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
日前,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付新華教授團隊揭開了螢火蟲成蟲發光器發育的關鍵機制。團隊利用比較基因組學、比較轉錄組學及基因干擾等技術,對水棲螢火蟲雷氏螢蛹早期的、中期的、晚期的發光器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了2個關鍵的hox轉錄因子AlAbd-B和AlUnc-4,兩者通過相互作用,啟動并調控熒光素酶蛋白的表達。
10000.00
“9 999.98,9 999.99……”2024年3月4日14時48分,隨著一枚金剛石鉆頭持續刺破地下巖層,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前方指揮部電子屏幕上的數字瞬間躍至“10 000.00”,我國首口萬米深科學探索井正式穿越萬米大關。這標志著繼深空、深海探索大自然的壯舉之后,我國在深地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
1億億電子伏
據悉,科學家利用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在天鵝座恒星形成區發現了一個巨型超高能伽馬射線泡狀結構,并從中找到了能量高于1億億電子伏宇宙線起源的候選天體。這是迄今人類能夠確認的第一個超級宇宙線源。據介紹,“拉索”此次發現的巨型超高能伽馬射線泡狀結構距我們約5 000光年,尺度超過1 000萬個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