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底,貴州省關嶺縣盤江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項目一期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該項目是貴州省目前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場站,也是全國單體最大N型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技術組件應用場景光伏場站。
在安順市,一組組光伏板裝點成深藍色海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排排風機拔地而起,巨大的葉輪隨風舞動,源源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綠電。目前全市已全容量并網光伏項目達19個,裝機249萬千瓦;在建光伏項目20個,裝機282萬千瓦,已并網111萬千瓦。
黔西南州依托風、光資源,已建成百萬級風光新能源基地。目前全州電力裝機清潔能源占比達71.9%,形成了水火互濟、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多頭并舉的電力發展格局。
截至2024年5月13日,貴州電網統調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30.4%,超過水電,成為貴州電網規模第二大電源。
從2011年4月第一個風電場并網發電,到2015年5月第一個光伏電站建成投運,貴州新能源發展突飛猛進,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巨大轉變。
隨著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裝機占比逐年上漲,貴州電網建設的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一體化平臺成為高效監測、主動預警的“千里眼”,科學分析、有效應對的“智慧腦”。2023年,貴州統調風、光新能源發電量達23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創歷史新高。新能源發電利用率達99.51%。同時,通過一條條“綠電高速路”,2023年基本實現新能源發電量全額消納。
向新而行,煤電逐“綠”。在加快提升新能源發展“量”和“質”的同時,貴州把煤電清潔高效利用作為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盤江新光電廠繼2024年1月一號機組并網發電后,5月18日,2號鍋爐首次點火一次成功,為二號機組投入運行邁出關鍵一步。作為西南首個超超臨界火電項目,采用新一代高效一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按照超低排放標準,同步建設煙氣除塵、脫硫和脫硝裝置,實現燃煤發電的清潔高效生產。
初夏,盤江普定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車來回穿梭,機械的轟鳴聲不絕于耳。該項目是全國首臺套以燃燒無煙煤為主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具備高參數、高效率、高節水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等特點。項目一號機組預計將于2024年年底實現并網發電,二號機組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并網發電。
作為貴州省第一批集“風光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的高效清潔能源項目,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預計2025年實現全容量并網。
綠色電力交易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2023年,貴州有46家電力用戶參與綠電交易,比上年增加43家,交易電量達7.9億千瓦時。2024年,參與綠電交易的用戶達到67家,規模數量進一步擴大。今年1至4月,貴州綠色電力交易電量達7.97億千瓦時,同比凈增6.88億千瓦時,增長了6.3倍,市場規模增長迅猛。
隨著清潔低碳能源生產消費體系的加快建設,貴州綠色新動能洶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