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峰 吳臻旺 張元恒



摘要:通過對近年來全國發生的幾起橋梁側翻事故進行案例分析,結合本地一些重要點位橋梁的抗傾覆計算分析結果,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防治對策措施。為既有橋梁的加固整治和新建橋梁的優化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城市橋梁; 抗傾覆; 計算分析; 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U447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近年來,全國陸續發生幾起橋梁側翻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社會影響大,群眾關注度高。本文旨在通過對鄂州大廣高速事故、江蘇無錫312國道高架橋坍塌、浙江蕭山高架引橋垮塌事故、廣東粵贛高速大橋傾覆事故、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傾覆事故、“11·26”南京高架橋垮塌事故、內蒙古包頭高架橋坍塌事故等進行分析,并結合成都市區內環路某跨線橋進行分析計算,分析橋梁發生傾覆事故的主要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設計預防、加寬橋墩、加寬蓋梁、增加連接件等防治對策措施。為既有橋梁的加固整治和新建橋梁的優化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最后從橋梁傾覆事故和計算分析得出在設計階段、使用階段、維護保養、管理層面等方面的重要啟示和思考。
1典型案例分析
通過對鄂州大廣高速事故、江蘇無錫312國道高架橋坍塌、浙江蕭山高架引橋垮塌事故、廣東粵贛高速大橋傾覆事故、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傾覆事故、“11·26”南京高架橋垮塌事故、內蒙古包頭高架橋坍塌事故等進行綜合對比分析(表1)。
通過對七座橋梁垮塌事故的初步分析研判,可以得出車輛超載偏載、獨柱墩單支座、梁體自重較輕等是造成橋梁傾覆垮塌的主要因素。
2橋梁抗傾覆計算分析
2.1抗傾覆驗算方法
根據JTG 3362-201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梁設計規范》第4.1.8條的條文說明,發生傾覆事故的橋梁基本特征為:上部結構采用整體式箱梁,結構體系為連續梁,上部結構由單向受壓支座支撐;橋臺或過渡墩采用雙支座或三支座,跨中橋墩全部或部分采用單支座。在對各座橋的各聯進行抗傾覆風險場景判定后,選取最具代表性的聯跨進行驗算(圖1)。
根據JTG 3362-201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第4.1.8條[1],持久狀況下,梁橋不應發生結構體系的改變,并同時應滿足下列規定。
在作用基本組合下,單向受壓支座始終保持受壓狀態。
按作用標準值進行組合時,整體式截面簡支梁和連續梁的作用效應應符合式(1)的要求。
Sbk.i/Ssk,i≥2.5(1)
具體計算過程參照新橋規第4.1.8條的條文說明進行。
2.2某跨線橋抗傾覆驗算
2.2.1橋梁總體情況
該跨線橋全長661.02 m,其中橋跨長度為453.8 m。上部結構設計為混凝土連續彎箱梁橋,分A、B、C、D共4聯(表2)。
A、B、D聯跨度均為5×21.8 m,C聯跨度較大,為(21.8+26.77+26.03+31+21.8) m,因此,選取具有代表性的C聯箱梁進行抗傾覆驗算。混凝土箱梁采用直腹板單箱單室截面,頂板寬10.0 m,底板寬7 m,兩側各外挑1.5 m,兩邊跨箱梁中心高度為1.2 m,中間三跨箱梁中心高度為1.3 m。
2.2.2計算荷載
恒載
一期恒載:結構自重。
二期恒載:防撞欄桿:單側10.23 kN/m;橋面鋪裝:7 cmC40混凝土+防水層+5 cm瀝青混凝土鋪裝。
活載
按照現行城-A級進行計算。軟件自動考慮活載的不利布置。
2.2.3計算模型
利用Midas軟件建立空間三維桿系模型(圖2)。
2.2.4支座反力
計算得到結構在恒載支反力和活載作用下最小支反力如圖3、圖4所示。
2.2.5抗傾覆驗算
將1-1、6-1作為失效支座,計算結果見表3。
將1-2、6-2作為失效支座,計算結果見表4。
C聯橋梁在基本組合下,1-1、1-2、6-1、6-2出現負反力,單向受壓支座出現脫空;按作用標準值組合時抗傾覆穩定系數為1.12,小于2.5。
綜上,該聯橋梁抗傾覆穩定性不滿足新橋規要求。建議盡快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3橋梁抗傾覆防治對策措施[2-4]
3.1設計預防
(1)橋墩設置多支座,盡量避免設置單支座橋墩。
(2)偏心荷載較大時宜設置門架橋墩,門架橋墩可為主梁提供較大的扭矩以防止傾覆。
(3)鋼箱梁端部壓重,當支座反力較小時可灌注混凝土以避免傾覆。
3.2加寬橋墩
(1)既有橋梁橋墩外包加寬,原墩外表面鑿毛,種植鋼筋后包裹混凝土加寬。
(2)既有橋梁橋墩兩側增加立柱,新增立柱采用鋼結構并與原橋墩連接為一體。
(3)新增立柱采用鋼結構并與原橋墩連接為一體,與原墩等厚兩側增加澆筑混凝土。
3.3加寬蓋梁
橋墩增加鋼抱箍蓋梁,蓋梁采用鋼構件與橋墩連接采用抱箍。
3.4增加連接件
(1)增加蓋梁同時增設連接件,增加蓋梁以拉大支座間距同時增加連接構件。
(2)增加錨固鋼板增設連接件,在梁體和橋墩上分布增加錨固鋼板作為連接件的基礎。
4結束語
通過對橋梁側翻事故進行案例分析、梳理、總結;部分橋梁抗傾覆計算復核,得出在設計階段、使用階段、維護保養、管理層面等方面的重要啟示和思考。
(1)設計階段,盡量避免使用獨柱單支座橋梁結構,不可避免時,偏載影響應考慮充分。
(2)使用階段,超重車輛過匝道盡量走橋面中央,遇到多輛重車靠橋梁單側排行時,應盡量避免同步過橋。
(3)維護保養,匝道橋面單側打圍施工時,避免兩輛及以上車輛同時通過打圍區域。
(4)管理層面,加快全面復查獨柱單支座橋梁結構,根據驗算結果從速處理。
參考文獻
[1]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G 3362-201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
[2]殷新鋒,楊小旺,豐錦銘,等.獨柱墩連續彎梁橋抗傾覆穩定影響因素分析[J].公路與汽運,2016,(1):156-161.
[3]牛洪剛.城市公路橋梁抗傾覆驗算與加固改造的設計方案研究[J].公路工程,2018(2):129-133.
[4]趙牧舟,潘盛山,王吉翀.大跨徑小半徑連續彎梁橋抗震性能研究[J].北方交通,2017(5):1-4.
[作者簡介]鄧雪峰(1981—),男,碩士,正高級工程師,從事橋梁隧道及交通規劃設計質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