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祥

近年來,貴州省黔西南州能源系統抓住“雙碳”新形勢下新能源發展新機遇,緊緊圍繞貴州省“六大產業基地”建設,聚焦“四新主攻四化”,深入實施“富礦精開”和“產業強州”戰略,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比較優勢,堅持以大煤保大電、以大電強大網、以大網促大產業,進一步做大產業,助推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
黔西南州太陽能資源和風能資源較豐富,常年平均日照數在1500小時以上,是全省太陽能開發利用最好的地區之一。黔西南州的中部大部、西南部、東部及東南部的局部地區風速較大,70m高度年平均風速在5.5m/s—7.0m/s之間,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在2000小時—2100小時之間。
當前,黔西南州以太陽能、風能為主的新能源裝機規模達約502.58萬千瓦,占全州電力裝機比重為30%,其中光伏裝機431.35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51.65萬千瓦;建成垃圾發電裝機3.6萬千瓦;分布式屋頂光伏裝機15.98萬千瓦。
黔西南州持續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光伏、風電已成為全州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目前,已建成百萬級風光新能源基地,規劃建設新能源裝機將達1300萬千瓦左右,全州清潔能源裝機占比70.28%,已形成水火互濟、新能源與可循環再生能源多頭并舉的電力發展格局。
目前已納入全省建設規模在建和待建項目,2011年至2023年除因不滿足建設條件清退項目外,共取得光伏、風電項目指標87個,總裝機886.624萬千瓦(光伏46個,裝機543.584萬千瓦;風電41個,裝機343.04萬千瓦)。全州完成新能源項目備案71個(裝機715.624萬千瓦),累計開工35個(裝機329.124萬千瓦),其中,光伏25個,風電10個。
黔西南州完善基礎鏈條,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進一步做深做實做準主導產業“一圖三清單”,全面聚焦“能源、基礎材料及加工、特色輕工”四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鋁精深加工、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等產業,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和市場主體培育。到2027年,力爭實現能源、新能源電池及材料、基礎材料及加工3個500億產業集群,特色輕工1個300億產業集群。同心協力大抓工業、大興工業、大干工業,奮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實現新突破,為中國式現代化黔西南實踐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此外,根據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一核兩區”規劃布局,黔西南州還聚焦地方電網自主電價優勢,全力支持落戶黔西南州的振華、羚光、新創、暉陽、鑫茂、宏科、中浦等新能源電池及材料企業發展,重點聚焦新能源電池、上游材料、電池回收等領域,全面分析各領域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打造上、中、下游產業有效銜接、功能配套完善、輻射帶動力強的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體系。