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曉 段興鋒



摘 要:港鑫東方碼頭位于寧波穿山半島東北側,布置于原漲水潮島,碼頭前沿水域水下地形復雜多變,碼頭前方流態復雜、流速較急且存在“潮流切變線”,船舶靠離泊需安排于白天鎮海高平潮時。近年來,屢有低平潮期間發生斷纜險情,本文通過分析碼頭前方潮流情況,特別是過“切變線”時的操縱難度來拓展靠離泊時間窗口,降低船舶的在泊時間,改善船舶穩泊安全以及提高碼頭生產效率。
關鍵詞:螺頭水道;港鑫東方碼頭;靠離泊時間窗口;潮流分析;切變線
0 引 言
港鑫東方碼頭位于浙江省寧波市穿山半島東北側,螺頭水道南部,北隔螺頭水道與舟山本島相望,東西兩側經螺頭水道與峙頭洋、金塘水道、冊子水道相接。碼頭布置于原漲水潮島,碼頭前沿水域水下地形復雜多變,等深線曲折,碼頭東側為巖基裸露,往東是長柄嘴,長柄嘴和碼頭之間有一凹形小港灣,碼頭西側為淤泥質軟土,再往西便是光明散雜貨碼頭,如圖1所示。
2020年5月4日,“精靈”輪在碼頭系泊期間連續2次發生斷纜事件,最后一次船舶大幅度脫開碼頭,船舶纜繩依次斷裂,最終在2艘監護拖船助推下,船舶離開碼頭前往錨地拋錨。船舶的穩泊安全,尤其是深吃水船,成為制約碼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受碼頭前方復雜流態、潮流流速較大的影響,船舶靠離泊需安排于白天鎮海高平潮時。如何在保證船舶靠、離泊安全的同時,又能為靠、離泊打開潮流時間窗口,對于碼頭的生產同樣極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碼頭前方潮流情況,特別是過“切變線”時的操縱難度拓展靠離泊時間窗口,降低船舶在泊時間,改善船舶穩泊安全以及提高碼頭生產效率。
1 港鑫東方碼頭概況
港鑫東方碼頭經升級改造后泊位總長度為365.5 m,走向為055°—235°;前沿停泊水域設計水深-13.95 m,停泊水域寬度為65 m;回旋水域按橢圓形設置,長軸為690 m,短軸為500 m,回旋水域設計水深為-15.35 m。碼頭的總平面布置如圖2所示。
2 穿北水域的潮流情況
2.1 螺頭水道
大潮汛,螺頭水道初落流一般出現在鎮海高潮后0.5~1.0 h,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速逐漸增強,急落流往往出現在鎮海低潮前1 h左右,最大可以達到5~6 kn;鎮海低潮后0.5~1 h,落流變緩轉平流,接著開始轉為漲流。中小潮汛,螺頭水道初落流一般出現在鎮海高潮后1.0~1.5 h,流速最大可以超過4 kn;鎮海低潮后1.0~1.5 h潮流開始轉漲。
2.2 港鑫東方碼頭前方水域
受地形和島礁位置影響,港鑫東方碼頭前方水域呈現如下特征:主航道東流受漲水潮礁的阻擋作用,一股流沿光明碼頭岸線往西南向,另外一股從港鑫碼頭后方呈推開流的態勢流向碼頭。大潮汛,鎮海高潮后1~1.5 h光明碼頭前沿出現洄流,洄流逆向前行,主航道落流越急該洄流越強。洄流流向西南,流速由開始時約0.5 kn增強至3 kn左右,洄流經光明碼頭后折返,轉為西北流,沿光明碼頭西側岸線流出,如圖3所示。
主航道東流受到港鑫東方碼頭西側后方岸形的阻擋,在碼頭側形成極強的推開流,而且越往碼頭邊推開流越明顯。鎮海高潮后0.5~1 h港鑫東方碼頭邊開始初落,流速迅速增大,鎮海高潮后1.5 h小潮汛、大潮汛流速分別可增至1.5 kn、2.5 kn左右;鎮海高潮后2 h后,港鑫東方碼頭前方流速繼續增強,小潮汛、大潮汛分別可增至2~3 kn、4~5 kn;最急落流出現在鎮海低潮前2 h左右,小潮汛可達4 kn多,大潮汛可達6~7 kn,如圖4、圖5所示。
大潮汛,鎮海低潮前2 h至低潮后1.0~1.5 h,隨著螺頭水道落流流速的增強,在岸形彎曲地段、凹凸處附近和光明碼頭前沿出現數量不等的漩渦,整個碼頭前沿流態紊亂。中小潮汛,較強的洄流集中在低潮前后1 h內。大潮汛,鎮海低潮后1~1.5 h,隨著主航道漲流的開始,流態開始逐漸恢復平穩,流速減緩。從鎮海低潮潮后2~2.5 h開始至高潮后0.5~1 h,維持平流或微漲流狀態。中小潮汛,鎮海低潮后1.0~1.5 h至鎮海高潮后1.5~2.0 h,光明碼頭前沿流態相對穩定,以平流、微漲流為主。
鎮海低潮后1.0 h,港鑫東方碼頭前沿由落流開始轉為漲流,鎮海低潮后1.5~2.0 h漲流最大流速約2 kn,低潮后2 h20 min開始變落水,鎮海低潮后2.5 h開始呈現回流階段的落水,最大流速約1.5~2.0 kn,之后潮流趨緩,約0.5 kn。小潮汛則表現較弱。
2.3 切變線的影響
港鑫東方碼頭前沿存在潮流切變線,由于切變線的位置距離碼頭較近,此時碼頭靠離泊船舶的船速較低,船舶過切變線時,艏艉所受的反向潮流會給船舶操縱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對于船舶控速來說,過切變線時,要想船舶航行在預定的計劃航線上,必須大舵角克服不同向流對船舶的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船速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對于船舶保向來說,切變線會給船艏、船艉帶來方向不同的潮流作用力,進而產生轉船力矩,最終給船舶安全造成威脅。一般力矩往往會隨著流速的增大而增大,船舶和切變線所產生夾角度數越大,力矩帶來的影響就會越大。受強反向流影響,多數船舶都會出現嚴重偏轉的情況,失控問題隨之發生。因此,港鑫東方碼頭前沿水域的切變線會給船舶的操縱帶來較大風險。
3 靠離泊時間窗口的選擇
初期實船靠泊港鑫東方碼頭選擇鎮海高平潮時左舷靠泊,離泊的時間窗口同樣選擇鎮海高平潮。此后,考慮到船舶穿越切變線存在的操縱風險:過潮流切變線時,船舶左舷船艉受漲流、右舷船艏受落流作用,艏艉流壓轉船力矩造成船舶逆時針偏轉,特別是重載深吃水船,船艏容易大幅向左偏轉,短時很難用車、舵克服。當轉頭角速度較快時,很難短時間內控制并穩定船首向。船艏左轉后艏對港鑫東方碼頭,陷入危險局面。由于流場切變線離港鑫東方碼頭距離較近,給駕引人員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盡管港鑫東方碼頭邊的緩流時段從初漲1 h到初落1 h的時間共有約4 h,但是再疊加降低潮流切變線對于船舶操縱和航行安全的影響,港鑫東方碼頭船舶靠離泊時間窗口就確定為鎮海高平潮時,同時從降低推開流對于船舶穩泊的影響,常態化采用左舷靠泊的方式。
3.1 靠泊時間窗口的選擇
根據碼頭前沿預報點S1、S4和S5的預報數據,在鎮海高平潮前30 min至高平潮時間段內,在大潮期間,碼頭前沿450 m最大流速不超過2.7 kn,碼頭邊最大流速不超過1.4 kn;小潮期間碼頭邊最大流速不超過1.2 kn,根據碼頭前沿實際靠船經驗,在這樣的流速作用下,船舶操縱相對可控。根據2020年7月-12月3個預報點大潮和小潮的數據分析,碼頭前沿在鎮海高平潮前30 min至高平潮時間段內不存在“小切變線”(小切邊線是由于港鑫東方碼頭邊局部小范圍的回流所產生的),這有利于船舶靠泊操縱。
從統計數據看,對于鎮海高平潮后的時間段,至少有約7 h的時間段內,碼頭前沿沒有潮流切變線,但是鎮海高平潮至鎮海高平潮后30 min內,碼頭前沿3個潮流預報點的流速增加較快,但流速相對較緩,約0.9~1.5 kn;鎮海高平潮后30 min之后的時間段,碼頭前沿3個潮流預報點的流速增加較快,流速較急,不利于船舶操縱。因此鎮海高平潮后30 min之后的時間段不宜作為靠泊窗口。
根據實測及預報潮流分析,結合引航實操經驗,靠泊時間窗口定為鎮海高潮前30 min至鎮海高潮后30 min,那么靠泊時間窗口就由目前鎮海高潮時這一個點擴大為鎮海高潮前0.5 h至鎮海高潮后0.5 h共1 h的靠泊窗口期,注意大潮汛時應盡量趕早。
3.2 離泊時間窗口的選擇
相對于靠泊操縱而言,船舶離泊操縱相對較容易。碼頭前沿水域水深條件良好,并且沒有其他礙航物,一般來說,在拖船的協助下,控制好風、流對船舶操縱的不利影響,應避開急流時段,特別是急落流時段。
根據碼頭前沿流速觀測統計分析,大潮時鎮海低平潮前約4.5 h至低平潮后45 min時間段內,碼頭前沿流速大于2 kn;小潮時鎮海低平潮前4.5 h至低平潮后1.5 h時間段內,碼頭前沿流速大于2 kn。大潮汛時鎮海低平潮前4.5~4.0 h流速由2.0 kn上升至2.5 kn;小潮汛時鎮海低平潮前4.5~4.0 h流速由2.0 kn上升至2.3 kn,鎮海低平潮后1.0~1.5 h流速由2.5 kn下降至2.0 kn。
根據實測及預報潮流分析,結合引航實操經驗,為了提高離泊時間窗口的可操作性,離泊時間窗口應避開鎮海低潮前4 h至鎮海低平潮時。那么離泊時間窗口則由鎮海高平潮時擴大為共8 h的離泊時間窗口期,只需避開鎮海低潮前的4 h,即鎮海高潮后2 h至鎮海低潮時。
4 實船驗證
4.1 靠泊操縱
船舶從蝦峙門進口靠泊全程約15.5 n mile。計劃抵達L1報告線的進口時間為靠泊前1 h 45 min,此時航道內漲水比較明顯,為保障交通流的正常,宜保持11 h左右速度通過蝦峙門航道,通過蝦峙門航道時間40 min左右。計劃抵達1號警戒區的時間為靠泊前1 h 5 min,速度控制在10 kn左右,到2號警戒區需要大概25 min左右。此時要落實拖船和泊位情況,如有突發原因不能按計劃靠泊,需要等待時,應申請交管,在1號警戒區北面和2號警戒區之間的航道東邊,必要時掉頭頂流淌航等候。計劃抵達2號警戒區的時間為靠泊前40 min左右,提前確認拖船是否到位,泊位是否清爽,否則不要進入2號警戒區。出航道進入2號警戒區就要找機會自東向西穿越2號警戒區或通航分道,經過沿岸通航帶去靠碼頭,注意提前發布航行動態,與進、出口船加強高頻聯系溝通。
進入沿岸通航帶后,控制船位在100 m等深線附近,航向270°,這樣流壓最小。如果速度過快,在距離長柄嘴1 n mie以內時,可以停車淌航,這段流相對較順,航向容易把定。注意小型船去靠泊時,由于受帶好纜的拖船影響很大,最慢車甚至慢車航向把定都很困難,這時可以讓拖船自己動車跟著走為宜。因地處2號警戒區,交通流復雜,且需穿越警戒區,在一定時間存在逆行情況,如果出現航向把定問題將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必要時可果斷加車。計劃靠泊前20 min到達長柄嘴,長柄嘴到碼頭邊0.4 n mile,與長柄嘴保持0.2~0.3 n mile距離通過,轉向至230°,碼頭邊控制船舶橫距300 m左右,速度3 kn以下,倒車停船后利用拖船頂推入泊。注意碼頭邊的壓攏流,當離碼頭1倍船寬橫距時,令拖船適當往外拖,調整船舶平行、緩慢貼攏碼頭,如圖7所示。
橫距的控制:碼頭距30 m等深線最近0.12 n mile,距50 m等深線最近0.20 n mile,一般3萬噸級以上的船舶船位置宜擺在50 m等深線附近,3萬噸級以下的船舶位置擺在30 m等深線附近。
螺頭角方向過來,由西向東掉頭靠初落,航道上一路頂流,速度比較好控制,走出口航道右邊緣。注意提前發布航行動態,距碼頭一海里保持航速6 kn左右,帶好拖船,并繼續減車,在接近長柄嘴碼頭對開0.6 n mile處向右掉頭,速度控制在4 kn左右,掉頭過程中注意增速現象,觀察切變線位置,最后控制船位掉頭后在切變線和碼頭之間,利用拖船頂推平行靠泊。
4.2 離泊操縱
令前后兩艘拖船頂住船舶,先單綁,后解清所有纜繩。前后拖船同時松纜起拖,漲水時船尾先離,落水時船艏先離,讓里檔受流有利于離泊。將船舶拖開100~150 m,然后尾拖頂、首拖拉,并適當配合使用車舵,使船舶掉頭駛入出口航道。
4.3 拖船的使用
3萬噸級以上的滿載船舶2艘拖船助泊時,右后拖船可以根據情況向后拖,協助減速。3艘拖船助泊時,第三艘拖船建議帶在正船艉,向后拖協助減速,速度下來后可以解掉,到船頭協助頂推。在拖船協助下,過切變線后船速都能控制在4~5 kn,航向把穩后停車淌航過去,倒車速度3 kn以下。控制倒車偏轉效應的時候,最好船頭拖船頂推同時船艉拖船向外拖,這樣橫移速度不會很快,還有利于調整角度;此時碼頭邊壓攏流明顯,如果單獨靠首拖頂推來穩定船舶會造成橫移速度過快。進入2號警戒區,拖船必須到位,但是不急于帶上,可以利用拖船驅擋無法聯系又與本船有關系的小船,拖船在過切變線之前帶上即可。
4.4 穿越警戒區及分道通航的時機
由于切變線的分布大致是沿著等深線方向,及早將船舶調整到合適的位置,航向和主流方向接近,后期受橫流影響較小,這樣過切變線的角度也小,有利于穿越切變線。與此同時也避免了大角度,高走位往下插時,受橫流影響較大,占用航道時間過長,影響出口船舶的正常航行。另外,還減少了大角度穿越切變線時,可能產生短暫無法抑制的偏轉等情況。所以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應盡早駛到南側沿岸通航帶,沿著100 m等深線附近航行,既不影響航道正常出口船,又很容易地過切變線,減小操縱風險。
鎮海高潮前40 min,切變線清晰可見,如圖8所示,大概位置沿100 m等深線分布,此時首向與切變線夾角30°左右,過切變線船舶很好控制。
4.5 靠離泊注意事項
(1)及時發布動態,表明意圖,及早聯系相關船舶。
(2)密切關注相鄰泊位有無船舶開靠,尤其光明碼頭。
(3)2號警戒區船舶避讓以車讓為主。
(4)漲水時段離泊時,要充分注意切變線的影響,拖船用足,確認安全后再提速進入航道。
(5)避免在鎮海低潮前4 h至低潮時的時間段內離泊。
(6)如果交通流特別復雜,沒有良好時機穿越2號警戒區或通航分道到達碼頭,切不可強行穿越。
(7)船舶操縱人員應特別謹慎駕駛船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法進行靠離泊作業,不急躁,不冒進,確保安全。
5 結束語
港鑫東方碼頭靠、離泊時間窗口打開后,特別是離港時間窗口的擴大在保證船舶離泊作業安全的同時,又給船舶離泊帶來了較大靈活性,使得船舶有合理的時間窗口盡早離港,降低了船舶在碼頭的非作業系泊時間,從而有利于降低船舶的穩泊風險,提高了碼頭的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 曹帥.寧波港鑫東方燃供倉儲有限公司石化碼頭水文測量外業勘察技術報告[R].青島:青島海大工程勘察設計開發院有限公司,2020.
[2] 任律珍,段興鋒.寧波港鑫東方燃供倉儲有限公司白峰碼頭船舶靠離泊和穩泊方案專題研究[R].廈門:集美大學,2022.
[3] 熊振南,金文輝.小型船舶靠泊寧波港鑫東方白峰碼頭安全操縱[J].航海技術,2016,No.219(03):10-13.
[4] 張焱.寧波港港鑫東方白峰碼頭船舶靠離泊的安全操作[J].世界海運,2015,38(07):24-26.
[5] 王寶金.寧波光明碼頭的流況和靠離泊時機選擇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7,17(06):24-26.
[6] 李飛鏑.通過旋回降速靠泊寧波舟山港光明碼頭的探索[J].航海技術,2022,No.257(05):10-13.
[7] 張光輝.寧波穿山港區光明碼頭靠泊技術[J].航海技術,2014,No.209(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