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質量效能。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主席明確指出:“全面加強軍事治理,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成果,完善軍事力量結構編成,體系優化軍事政策制度。”這是意義重大的軍事創新和戰略部署,是保證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建成世界一流人民軍隊的雷霆舉措。要深刻領悟其中的時代意蘊和科學內涵,融會貫通,在實踐中貫徹落實。
一、在把握規律上下功夫
規律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在軍事治理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規律的作用和影響,制定科學的戰略和策略,以實現更好的治理效果。同時需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和實踐經驗不斷總結新的規律,推進軍事治理的創新發展。
(一)因“戰”制宜,把握戰爭演進之規律。戰爭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活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要深入研究戰爭的本質、特點和發展趨勢,準確把握現代戰爭的演進脈搏,使軍事治理更加符合戰爭實際。同時,還要不斷總結戰爭經驗,反思戰爭教訓,為軍事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加強軍事治理應從把握戰爭規律、掌握戰爭理論、研究戰爭案例、分析戰爭環境、創新戰爭策略等方面入手,為戰而治,為戰先治,掌握戰場主動性,提高部隊作戰效能,打贏未來戰爭。
(二)依法而“治”,把握法律發展之規律。法治是治理的根本遵循,能夠為軍事治理奠法治之基、修法治之路,軍事治理必須堅持在法治的道路上穩步推進。隨著時代發展和軍事變革,法律體系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加強軍事治理必須把握法律發展規律,否則治理將失去其同步性和有效性,成為一紙空文難以長久。把握法律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確保軍事治理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對確保軍事治理始終與國家安全和發展需求相適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技”高一籌,把握科技進步之規律。科技手段是加強軍事治理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關鍵驅動。軍事治理需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軍事信息的獲取、處理和應用能力,科技創新能為軍事治理提供更加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持。新時代軍事治理的創新發展,從本質上要求根據新時代的科技特性,改變軍事治理模式,適應戰爭新形態和新作戰方式。大幅提高科技含量,能提供更多切實有效的治理方案,及時避免一些基本風險和隱患,使軍事治理變得更加體系化和合理化,能更快地完成與未來戰爭的銜接。
二、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加強軍事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從而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綜合施策才能標本兼治。要從當前一些部隊存在的“弱”“虛”“亂”三個方面入手,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治療,持續校準治理方向,不斷提高軍事治理水平,為加速推動新質戰斗力生成保駕護航。
(一)解決素質參差不齊能力不強的問題。當前部隊顯現的一部分問題,其實是治理者和參與管理者在內容上不懂、技能上不會、方向上不清所導致。要加強軍事治理,繞不開“人”這個關鍵因素。必須把提高治理者和參與管理者的能力素質,作為增強軍事治理的重點之一來抓。采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網上教授等方式,組織各級干部骨干下功夫學習現代治理知識、部隊管理知識,把握現代科學治理的大體理論和方式,掌握部隊治理管理的專業技能,專門學習信息化知識,更新創新化治理觀念,提高科學化治理能力。始終把帶兵打仗、練兵打仗作為第一要務,干部骨干帶頭學習,真正把新知識、新理論學懂弄通,切實搞清現代戰爭特點規律、制勝機理、敵情我情,成為軍事指揮明白人。
(二)解決糾治畏首畏尾輕浮不實的問題。在部隊治理過程中出現的消極政績觀、粗放落實觀,歸根結底是不負責任的“形式觀”,是思想上的不重視和手段上的務虛。只停留于“下去查了、要求提了、報告交了”,不管問題有沒有改過來,只管把面上的工作做好,有時還出現“以次數代替效果,用數量提升質量”的錯誤傾向,無形之中加重了部隊壓力。對于不講效益、低層次的治理,要堅持糾治絕不姑息。緊盯軍政后裝各領域久治不愈的頑癥痼疾、問題多發頻發的薄弱地帶,較真碰硬、猛藥祛疴、重拳整肅,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手段,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堅持把整改和深化標本兼治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在筑牢思想防線、發揮組織功能、堵塞制度漏洞上下大功夫用大力氣,堅持具體問題馬上解決,長期工作緊盯不放、持續用力,不達目的決不收兵。
(三)解決實施手忙腳亂管理不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軍事治理中的組織混亂、作用發揮不明顯等方面,這些問題會導致軍事治理的效率嚴重滯后和資源浪費。首先,加強關鍵組織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交流協作,確保組織的穩定性和運轉性,為軍事治理順利實施提供基本條件。其次,強化各級管理職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明確各級領導和官兵的職責和權力,確保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保證軍事治理有序推進。最后,優化逐級監督手段,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引入內外結合監督機制和信息披露機制,明確相應后果和具體影響,明確出了問題要嚴肅追責問責,化被動為主動,讓治理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確保監督的督促性和引導性,保證軍事治理平穩推進實施。
三、在提高戰斗力上下功夫
戰斗力是軍隊履行使命任務的關鍵能力,是衡量軍事治理水平的根本標準。始終牢記提升部隊戰斗力這個核心目的不動搖,將軍事治理作為建設能打勝仗軍隊的重要手段。
(一)必須牢固確立戰斗力根本標準。戰斗力是人民軍隊的生命力,全面提升軍事治理強度,就必須牢固確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以此為圓心大力推動各項工作和建設向備戰打仗聚焦。首先,明確戰斗力標準可以幫助部隊明確自身的使命和任務,從而實現軍事治理的精細化作用,實現戰斗力的精準化提升。其次,建立戰斗力評估體系可以通過定期的戰備演練和考核,及時發現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標正糾偏,提高部隊的應變能力和戰斗力。最后,樹立戰斗力標準還可以加強部隊內部的管理和組織,使部隊的治理工作更加有條不紊。最重要的是,通過牢固樹立戰斗力標準,可以增強部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提高部隊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水平,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實現軍事治理提供堅實保障。
(二)必須圍繞提升戰斗力開展工作。衡量軍事治理的成功與否,最終在于戰斗力的提高。一切向提高戰斗力聚焦用力,必須著眼戰治一體。為了確保部隊打贏可能發生的任何戰爭,必須牢固樹立“管為戰、治為戰”的指導思想,深化科學治理促進戰斗力生成的理念,圍繞“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很大”深挖根源,堅決破除“訓戰不一致”的練兵觀、“險難不施訓”的安全觀、“新鞋走老路”的守舊觀、“治標不治本”的治理觀,用科學治理推進作戰準備,用科學治理強化打仗意識。以打造現代化部隊作為治理工作的方向,用打贏標準來約束治理的范圍和強度。要以軍事斗爭準備為牽引,按照作戰需求抓治理,把重點方向、重點地域和作戰部隊及戰略威懾部隊的治理作為優先級。要不斷摸索探究信息化智能化戰爭條件下戰時治理的有效方法,形成一套屬于我們且適應戰爭要求的治理理論、治理制度和治理方式。
(三)必須樹立正確的效費比意識。科學治理是講求效費比的。軍事治理盡管不同于經濟建設和企業經營,但一樣存在投入與產出的效費比問題。當前要建設技術、人才、資金高度密集的信息化部隊,建設成本持續加大。軍事治理需要合理增加軍費供給,好鋼用到刀刃上。要從自身的國情軍情出發提升治理的科學化水平,制定投入少、效益高的部隊現代化建設方案。最大化提升資源效費比,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治理效益。調查了解到,一些單位在本錢投入上仍然存在著“空耗”現象,這就更需要強化本錢意識,克服高投入低產出、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的現象,成立經濟核算制度,增強效費比分析,精打細算,減少浪費。
【作者均系陸軍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