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考察時強調:“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重慶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新定位,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服務高質量發展,在發揮“三個作用”上展現更大作為。
提升通道物流保障能力。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七大交通走廊”建設,織密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高質量推進“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構建以國家物流樞紐為引領、區域性物流節點為支撐的多層級物流樞紐網絡體系。發揮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示范帶動效應,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體系和集疏運體系建設,進一步暢通進港、進園等物流通道,拓展多元化國際物流組織,把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和綜合運輸通道。
提升通道經濟帶動能力。創新通道經濟、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平臺經濟發展模式,促進通道與區域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樞紐港產業園建設,打造先進裝備成套基地、先進材料基地、物流及現代供應鏈服務業基地,深化中老泰“三國三園”(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泰國羅勇工業園、老撾塔納楞陸港)合作,打造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示范區。持續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服務貿易出口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國際物流樞紐集聚效應,推進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提升整車、零部件等貨物集散、分撥能力。提升產業帶動與服務能力,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積極打造出口集成、加工、拆解、海外組裝中心,圍繞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提升金融、科技、現代物流等領域開放水平。
提升通道高水平共建能力。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省部際聯席會議、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機制,推進重大事項、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臺的協同聯動和共建共享,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跨區域經貿合作。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在統籌協調、資源配置、區域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密切與東盟及通道沿線地區經貿和物流合作。充分發揮運營平臺公司的主體帶動功能,持續壯大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擴大“陸海優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覆蓋面,提升貿易主體聚集和貿易服務能級。
提升通道大數據管理和信息服務能力。發揮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項目作用,加快通道運營管理服務數字化和通道設施數字化建設。持續拓展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應用場景,積極探索跨境數據流動,打造“中新數通”品牌及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西部數據交易中心發展能級,激發數據交易活躍度,打造集聚西部大數據產業鏈各節點、各行業數智化協同的樞紐。搭建開放、共享、安全的公共服務平臺,開展供應鏈大數據服務和物流大數據服務,加快智慧國際鐵路聯運、智慧跨境公路物流等應用場景的開發設計、應用推廣,提升物流運營管理的線上線下協同聯動能力。
作者:重慶社會科學院國際經貿與物流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