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燕
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習作教學對于他們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低年級學生習作教學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學生對寫作存在畏難情緒、缺乏真情實感等。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習作,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如何改變習作教學的現狀,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質量,我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注重平時的積累
詞語的積累來源于課本,來源于學生的平時閱讀,我堅持保證每天半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讓學生能夠靜心閱讀,并對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進行適當積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好的詞句的標準不是很明確,那就可以從四字詞語、ABB型的詞語開始,也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沒有見過的新詞。句子則從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等帶有修辭方法的句子入手。
課堂上,在課文的學習中,遇到好的詞句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和學生一起讀書,讀到精彩章節還會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學生們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激發了讀書的興趣,也豐富了自己的積累和想象。
二、訓練方法多樣化
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訓練,如游戲化教學、小組合作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寫作。
擴詞成句:教師給學生一個主題詞,引導學生擴寫句子。如“小河”,引導學生們加數量詞“一條小河”,加形容詞“一條清澈的小河”,加擬聲詞“一條清澈的小河嘩啦嘩啦地流著”,加入修辭“一條清澈的小河,歡快地流淌著,‘嘩啦啦,嘩啦啦像是在唱歌”。這樣一步步進行擴句的練習,從而慢慢引導學生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的過渡。
故事接龍:教師給出一個故事的開頭,然后讓學生接著往下寫,每個人都可以為故事添加新的情節和角色。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互相補充。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編寫童話: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編寫童話故事,可以是對現有童話的改編,也可以是全新的創作。在學習了《沙灘上的童話》后,給出故事的開頭,“在一片沙漠中,有……”并運用這一課所學詞語進行續編故事。學生們編織著一個個美麗的童話故事。通過編寫童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鍛煉寫作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創設生動的寫作情境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寫作情境,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春天到了,我們組織學生到校園里、到田野中去尋找春天,進行戶外觀察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奇妙,然后引導他們將所見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感受力。
結合節日和學校的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清明節組織學生畫蛋、碰蛋,活動結束會和學生們就活動的過程進行梳理,讓學生們就自己的親身實踐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重陽節我們會組織愛老敬老活動,元旦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等,活動中,學生有了親身感受,自然就有話可說。
(二)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汲取豐富的語言營養,學習不同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每學期我們會結合學生們的年齡特點、閱讀能力,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讀物,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堂上分享閱讀心得和體會。充分利用早晨演講時間,讓學生們把感興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就喜歡的書目跟大家推薦,在表達的過程中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采用多樣化的寫作形式
單一的寫作形式往往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多樣化的寫作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日記寫作,讓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故事創作,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進行詩歌等文學體裁的寫作練習,讓學生感受不同文體的魅力。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材中的課文、插圖等都是很好的寫話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擴寫、續寫或仿寫。
(四)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反饋
學生的寫作成果需要得到及時的評價和反饋,這不僅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還能激發他們的寫作動力。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和反饋,如面批、書面評價、課堂點評等。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也要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
(五)搭建展示平臺
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作品的平臺,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墻報、微信公眾號、學校網站、廣播站等渠道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或者推薦學生的作品參加各類寫作比賽和展覽。
總之,通過創設生動的寫作情境、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采用多樣化的寫作形式、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反饋以及搭建展示平臺等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和實踐。通過注重積累,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等策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