行B超檢查。B超檢查無創、省時,能夠清晰顯示患者腕管內的組織結構,以及肌腱有無水腫,腕橫韌帶有無增厚,正中神經的卡壓情況和部位等。
預防建議
1.改變不良的工作、生活方式
平時應避免反復做屈伸手腕的動作,比如揉面。連續工作1小時左右,應休息10分鐘。休息期間做一些握拳、捏指、甩手等放松手腕和手指的動作。長期使用電腦辦公者,最好選擇弧度較大、接觸面較寬的鼠標,有助于分散手指力量,讓手部放松。用鼠標時,使用腕墊墊高手腕,或將手腕伸直,別讓手腕懸空,有助于緩解腕部疲勞。如果經常下廚做飯,建議更換更輕便的炒鍋、炒勺、菜刀等炊具,減輕腕部壓力。
2.多做幾次康復訓練操
(1)屈腕動作
伸出左手,掌心向內,手指向下,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后向內施力,維持30秒,然后換右手做,重復15~20次。
(2)空抓握拳動作
雙手手指自然展開,再慢慢攥拳,動作不要過快,重復20~30次。
(3)開合動作
五指并攏,在手指上套一個橡皮筋,手指對抗橡皮筋做開合動作20~30次。
這些康復訓練操雖然簡單,但有助于放松緊張的神經,只要堅持下去,就可以起到預防和緩解作用。
治療措施
1.保守治療
處于發病初期、癥狀輕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療。患者應減少腕部活動,可以佩戴支具,進行局部固定制動。一般建議晚上用支具將腕關節固定在中立位,穩定腕部、緩解癥狀。
同時,患者可在腕部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外用藥劑,緩解疼痛等不適癥狀。可以口服消腫藥物,改善局部循環,促進腫脹消退。此外,甲鈷胺等神經營養藥物可促進神經修復,緩解麻木、疼痛等癥狀。熱敷、針灸、理療等治療方式也可以起到輔助緩解癥狀的作用。
2.神經阻滯治療
病情稍重,無法通過休息、藥物治療緩解者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神經阻滯治療。該治療方式可以將神經營養藥物直接注射在神經周圍,改善患者癥狀,利用水分離原理松解被卡壓的正中神經。如果腕橫韌帶增厚導致正中神經被卡壓,也可聯合針刀技術松解腕橫韌帶,減輕正中神經所受壓力。
3.微創手術治療
如果病程長、病情嚴重,患者手指活動受限、大魚際肌肉萎縮,要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常用術式為小切口腕管松解術,該手術的切口很小,長度只有2厘米左右,可切斷腕橫韌帶,松解正中神經,術后恢復也比較快。但是,部分神經損傷嚴重的患者,術后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鍛煉,才能恢復神經功能。因此,有相關不適癥狀的患者一定要及時檢查、積極治療,千萬不要等到手部肌肉萎縮,正中神經嚴重變性時才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