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是把雙刃劍,給人們工作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復雜的問題、尖銳的斗爭,且更具隱蔽性、多樣性。調查了解到,近年來個別單位刑事案件和極端問題呈現勢頭猛、增幅大、危害重的特點,其中不少是涉網傾向性問題演變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官兵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受到信息網絡深度影響,涉網傾向性問題也隨著手機、網絡在軍營適度開放使用逐漸增多,成為制約部隊建設發展的堵點問題、容易誘發違法犯罪的痛點問題,必須充分認清嚴峻形勢,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
一、緊跟網絡意識形態斗爭新形勢,強化黨委領導主體責任
意識形態斗爭在網絡空間中愈發激烈,使得涉網傾向性問題有了蔓延生長的趨勢。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切實加強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頂層設計。以條例、規定、規范性文件等形式,明確各級黨委管轄范圍、可以使用的手段措施、能夠引進的技術工具,給予部隊防范涉網傾向性問題法律、政策支撐。落實領導責任。各級黨委要自覺承擔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對本單位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負主體責任,形成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其他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的組織領導機構和責任體系。健全工作機制。黨委定期分析研判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宣傳、保衛、保密、信息通信等部門各司其職、共同履責,把握監督監管的力度深度,防止出現“松了不管用,重了不合法”的情況;軍地搭建溝通協調機制,實現情報互通、聯防共管;明確獎懲措施,對抓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成效顯著的予以適當表彰獎勵,對失職瀆職、消極被動導致不良后果的嚴肅追究責任。
二、緊貼時代發展新特點,抓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積極向上的意志力量越強大,抵御腐蝕滲透的精神支柱就越穩固。防范傾向性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抓教育。豐富教育內容。甄選引入外部資源,搞好對傳統教育內容的深度加工和轉化再造,釀造富有時代特色的“舊瓶新酒”;走好群眾路線,積極吸收基層智慧,善用接地氣聚人氣的“兵言兵語”;深入挖掘部隊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弘揚具有部隊特色的革命精神;綜合開展“五力”(學習力、組織力、執行力、忠誠力、自律力)教育,破除一些官兵思想深處積重難返的思維定勢、習非成是的沉疴積習、不思進取的躺平心態。創新教育方法。推開群眾性自我教育,采取對話交流授課、官兵互動分享,在思想碰撞中達到教育目的;推開實踐性教育,持續開展“人人有存款”“人人有目標”“和手機爭奪戰士”等活動,讓官兵在親身體驗中受益,增強教育效果;推開案例式教育,滿足官兵好奇心的同時澄清模糊認識、填補法律盲區,引導官兵自覺遵規守法、謹言慎行;推開媒體化教育,整合內外網資源,實現多屏互動。突出工作重點。實踐表明,背景復雜、身心疾患、長期在外、遭遇變故等特殊人員,發生傾向性問題的概率更高。對照“個別人”“高危人員”等一般性判定標準,完善重點關注人員名冊,加強對特殊人員的教育引導和關心關愛,跟進做好工作,切實讓他們在軍營大家庭里感受溫暖、健康成長。
三、順應科技進步新趨勢,有效利用智能化工具加強監管
要想在網上斗爭中贏得先機和優勢,從根本上改變攻防失衡的被動局面,至關重要的是與敵斗“技”,切實強化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制勝力的理念,全面提升運用新科技新手段新應用加強網絡安全防護的能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密切跟蹤網上敵情輿情動向動態。在軍級單位成立專職網情監測站,堅持人工測查和智能檢索、網站巡查和搜索引擎排查、分析篩選和跟蹤監控相結合,努力獲取深層次預警性情報信息,構建一點感知、多點聯動、立體防控的管控網絡,第一時間處置各類突發情況。加大營區互聯網安防系統建設力度。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通信、電子圍欄等前沿科技,升級改造屏蔽過濾、監控篩查、偵搜探測等防護手段,為軍營筑牢“防火墻”、拉起“警戒線”。探索創新智能手機網絡監管技術手段。通過在硬件上加裝過濾模塊、軟件上安裝防護系統等辦法,從源頭上過濾涉軍、涉密等敏感信息和關鍵詞,禁止登錄和訪問反動、色情、賭博等不良網站,限制攝像照相、實時定位等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涉網違法犯罪風險。
四、把握官兵成分新變化,發揮心理服務預防作用
當前,官兵心理的復雜多變特性愈加顯著,誘發傾向性問題的觸動燃點愈加繁多。極個別官兵在面對網賭網貸、網絡詐騙、網上不正當交往等情況時,會因為心理承受不住選擇走極端,防范涉網傾向性問題應著眼解開“心結”、打開“心門”、走通“心路”。建好基層心理骨干隊伍。加強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采取軍隊人員轉崗、送學、進修與購買培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基層心理骨干培訓,培養一批有志于從事心理和精神衛生工作的基層醫務人員。搞好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和心理行為訓練。專職心理醫生與基層心理骨干協助,融媒體與“面對面”結合,依托軍事職業教育學習、微信公眾號推送、軍營廣播宣傳,形成多源發聲、常態互動局面;嚴格按照要求抓好心理行為訓練“四落實”,結合“拉歌”“喊口號”“爭上龍虎榜”等培育官兵堅韌品質、調適情緒能力,增強集體凝聚力。用好診療管護機制。及時將患有精神心理疾病人員納入視線,需要就醫診治的應送盡送,基層衛生隊要與軍地專科醫院密切協作,加強病患人員全流程管控。
五、適應基層運行新規律,借鑒“楓橋經驗”完善組織功能
“楓橋經驗”形成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創新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其內容能夠不斷豐富、作用不斷突顯,與基層黨組織“就地化解矛盾”的初心緊密相關。軍隊基層黨組織作為堅強戰斗堡壘,應以突出政治性為要義、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牢牢守住基層安全治理底線。堅持“服務不缺位”的態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用信任、欣賞、發展的眼光看待基層官兵,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基層建設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黨委機關應搞好“基層運營”式幫建,對照基層的需求安排機關工作的節奏;搞好“精準點穴”式幫建,結合不同單位形勢“一隊一策”實施“供給側”指導。把握“矛盾不上交”的尺度。充分發揮官兵個人自我管理能動性,形成“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單位安全我盡責”的良好實踐效果。落實《軍隊基層建設綱要》明確的基層自主建設內容,各級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避免“上面抓得越細、下面管得越粗;上級積極性越高,下級依賴性越大”;劃分處理傾向性問題的權責范圍,該基層處理的基層處理,該上級介入的上級介入,扣緊責任鏈條,發揮層級作用,防止出現“誰都能插手,誰都不負責”的情況。實現“平安不出事”的目標。防范涉網傾向性問題是一項體系工程,既要通過構建人防、物防、技防、聯防網絡,關口前移過篩子,更要搭起便捷順暢的溝通交流渠道,接受官兵反映的問題線索,向官兵發布平安、預警信息。通過良好互動,打造全員防控、智慧防控的基層預防工作新格局。
【作者單位:武警合肥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