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考察調研,第一站,便來到位于沙坪壩區土主街道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步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運營調度中心了解通道建設運營情況,走進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聽取貨物集散、運輸路徑、運營成本和效益等介紹,還聽取了重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情況匯報,參觀了重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成果展示。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大家在物流一線,也是在對外開放一線,通過你們的辛勤勞動,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推動西部大開放、促進西部大開發,物流很重要”……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情寄語,為巴渝大地奏響發展樂章。新時代新征程,現代化新重慶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暢通實體經濟“筋絡”
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運營調度中心考察調研。
這個調度中心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運行“大腦”,中心大屏幕上匯集了通道各個節點的數據,在這里,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監控廣西欽州港、海南洋浦港等關鍵碼頭、站場的情況,進行跨區域遠程聯動。
西部陸海新通道將廣袤的西部地區與浩瀚的海洋緊密相連,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調度中心考察時強調:“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這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運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通道,其前身叫作“南向通道”。它雖位于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卻實現了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更好地將“一帶”和“一路”這兩條東西走向的經濟走廊連接起來。
有別于其他開放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一端連著內陸腹地,一端連著廣袤海洋,將鐵路運輸的快速高效優勢和海上運輸的低成本優勢疊加,全方位提升了西部地區的國際物流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而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誕生地,重慶在通道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角色——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
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情況,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楊琳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重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如何發揮運營組織中心作用。
“我向總書記匯報:2023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有3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共運輸貨物近18萬標箱,同比增長21%,貨值約280億元,同比增長16%。這一數據,比2017年重慶首次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時,貨運量增長了60倍,貨值增長了87倍。”楊琳說。
不僅如此,重慶還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與其他物流大通道聯動。2023年,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聯運9.25萬標箱,同比增長62%。
這樣一條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物流大通道,其建設運營需要國內多個省區市以及沿線國家有關城市的共同參與、攜手同行。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各地參與通道建設的情況,他特別強調:“各有關方面要齊心協力,把這一標志性項目建設好、運營好,帶動西部和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
自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以來,重慶一直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
2017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常態化運行時,重慶就與廣西達成一致,邀請更多省區市加入通道建設。
2022年7月,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2”共建新格局。今年3月,除“13+2”省區市外,江西南昌,湖北武漢,河南鄭州、新鄉,河北石家莊等城市都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與重慶建立了合作關系。
與此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外的“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
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國家120個,輻射港口503個,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
新疆葡萄干、西藏牛肉干、貴州遵義紅茶等,重慶的整車、汽摩配件、化工品等,都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源源不斷向境外銷售;東盟國家的水果、礦石等產品,也沿著這條線路進入國內市場。現在,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上,線路去、回程貨物基本實現了雙向運輸平衡。
發展至今,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經成為我國超大規模內需市場與國際市場高效鏈接的重要紐帶,為西部地區深度參與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重要支撐與保障。
“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
“當年您在德國接的那班車,就是從這里發出的。”在介紹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即團結村中心站)時,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重慶中心站常務副總經理王海翔特別提起2014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杜伊斯堡見證中歐班列(渝新歐)到站的往事。
團結村中心站是一座國際化的一等大站,是重慶最重要的鐵路樞紐站場之一。可它在2009年正式開通運營時,不過是一個四等小站。
它的蛻變,緣起于2011年中歐班列(渝新歐)的正式開行。
隨著列車轟鳴聲替代古老的駝鈴聲,沉睡的古絲綢之路開始蘇醒,距出海口和邊境線均2000多公里的重慶,從此有了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我國西部地區與歐洲的貨運時間從40多天縮短至15天左右。
10多年來,中歐班列(渝新歐)已累計開行超1.5萬列,運輸箱量超130萬標箱,運輸貨物近1700萬噸,累計運輸外貿貨值超5300億元。
“我還向總書記介紹,現在團結村中心站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始發點。”王海翔說,2017年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常態化班列從這里發車,這讓重慶運輸貨物到東盟等地的時間,從平均32天縮短至18天左右,綜合物流成本下降約50%。
如今,團結村中心站匯聚了重慶“東南西北”四向物流通道:往東可以通過渝甬班列前往寧波,然后出海;往西可以走中歐班列(渝新歐)前往歐洲;往北可以搭乘“渝滿俄”班列直達俄羅斯;往南可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直達廣西欽州港,然后運往全球。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團結村中心站也隨之蛻變,從每天裝卸一兩節車板,到每天裝卸1000節車板,在全國陸港樞紐中僅次于陜西西安,排名第二。
從團結村中心站出口的貨物,也從原來的服裝、化工品、礦產品等,向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轉變。
以汽車為例,2023年,園區出口整車近9萬輛,增長近7倍;進口整車近7000輛,增長75%。截至今年3月底,整車進口累計達3.91萬輛,連續多年居內陸第一。
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當日,站場上就有不少“中國制造”的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等待裝箱,準備運往歐洲、東南亞等地。
“總書記對我們說,通過你們的辛勤勞動,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這些話讓王海翔備受鼓舞,“下一步,我們將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倍工作,把團結村中心站建設好運轉好,把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物流大通道維護好,為重慶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