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靶向藥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獲益和更高的生活質量。但是,靶向藥是否適合所有癌癥患者呢?使用靶向藥會有哪些不良反應?有哪些常見的誤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腫瘤靶向藥。
為何有些患者不適合?
腫瘤靶向藥是專門針對腫瘤特異性靶點的治療藥物。腫瘤靶向藥被選擇性地運送到腫瘤部位,在特定的腫瘤靶組織、靶器官、靶細胞內發揮作用,不影響或很少影響正常組織、器官的、細胞功能,可達到提高療效、減少或減輕不良反應的目的。
靶向藥治療效果好,但并非人人適用。每種靶向藥只能針對一種或是少數幾種靶點,這些靶點其實就是腫瘤細胞內突變的基因。同一類癌癥患者體內并不一定都存在相同的突變基因。因此,在使用靶向藥前,患者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一系列檢查。
靶向藥并非完美
相對于化療藥,靶向藥引發的不良反應一般程度相對較輕,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疲乏、惡心、嘔吐、口腔炎、手足部位皮疹、肌肉關節疼痛、腹瀉、高血壓、中性粒細胞減少、肝功能異常等。
靶向藥還存在耐藥問題。服用靶向藥后多久會產生耐藥,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可能數月內就會出現耐藥,有些患者可能要一年。出現耐藥后就需要換藥。
避開靶向藥用藥誤區
誤區一:不必嚴格定時定量服用藥物
口服靶向藥必須固定時間,嚴格按照說明書的用量服用。每日1次的藥物應在每天的固定時間服用,每日2次的藥物需要間隔12小時,每日3次的藥物需要每隔8小時口服1次。這樣做是為了確保血藥濃度穩定,以發揮最佳藥效。如果不能嚴格定時定量服藥,不僅會影響藥效,還可能加重不良反應,加快耐藥的產生。
誤區二:漏服靶向藥后可以補服或加量
患者不小心忘記服藥,能不能補服藥物,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以1天1次的藥物為例,如果距下一次服藥時間大于12小時,需要盡快補服;如果距下一次服藥時間小于12小時,就不要再補服了,也不要在下次吃藥時增加藥量。擅自增加藥量不會增加藥效,只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如果是1天多次服用的藥物出現漏服,如何補服應咨詢藥師。
誤區三:靶向藥反應小,不用監測
服用靶向藥期間,患者應留意身體反應,遵醫囑定期隨訪并監測各項指標。如果患者不能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和監測,很多異常情況單憑自己的感覺很難及時發現,等到明確診斷時往往已經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