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藥物怎么吃都行,那就錯了。因為有些藥物如果服用得不合理,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藥量過大需注意 在使用藥物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比如,常見的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退熱藥,每天用量不得超過2克,否則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甚至導致肝衰竭。
藥量過小誤病情 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病情控制也需要服藥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有的人擔心藥物副作用,認為小劑量比較安全,就自行減少藥量。但是這樣可能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從而貽誤病情。
時間隨意隱患多 有些藥物需要按照較為嚴格的時間要求服藥,比如抗凝藥物阿哌沙班1日2次(應每隔12小時服用1次),為了最好的療效和安全性應該早晚各服1次。如果隨早午餐服用,就會導致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而夜間很低,進而影響療效,造成出血或者形成血栓的風險。
擅自停藥出問題 很多人知道抗生素不能濫用,長期服用會產生耐藥性。但是不同的細菌感染,所用抗生素的種類和療程均有所不同。如果癥狀有所緩解就停藥,不僅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細菌還可能沒有被殺死,從而導致再次感染、病情復發。所以在服用抗生素時,一定要謹遵醫囑。
應斷不斷有風險 一些藥物如催眠藥艾司唑侖達到預期療效后就應與醫生溝通逐漸減停藥量,否則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如宿醉效應和依賴性,不僅影響正常生活,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從不復查只吃藥 很多人生病覺得吃了藥就萬事大吉,卻忘記了定期檢查。比如,高血壓患者在服藥的同時也需要定期檢查,以便醫生評價降壓藥療效和檢查器官損害情況。為了更好的治療效果,大家也可以學習在家自測血壓,從而更好地幫助醫生評估血壓控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