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爺今年82歲,2018年,于大爺因為冠心病心絞痛做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術后就開始服用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
兩種抗血小板藥一起用,醫學上說是“雙聯抗血小板治療”(以下簡稱“雙抗”),為的是強化抗血小板,防血栓。
這種治療一般是服用1年后停掉一種藥,單用一種抗血小板藥即“單抗”治療就可以了。可是于大爺忘了,醫生給的出院小結也不知道放哪兒了。每次到醫院開藥就說是放了支架醫生讓吃的,竟稀里糊涂地服用“雙抗”藥物5年多。直到最近一個多月里多次發生鼻出血,醫生才發現他5年多來一直口服兩種抗血小板藥,便趕緊讓于大爺停掉一種藥,鼻出血算是止住了。
還好只是鼻出血,且出血量不算大,及時止住了,沒有更嚴重的后果,真是萬幸!要是消化道出血,還不一定能及時發現。
冠狀動脈放了支架或球囊擴張后服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是為了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
在冠狀動脈放支架或者是球囊擴張的過程中,血管內膜是損傷的,損傷的內膜就容易形成血栓。而因為內膜損傷后會刺激血管壁增生,擴張開的血管很容易再狹窄,所以支架或球囊上會涂上藥物,用來抑制血管壁的增生,預防再狹窄。可這樣一來,再狹窄是得到抑制,血管內膜的修復卻減慢了。沒修復好的內膜表面粗糙,容易吸附血小板,又增加了血栓風險。
如果支架內血栓形成,冠狀動脈就會突然完全閉塞,心肌的血液供應一下子停止了,那是非常危險的。
因此,冠狀動脈支架或球囊擴張術后,醫生就會讓患者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來強化抗血栓。這3種藥都是抗血小板藥,只是作用方式和作用點不同,阿司匹林是一類,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是另一類。
可是,抗血栓就會增加出血風險,強化抗血栓,出血風險就更高了。
支架術后出血同樣增加心血管病和死亡風險。
強化抗血小板治療遇到的首要問題是出血。出血發生在重要部位或者大出血同樣危險,如腦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樣會加重病情,甚至增加死亡率。
研究發現,和6~12個月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比較,延長服藥時長,雖然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和支架內血栓的風險,但是大出血及全因死亡風險增加。絕大多數的研究顯示,超過12個月的“雙抗”治療不僅沒能降低缺血事件的風險,反而增加了出血風險。
所以,冠狀動脈支架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要注意預防出血,如出血要及時改為單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