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雖然上海男籃止步于CBA聯賽四分之一決賽,但他們的很多年輕球員快速成長,其中就包括二年級生李弘權。本賽季,他的各項數據暴漲:場均出戰28.9分鐘,比上賽季幾乎多出了一倍。場均得分11分,上賽季只有4.9分。籃板統計也比上賽季翻倍,達到場均6.4個。投籃命中率更是提高到56.4%,這是一個非常出眾的數據。因此,李弘權幾乎以全票當選了本賽季最具進步球員獎,這是對他的努力最好的肯定。
4月8日,聯賽公司公布了本賽季常規賽各獎項的獲獎名單,當時,李弘權與母親在一起,得知獲獎的消息。他熱淚盈眶,擁抱了母親,兩人都哭成了淚人。
李弘權回憶說:“那些年我在國外自費練球,是特別特別困難的。父母找工作不順利,花費也比較高,家里的經濟壓力很大。拿獎的時候,我滿腦子都是以前的回憶,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李弘權從2022年開始征戰CBA賽場,此前先是在加拿大讀高中,后在美國一邊讀書,一邊在大學籃球聯賽打球。李弘權慢慢地回憶自己的籃球發展道路,他說:“上小學的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科比,感覺籃球這項運動很帥,每天在院子里投籃。那時候家人很注重我的學業,打籃球是一種獎勵。差不多到高中時期,我參加了一個比賽,表現比較突出,有一位教練覺得我還是挺有天賦的,可以嘗試走職業籃球這條道路,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職業籃球的訓練。以高中階段的表現,我拿到了美國大學聯賽一級聯盟里海大學的邀請函。能夠在聯盟中和未來的NBA球員較量,還能夠兼顧學習,讓父母減輕學費負擔,是一條最好的道路。”
隨后,上海隊發出邀約,李弘權決定在大一賽季結束后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我有一個成為職業運動員的夢想,學業未來還可以繼續完成,但職業球員的機會不能錯過,所以就來到了上海隊,希望盡早感受職業球員的生活,讓自己有所提高。”
2022-23賽季,李弘權的初次體驗職業籃球,雖然他是球隊的重點培養球員之一,但新的環境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在球隊中的角色需要一些過程才能找到。整個賽季下來,李弘權的表現談不上多出色,但也不差。
本賽季,劉鵬擔任主教練,球隊配備了新的教練團隊,對年輕球員的使用有所不同。李弘權有了更多的場上時間,他說:“劉鵬是一個非常愿意溝通的教練,給我們年輕人增強了自信。新的助理教練詹姆斯·鄧肯是加拿大人,我從小長大的地方離他家就半個小時的車程,所以交流上沒有任何問題。大家一起努力,盡可能地把我們的水平展現在球場上。”

李弘權很珍惜機會,愿意為此付出一切。他在本賽季多次受傷,有些傷病還不輕,但他想辦法克服傷病以及疼痛的不利影響,爭取多在場上打球,多幫助球隊,因此贏得了“拼命三郎”的綽號。常規賽第三階段開始前一周,李弘權在訓練中不慎受傷,經檢查為左腳腳趾脫臼。他堅持參加了CBA全明星周末和第三階段的比賽,“到廈門的第一天,我就在網上查一天最多能吃幾粒止痛藥。星銳賽之前我吃了三顆,堅持完成了星銳賽和扣籃大賽。”李弘權開玩笑地說,自己第三階段最離不開的就是止痛藥,“其實最難受的是非比賽日,肌肉酸痛,左右腳的傷處同時有刺痛的感覺。對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來說,這很正常,只要我在球場上,會全力以赴對待每一球。”
所有的努力終將被看到。李弘權在第二個賽季的表現贏了普遍認可。榮膺常規賽最具進步球員獎,是實至名歸的事情。領獎后,他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從上賽季結束到今年賽季開始,不管多累,我都提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去場地加練,休息日同樣如此。這是我對籃球的熱愛和態度。”
實際上,在上海隊,李弘權、戴昊、李添榮這些球員在一起,相互促進和激發,在良性競爭中不斷提高。這也是李弘權在本賽季獲得進步的重要原因。他說:“我們幾個都是很好的兄弟,平日互相鼓勵和督促,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很喜歡和他們一起打球的感覺,很有活力和激情。”
上海隊主教練劉鵬表示:“對籃球的熱愛督促他們成長,李弘權以及其他的年輕球員很享受在隊中展現出的個人價值,他們的責任心很強。”
“我在球場上,想的就是打好每一個球。我一直有個心態,就是一定要比對手更有饑餓感,對每個球都是如此。我覺得這種霸氣能鼓舞身邊的隊友,不管對手是誰,都能把他們贏下來。”天道酬勤,本賽季結束后,李弘權得到國家隊的召喚,入選了國家隊短訓營。這對他意義不小。李弘權認為:“為國爭光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我從小在國外長大,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表現和努力,站到國家隊的這個平臺,去鼓舞和我有同樣經歷,正在海外追逐籃球夢想的中國年輕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