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送東陽馬生序》這篇勵志古文在網上引起熱議。文中描繪的借書之難、拜師之難、求學之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殷切勉勵、諄諄教誨,由此展示的艱苦奮斗精神與當前倡導的奮斗觀高度契合。
在多元思潮、網紅經濟、快餐文化影響下,有的官兵深受極端利己主義、文化消費主義、佛系躺平擺爛等思想侵染,有的官兵耽溺“偽奮斗”、沉淪“喪文化”,奮斗熱情在“享樂養(yǎng)老院”中逐漸弱化。青年官兵生理心理正處于幼稚向成熟的轉變階段、“拔節(jié)孕穗”的關鍵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塑性強,關鍵是要用習主席關于新時代奮斗觀的重要論述教育引導他們,在校準方向、踐行目標、升華情感三個維度中端正新時代奮斗觀。
一要校準奮斗方向。馬克思說,“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縱觀歷史,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人民是奮斗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更是青年官兵奮斗的依靠力量和價值立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將個人夢融入強國夢、強軍夢,才能真正獲得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滿足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青年官兵要選準奮斗方向,心中厚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擔當,牢記人民幸福就是個人幸福。
二要踐行奮斗目標。幸福源于奮斗,奮斗是實現(xiàn)幸福的途徑。安逸享樂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青年官兵生長在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異常豐富的新時代,大多沒有“家貧”經歷,更沒有“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的困境磨練。程開甲奉獻大漠20多年,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南仁東22載春秋時光,開啟“中國天眼”;錢七虎奮斗一甲子,鑄盾60年。青年官兵要自找苦吃,明白“夫艱苦之境,天之所以開王伯也”,要主動到艱苦邊遠的地方去,到矛盾多困難大的基層一線去,多當幾回“熱鍋螞蟻”,多接幾回“燙手山芋”。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補齊備戰(zhàn)打仗的短板弱項、打通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堵點卡點,在風吹日曬、摸爬滾打中攻克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
三要升華奮斗情感。馬克思說,“我的勞動是自由的生命表現(xiàn),因此是生活的樂趣”。從師求學之中,宋濂“足膚皸裂”“四支僵勁”“缊袍敝衣”,仍無慕艷之意,因為奮斗過程就是一種幸福,能給人帶來獲得感,會讓人“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如果僅僅關注目標結果,并不能帶來幸福。有研究表明,不論結果多誘人,在一段時間內,人們的幸福感都會回到原先水平,這就是幸福回歸均值現(xiàn)象。在奮斗中找到幸福,關鍵是要在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樂趣所在;在所做即所愛中感受幸福,在奮斗過程中不斷“微積分”;在完成小目標中找到小幸福,在小幸福中充沛自己的精神世界,實現(xiàn)自我價值。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我們要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牢記初心使命、奮力拼搏進取,傳承奮斗精神、勇?lián)鷱娷娭厝巍?/p>
【作者單位:新疆阿克蘇軍分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